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34.5101-2002 控制站A 控制站B 系统酿A 系统海B 链路系统A 链路系统B 带海发站地址 A向被控站 葛皱指美务 Z的站召唤 信息 链接到A 蛙接到B 集中站根据返回的传送原因中源地址A 集中站 将Z站被召唤的信息惟一地送到系统源A 链路系统C 带氨发站地址 带源发站地址 A向被控站 乙的站召唤 A的Z站被 召唤的信总 链接到C 其他皱控站 被控站Z 图15 采用源发站地址的通过集中站的站召唤 控制站A 控制站B 系统丽A 系统源吕 链路系统A 链路系统B 带源发站地址 带源发站地址A的由Z站 返回C一SC蛋 话确认、邀语终止 带源发站地址0的 带期发站地址0的由 由Z站的运回 Z站的返回 信息M 信慰M 链接到A健接到B 集中站根据返可的源地址A将Z站激活、 集中站 激活确认,激栖必止的信息惟一地递 到系统深A 链路系统C 带都发站地址0的由Z站运回信息M送到 系统丽A和B 带源发箔地址 带源发站论址A由Z站返回的CSC藏话确认、激活终止的信息 A向被整站 Z传送的C_S℃ 带源发站地址0由Z站的返回信息M送到系统A和B 命令藏活 链接到C 其他被控站 被控站Z 图16 采用源发站地址通过集中站的命令传输 传送原因 未知类型标识 44 未知传送原因 45 未知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46 未知信息对象地址 47 23
DL/T634.5101-2002 控制站每次接收到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监视和记录通信差错: 一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数据单元标识符(可变结构队限定词除外)值未定义; 一在监视方向上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其信息对象地址值未定义; 一由于控制方向未知(类型标识符45至51)的序号的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接收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不会影响后续报文的处理。 7.2.4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四个和第五个(任选)[当传送原因中采用了源发者地址 为第五个和第六个(任选)】八位位组定义为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公共地址的长度(一个或两 个八位位组)是一个系统参数,每一个系统中此参数为固定值(图17、图18)。 (bit) 87654321 211 21111112°/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图1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一个八位位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UI8[1…8}〈0…255) 其中(0〉:=未用 (1…254〉:=站地址 (255):=全局地址 (bit)8 1 27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低八位位组 24 2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高八位位组 图18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两个八位位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U16[1…16](0…65535) 其中(0〉:=未用 〈1…65534〉:=站地址 (65535):=全局地址 控制站将舍弃那些公共地址具有未定义值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公共地址是和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的全部对象联系在一起(见GB/T18657.3一2002表1)。全 局地址是向特定系统全部站的广播地址。在控制方向带广播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必须在监视方向 以包含特定定义的地址(站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回答。 在公共地址为F℉或者FFF℉(广播地址,请求全体)的情况下,被控站以特定公共地址返回 ACTCON、ACTTERM和被召唤的信总对象(如果有的话),这和向某个特定站发送命令后的响应一 样。 FF和F℉FF的公共地址严格限定用于在控制方向上的下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类型标识〈100):=召唤命令 C ICNA1 类型标识〈101〉:=计数量召唤命令 CCI_NA_1 类型标识〈103〉:=时钟同步命令 CCS_NA1 类型标识〈105):=复位进程命令 C RP NA 1 F℉和FFF℉的公共地址用于一个特定系统中在同一时刻向所有站同时启动同一个应用功能,例如 用时钟同步命令去同步当地时钟或者由计数量召唤命令去冻结电能累计量。 7.2.5信息对象地址 下面定义一个、二个或者三个信息对象地址(图19、20、21),信息对象地址长度(一个、二个或 者三个八位位组)是一个系统参数,每一个系统是固定的。 24
DL/T634.5101一2002 信息对象地址在控制方向作为目的地址,在监()8 7 4 2 视方向作为源地址。 111111 2°信息对象地址 信息对象地址=信息对象地址:=UI8[1…8] (0…255〉 图19信息对象地址(一个八位位组) 〈0〉:=无关的信息对象地址 〈1…255〉:=信息对象地址 (bit) 2 信息对象地址低八位位组 2 信息对象地址高人位位组 图20信息对象地址(二个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U116[1…16](0…65535) 其中〈0〉:=无关的信息对象地址 (1…65534〉:=信息对象地址 (bir8 7 4 2 20 信息对象地址低八位位组 2 2% 215 信息对象地址高八位位组 图21信息对象地址(三个八位位组) 信息对象地址:-U24[1…24](0…16777215) 其中〈0〉:=无关的信息对象地址 (1…16777215):=信息对象地址 控制站将舍弃那些信息对象地址具有未定义值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第三个八位位组仅用于结构化信息对象地址,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定义惟一的地址。