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40.30 F21 备案号:10888-200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34.5101-2002/EC608-70-5-101:2002 代替DL/T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s Section 101:Companion standard for basic telecontrol tasks (EC60870-5-101:2002,DT) 2002-09-16发布 200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DL/T634.5101-2002 目 次 前言 ∥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 4一般规则… 2 4.1规约结构 4.2物理层……*………… 4.3链路层…………*…+……… 4.4应用层 45用户进程………………+…………… 5物理层……………… 5.1非平衡式交换电路V.24V,28 4 5.2平衡式交换电路X.24/X.27…… 5.3和交换通信网络接口…… 5,4其他兼容接口…………*……… 5 6链路层… 6.1选自GB/T18657.1一2002的传输帧格式 6 6.2选自GBT18657.2一2002链路传输规则 6 7应用层和用户进程…… 14 7.1选自GB/T18657.3中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14 7.2选自GB/T18657.4中的应用信息元索的定义和编码*…*…………*……………*+… 15 73特定应用数据单元的定义和表示…… 38 7.4选自GB/T18657.5的基本应用功能… 80 8互操作性…… 100 8.1系统或者设备………*…………4…………………4… 100 8.2网络配置 100 8.3物理层………………………… 100 101 8.5应用层……… 101 8.6基本应用功能… 1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帧格式级别FT1,2的同步稳定性证明 109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帧格式级别FT1.2的字符间允许的线路空闲间隔 122 附录C(资料性附录)互操作性推荐意见… 124 I
DL/T634.5101-2002 前 言 IEC1995年出版IEC60870一5一101以来,得到广泛应用,总结实践经验,又出版了两个附件, 于2001年将1EC60870一5一101:1995和两个附件合并,出版了IEC60870-5一101:2002V.2。本标准 等同采用IEC60870一5一101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2002。 将本标准代替DL/T634-1997(neq IEC60870-一5一101:199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包括EMS、SCADA、 DMS(配电管理系统)、DA(配电自动化)及其他公用事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传输规约。这些规约 共分5篇: GB/T18657.1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IDT.IEC 60870-5-1:1990); GB/个18657.2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IDT.IEC60870-5-2:1992); GBT18657.3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DT.IEC60870-5-3:1992): GB/T18657.4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 码(IDT.IEC60870一5一4:1992); GBT18657.5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IDT.IEC60870-5-5:1995)。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标准,它们是: DL/T634一1997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neq.IEC60870一5一101:1995) DL/T719-2000电力系统电能系计量传输配套标准(idt.IEC60870一5一102:1996) DL/T667一1999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dt.IEC60870一5一103:1997) DL/T634.5104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4篇: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 的EC60870一5一101网络访问(IDT.IEC60870一5一104:2000)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配套标准针对具体应用作了 具体规定,使基本标准的原则更加明确。等同采用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标准,实现远 动设备的互操作性。 IEC60870一5系列标准涵盖了各种网络配置(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型、多点 星形),各种传输模式(平衡式、非平衡式),网络的主从传输模式和网络的平衡传输模式,电力系统所 需要的应用功能和应用信息,是一个完整的集,和IEC61334、配套标准DLT634.5104一2002、 (IDT.EC60870一5一104:2002)、DL/T719一2000一起,可以适应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各种调制方式、 各种网络配置和各种传输模式的需要。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国调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电南京自 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公司、北京供电局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郭进、刘佩娟、曹冬明、胡道徐、岑宗浩、舒彬。 本标准于1997年首次公布
DL/T634.5101一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1范重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编码的比特串行数据传输的远动设备和系统,用以对地理广域过程的监视和控 制。制定远动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使兼容远动设备之间达到互操作性。本标准采用了IEC60870一5标准 系列文件。本标准规范提出了基本远动任务的功能协议子集。正在考虑基于上述标准的其他配套标准。 本标准定义了从毫秒到分的二进制时间的三个八位位组时标CP24Time2a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ASDU)。在本标准的规范中又补充定义了从毫秒到年的二进制时间七个八位位组时标CP56Time2a的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见GB/T18657.4-20026.8和本标准的7.2.6.18)。 采用时标CP56Time2a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因为在采用传输延时不确定的网络或者网络发生暂 时性故障时,控制站不能准确地将从小时到年加到接收到的具有时标为从毫秒到分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上。 虽然本配套标准除定义实际通信功能,还定义了最重要的用户功能。它不能保证在不同制造厂的设 备之间完全兼容和互操作性。要求有关单位在考虑整个远动设备的运行时,就所定义的通信功能的使用 方法达成一致。 在本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和GB/T18657.1一2002~GB/T18657.5一2002定义的标准兼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7.1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1篇一传输帧格式(IDT,1EC 60870-5一1:1990) GB/T18657.2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2篇一链路传输规则 (IDT.IEC60870一5-2:1992) GB/T18657.3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3篇一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DT.EC60870-5-3:1992) GB/T18657.4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4篇一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IDT.IEC60870一54:1993) GBT18657.5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5篇一基本应用功能 (IDT.IEC60870一5一5:1995) DL/T667一199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一传输规约第103篇一继电保护信总接口配套 标准(IDT.IEC60870-5一103:1997) IEC60050一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IEV)一第371章:远动 IEC60870一1一1: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基本原则 IEC60870一1一3: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3篇:术语 IEC60870一1一4: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4篇:IEC60870一5和IEC60870一 1
DL/T634.5101-2002 6标准的远动数据传输和结构的基本概貌 IS0/EC8824一1一2000信息技术一抽象语法记法(ASN,1)一第一部分:基本记法规范 ITUT建议V.24一1993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交换电路定义表 ITUT建议V.28一1993非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的电特性 ITU-T建议X.24一1988在公共数据网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 的交换电路定义表 ITUT建议X,27一1998在数据通信领域集成电路设备一般应用的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电特性 R32 IEEE Standard 754:Binary floatin point arithmetic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 gineers.Inc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如下术语定义: 3.1 配套标准companion standard 配套标准是对基本标准或功能协议子集的定义增加语义,它表现在对信息对象定义一些特定的用 途,或定义另外的一些信息对象、服务规则和基本标准的参数。 注:配套标准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套标 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3.2 倍息对象组group of information object 一个信息对象组是公共地址或信息地址一个集,它是为某一特定系统专门地定义。 注:DL/T634一1997(neqIEC60870一5一101:1995)中的“信息体”本标准称为“信息对象”。 3.3 控制方向control direction 由控制站到被控站的传输方向。 3.4 监视方向monitor direction 由被控站到控制站的传输方向。 3.5 系统参数system parameter 系统参数或者系统特定参数对采用本配套标准的整个远动系统有效。远动系统是由通过不同的网络 配置连接起来的全部被控站和控制站所组成。 3.6 网络特定参数network-specific parameter 网络特定参数是对通过特定网络配置连接起来的全部站有效。 3.7 站特定参数station-specific parameter 站特定参数是对某一个特定站有效。 3.8 对象特定参数'object-specific parameter 对象特定参数是对某一个特定信息对象或者信息对象的特定组有效。 4一般规则 这一章提供了采用GB/T18657规约构成特定远动系统传输规约配套标准的一般规则。这些一般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