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719-2000 前 言 从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所需要,制定了 传输规约。规约共分5篇,即: 1E℃60870-5-1: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一篇:传输帧格式 1EC60870-5-2: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二篇:链路传输规则 IE℃60870-5-3: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三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EC60870-5-4: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四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 1℃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五篇:基本应用功能 为了在兼容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目的,国际电工委员会T℃-57技术委员会又在EC60870-5基本 系列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应用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标准,本配套标准是其中之 一,为: IEC60870-5-102:1996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配套标准是对IE℃608?0-5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意,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特殊用 途或定义另外的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定义标准的参数。 编制的原则是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共同用于某特定的活动范鬧 时,配套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配套标准所定义的规则必须严格遵守。 IEC60870-5-102即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配套标准,是在IEC60870-5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成 的,它采用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的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 和定义。制定此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满足电量计费系统的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需要,并 使电力系统中传输电能累计量的数据终端之间达到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目的。如果电量计费系统中的 主站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直接访问电能累计量表计读电能累计量时,电能累计量表计应提供本标 准所规定的传输规约的接口。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EC60870-5-102配套标推,为了使用者便于理解和使H,特将1EC60870-5-1 ~1EC60870-5-5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标准的附录C(提示的附录),增加了一些固定帧长帧格式和站初始 化的描述,例如召唤1级用户数据和2级用户数据等内容,应用功能中增加了对时的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挖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承担单位为华东电力集团公司。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负责起草,国调中心,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 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潘勇伟、张秀莲、明祖宇、张长银、陈鼎坤、赵宗强。 本标准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731
DL/T 719-2000 前 言 从 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所需要,制定 f 传输规约。规约共分 5篇,即: IEC 60870-5-1:19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一篇:传输帧格式 IEC 60870-5-2: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二篇:链路传输规则 IEC 60870-5-3: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三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EC 60870-5-4: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四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 IEC 60870-5-5:1995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五篇:基木应用功能 为了在兼容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目的.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技术委员会又在IEC 60870-5摹本 系列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应用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标准,本配套标准是其中之 一,为: IEC 60870-5-102:1996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配套标准是对IEC 60870-5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意,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特殊用 途或定义另外的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定义标准的参数。 编制的原则是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 时,配套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配套标准所定义的规则必须严格遵守。 IEC 60870-5-102即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配套标准,是在IEC 60870-5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成 的,它采用FTl. 2异步式字节传输的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 和定义。制定此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满足电量计费系统的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需要,并 使电力系统中传输电能累计量的数据终端之间达到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目的。如果电量计费系统中的 主站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直接访问电能累计量表计读电能累计量时,电能累计量表计应提供本标 准所规定的传输规约的接口。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EC 60870-5-102配套标准,为了使用者便于理解和使用,特将IEC 60870-5-1 -IEC 60870-5-5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标准的附录C(提示的附录),增加了一些固定帧长帧格式和站初始 化的描述.例如召唤1级用户数据和2级用户数据等内容,应用功能中增加了对时的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日。 本标准承担单位为华东电力集团公司。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负责起草,国调中心、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 电力白动化研究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潘勇伟、张秀莲、明祖宇、张长银、陈鼎坤、赵宗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DL/T719-2000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推化组 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的目的是为了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的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 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 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1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 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个组织间协议规定的 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2)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1EC)有关技术问题 的正式的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一致意见。 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 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 地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和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 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任何宜称符合它的标准的设备不设标志申请程序,以示认可,也不对此负有 责任。 6)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于专利权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不负责去鉴别、辨期这些专利。 国际标准1EC608705-10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 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 57/254/FDIS 57/273/RV)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附录B(标准的附录)是一些信息。 732
