氢原子发射光谱 >把n1=2,n2=3、4、5、6分别代入里德伯光谱 经验式,可算出4条谱线的频率。如n2=4时, >v=(1.097×10)×(2.998×108) =0.617×1015s-1,与图中的H®线相符。 >当n1=1,n2>1或n1=3,n2>3时,可分别求得 在紫外区或红外区氢原子发射光谱谱线的波长
氢原子发射光谱 ➢ 把n1 = 2 ,n2 = 3、4、5、6分别代入里德伯光谱 经验式,可算出4条谱线的频率。如n2 = 4时, ➢ = (1.097×107 ) ×(2.998×108 ) × = 0.617 × 1015 s −1 ,与图中的Hβ线相符。 ➢ 当n1 = 1,n2 1或n1 = 3,n2 3时,可分别求得 在紫外区或红外区氢原子发射光谱谱线的波长。 − 2 2 1 1 2 4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机理 >分子吸收电磁波后解离(原子化),原子中的电子从低 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激发态)。如氢 原子的电子从n1=2跃迁至n2=4,吸收波长486nm >激发态的样品不稳定,经约108秒电子返回基态,并辐 射出与激发时同样波长的电磁波。如氢原子的电子从n, =4返回至n2=2时,辐射486nm的电磁波,即发射光谱 图中的HB线。 >外层电子跃迁的频率范围为200~750nm,处于近紫外 和可见光区,按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机理 ➢ 分子吸收电磁波后解离(原子化),原子中的电子从低 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激发态)。如氢 原子的电子从n1 = 2 跃迁至n2 =4,吸收波长486nm ➢ 激发态的样品不稳定,经约10-8秒电子返回基态,并辐 射出与激发时同样波长的电磁波。如氢原子的电子从n1 = 4返回至n2 =2时,辐射486nm的电磁波,即发射光谱 图中的Hβ线。 ➢ 外层电子跃迁的频率范围为200~750nm,处于近紫外 和可见光区,按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
一些原子在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光谱。 400nm 500 700 钠 氢钙镁氖 100nm 500
一些原子在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光谱。 钠 氢 钙 镁 氖
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不同元素的核外电子的能级不同,每种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列特定波长的特征谱 线,通过测量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根据特征谱线 可以判断样品中存在什么元素。 >定量分析:谱线的强度与试样含量成正比。在固定 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同一谱线的强度,可以分析样 品中元素的含量
定性和定量分析 ➢ 定性分析:不同元素的核外电子的能级不同,每种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列特定波长的特征谱 线,通过测量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根据特征谱线 可以判断样品中存在什么元素。 ➢ 定量分析:谱线的强度与试样含量成正比。在固定 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同一谱线的强度,可以分析样 品中元素的含量
原子发射光谱仪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组成。 分光系统 光源 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示意图
原子发射光谱仪 ➢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器组成。 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