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The Conspectus of Mao Zhedong Thought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适用专业:全院本、专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 学 时:本科108(72+36)学时、专科72(54+18)学时 学分:本科6(4+2)学分、专科4(3+1)学分 教学层次:本科、专科 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开设,是按照我院“05 新课程方案”,把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整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理论课程。这门课程是我院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 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各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 基本内容: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 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路线方针政策。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席专家吴树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 订版。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1~4卷。 2、《邓小平文选》23卷。 3、《江泽民文选》13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 The Conspectus of Mao Zhedong Thought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适用专业:全院本、专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 学 时:本科 108(72+36)学时、专科 72(54+18)学时 学 分:本科 6(4+2)学分、专科 4(3+1)学分 教学层次:本科、专科 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开设,是按照我院“05 新课程方案”,把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整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理论课程。这门课程是我院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 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各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教学的必修课,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 基本内容: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 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路线方针政策。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教 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席专家吴树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修 订版。 参考书目: 1、《毛泽东选集》1~4 卷。 2、《邓小平文选》2~3 卷。 3、《江泽民文选》1~3 卷
4、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7.1。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6.30。 6、中共中央宣传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60%
4、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7.1。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5 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 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6.30。 6、中共中央宣传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 2006 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6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全院本、专科各专业 学时数:本科72学时、专科54学时 学分数:本科4学分、专科3学分 执笔人: 王罡 编写时间:2011年3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性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2005年中央 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 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2、任务: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 念。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方面: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 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以及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坚 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能力方面:本课程根据自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分 析和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 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全院本、专科各专业 学时数:本科 72 学时、专科 54 学时 学分数:本科 4 学分、专科 3 学分 执笔人: 王 罡 编写时间:2011 年 3 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性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 2005 年中央 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同时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 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2、任务: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 念。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方面: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 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以及理论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坚 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能力方面:本课程根据自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分 析和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 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
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3、素质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搞清楚:在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执政兴 国的使命和执政为民的宗旨的理论与实践。进而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掌握和执行党 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承担起历史使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总学时:8(6)学时) (一)教学要求 第一、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 成过程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第二、正确理解和科学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第三、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指导 思想的时代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3、素质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搞清楚:在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执政兴 国的使命和执政为民的宗旨的理论与实践。进而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掌握和执行党 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承担起历史使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总学时:8(6)学时) (一)教学要求 第一、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 成过程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第二、正确理解和科学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第三、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指导 思想的时代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识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毛泽 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应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理解】:实事求是地评价 毛泽东。【应用】: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教学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教学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的社会历史条件。【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 要内容。【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教学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识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毛泽 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应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理解】:实事求是地评价 毛泽东。【应用】: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 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教学内容: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教学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的社会历史条件。【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 要内容。【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教学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