在所有情况下不 同信息对象地址的最大数目限制为65536(两个八位位组)。如果某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信息对象地 址是无关的,它就设置为零。 信息对象是一组定义好的信息,它需要一个名字(信息对象地址)以便在通信时去标识它(见 IS0/IEC8824一2000中3.31和GB/T18657.3一2002中3.3)。信息对象携带信息元素,它标识单个信 息点,单个信息点可以由信息对象地址惟一地寻址。例如传输返回信息的信息对象必须和传送命令的信 息对象有不同的信息对象地址。 读命令C_RD_NA_1是例外,因为它的信息对象地址用来寻址在监视方向返回可用的信息对象。 信息对象地址可以和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标识)独立地规定,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传送特定的信 息对象。信息对象可以用同一个信息对象地址采用不同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即带时标或者不带时标的 单点信息。 表15在监视方向可以传送具有同等信息对象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类型标识 带时标的类型标识 变通格式类型标识 类型标识 带时标的类型标识 变通格式类型标识 1 2或者30 20 9 10或者34 21 3 4或者31 17或38 11 12或者35 6或者32 13 14或者36 8或者33 15 16或者37 25
DL/T634.5101-2002 在监视方向或者(和)控制方向上没有特定公共地址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其他组合可以携带同样 的信息对象地址。特别是,命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45~69)和参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110 ~119)不能和监视的数据(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1一44)使用相同的信息对象地址值。 在信息点的单个状态改变时,具有同样信息对象地址的信息对象可以传输两次,一次不带时标,一 次带时标。通常尽可能地优先传输不带时标的信息对象,对于控制站能尽快地反映过程控制是非常有用 的。带时标的信息对象传输优先级较低,事后用以对事件系列校核。所有信息对象以传送原因3(突 发)传送两次。这种模式称为“双传输”必须由固定的站特定参数加以定义。 对于没有指明支持双传输的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类型,单个状态改变仅引起传输一次信息对象。 7.2.6信息元素 下述信息元素用于本配套标准中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它们是按照GB/T18657.4一2002的 定义构成的。 7.2.6.1带品质描述词的单点信息(IEV371一02一07)(SQ) SIQ:=CP8 SPI,RES,BL,SB,NT,IV SPI=单点信息:=BS1[1](0,1) (Type 6) (0〉:=开 (1):=合 RES=RESERVE:BS3 [2.4](0) (Type 6) BL:=BS1[5]〈0,1) (Type 6) 〈0〉:=未被闭锁 (1〉:=被闭锁 SB:=BS1[6](0,1) (Type 6) (0〉:=未被取代 〈1〉:=被取代 NT:=BS1[7](0,1〉 (Type 6) (0):=当前值 〈1):=非当前值 IV:=BS1[8]0,1) (Type 6) (0》:=有效 (1〉:=无效 品质描述词的定义(BL,SB,NT,IV)见7.2.6.3品质描述词QDS。 7.2.6.2带品质描述词的双点信息(IEV371一02一08)(DQ) DIQ:CP8 DPI,RES,BL,SB,NT,IV DPI=双点信息:=UI2[1、2]〈0…3》 (Type 1.1) (0》:=不确定或中间状态 (1〉:=确定状态开 (2):=确定状态合 〈3》:=不确定 RES=RESERVE:=BS2 [3,4](0) (Type 6) BL:=BS1[5](0、1〉 (Type 6) 〈0):=未被闭锁 〈1〉:=被闭锁 SB:=BS1[6](0、1) (Type 6) (0〉:=未被取代 36
DL/T634.5101一2002 〈1):=被取代 NT:=BS1[7](0、1) (Type 6) 〈0〉:=当前值 〈1〉:=非当前值 IV:=B1[8](0、1) (Type 6) (0):=有效 1〉:=无效 品质描述词的定义(BL,SB,NT,IV)见7.2.6.3品质描述词QDS。 7.2.6.3品质描述词(单个八位位组)(QDS) 品质描述词由5个品质比特组成,它们可彼此独立地设置。品质描述词向控制站提供关于信息对象 的额外的品质信息。 QDS:=CP8 OV,RES,BL,SB,NT,IV OV:=BS1[1](0、1> (Type 6) (0〉:=未溢出 〈1〉:=溢出 RES=RESERVE:=BS3 [2...4](0) (Type 6) BL:=BS1[5](0,1) (Type 6) (0〉:=未被闭锁 (1〉:=被闭锁 SB:=BS1[6]0,1) (Type 6) (0〉:=未被取代 (1):=被取代 NT:=BS1[7](0,1) (Type 6) (0〉:=当前值 (1〉:=非当前值 IV:=BS1[8]0,1) (Type 6) (0》:=有效 〈1〉:=无效 OV=溢出/未溢出: 信息对象的值超出了预先定义值的范围(主要适用模拟量值) BL=被闭锁/未被闭锁: 信息对象的值为传输闭锁,值保特闭锁前采集的状态。闭锁和解锁可以由当地联锁机构或当地自动 原因启动。 SB=被取代/未被取代: 信息对象的值由值班员(调度员)输入或者由当地自动原因所提供。 NT=当前值/非当前值: 若最近的刷新成功则值就称为当前值,若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刷新不成功或者其值不可用,值就 称为非当前值。 IV=有效/无效: 若值被正确采集就是有效。在采集功能确认信息源的反常状态(装置不能工作或非工作刷新)则值 就是无效,在这些条件下没有定义信息对象的值。标上无效用以提醒使用者,此值不正确而不能使用。 中间设备可修改品质描述词BL、SB、NT、IV。 BL:如中间设备闭锁传输信息对象,它将品质描述词BL置位。否则,它将报告从低层设备报告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