DL/T 719-2000 IEC前言 D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组 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目的是为了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的问题 卜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 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 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 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个组织间协议规定的 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幼 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 的正式的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一致意见。 3)这此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f 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 地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和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 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任何宣称符合它的标准的设备不设标志申请程序,以示认可,电不对此负有 责任。 6)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于专利权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不负责去鉴别、辨明这些专利 国际标准IEC 60870-5-10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 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 57/254/FDIS 57/273/RVD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附录B(标准的附录)是一些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719--2000 idt IEC60870-5-102:1996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 Section 102: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tegrated total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累计量的传输规约,本标准适用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累计量是在作为能量管理 系统(EMS)功能的一部分,适用于高压(110kV以上)或者中压(35kV、10kV)电力网,在电力公司之 间传输的代表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或在一个电力公司和一个独立生产者之间传输的能量总数的电 能累计量,而不涉及到低压(380/220V)电力网或者电能消费表计它们自己之间的接11。 本标准是基于国际标准IE℃608?0-5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电力公司之间或重工业(电力大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一般是通过定期地传 送电能累计量的值加以刷新,定期接收的信息可用来对电力网范围内的电能分配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 为防止从源到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受到干扰,所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应特别强调安全手段,由于所交 换的计费电能累计量是取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传输,因此有必要提高数据完整性的等级。 此配套标准和在IEC60870-5-1到IEC60870-5-5中定义的标准兼容(见第2章)。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第371章:远动 IEC60870-1-1: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基本原则 IEC60870-1-3: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3篇:术语 IEC60870-14: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4篇:1EC870-5和IEC870-6标准的 远动数据传输和结构的基本概貌 I℃60870-5-1: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篇:传输帧格式 IEC60870-5-2: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IFC60870-5-3: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般结构 IEC60870-5-4:199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11-03批准 2001-01-01实施 7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F 719-2000 idt IEc 60870-5-102:1996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 Section 102: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tegrated total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累计量的传输规约,本标准适用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累计量是在作为能量管理 系统(EMS)功能的一部分,适用于高压(110 kV以上)或者中压(35 kV,10 kV)电力网。在电力公司之 问传输的代表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或在一个电力公司和一个独立生产者之间传输的能量总数的电 能累计量,而不涉及到低压(380/220 V)电力网或者电能消费表计它们自己之间的接IIo 本标准是基于国际标准IEC 60870-5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电力公司之间或重工业(电力大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一般是通过定期地传 送电能累计量的值加以刷新,定期接收的信息可用来对电力网范围内的电能分配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 为防止从源到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受到干扰,所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应特别强调安全手段。由于所交 换的汁费电能累计量是取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传输,因此有必要提高数据完整性的等级 此配套标准和在IEC 60870-5-1到IEC 60870-5-5中定义的标准兼容(见第2章)。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60050070:1984 国际电T词汇 第371章:远动 IEC60870-1-1:1988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部分:总则 第1篇:基本原则 IEC 60870-1-3:19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部分:总则 第3篇:术语 IEC 60870-1-4;199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1部分:总则 第4篇:IEC 870-5和TEC 870-6标准的 远动数据传输和结构的基本概貌 IEC 60870-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 1篇:传输帧格式 IEC 60870-5-2: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IEC 60870-5-3: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EC 60870-5-4:1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 TUC 60870-5-5:1995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5篇 基本应用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11一03批准 2001一01一01实施
DL/T719-2000 DL/T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 (neq IE℃60810-5-101:l995) IS()/IFC8182:1993信总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扭纹双线多点互联 ITU-TV.24:199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交换电路定义表 1TU-TV.28:1994非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的电特性 3定义 3.1配套标准companion standard 配套标准是对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义,它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一些特定的用途,或 定义另外的-一些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基本标准的参数。 注:配套标准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套标 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3.2电能累计量integrated total;电能计数器读数counter reading 对一个功率量按时间进行累计。 3.3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此设备刷新在潮流传输点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并将此信息传输到远方。 3.4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record address of integration period 特定累计时段的标识。 3.5标准的日期date of standard 配套标准的发布日期。 3.6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signature 电能累计量的全部八位位组及其相应的标识域的模256算术和。 3.7控制方向control direction 从控制站(主站)到被控站(子站)的传输方向。 3.8监视方向monitoring direction 从被控站(子站)到控制站(主站)的传输方向。 4规约结构 IEC60870-5规约是基于“增强性能结构”(EPA)的三层参考模型,如在IE60870-5-3的A中 所示。 物理层采用ITUT建议,这个建议在所要求的介质上提供了二进制对称和无记忆传输,并使在链 路层所定义的组编码方法下保持了高的数据完整性。 链路层由若干个链路传输规则所组成,这些链路传输规则采用明确的链路规约控制信息(1P(I)、 链路规约控制信息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s)作为链路用户数据,链路层采用帧格式集的·个选 集,可以提供所需传输的完整性、效率和方使性。 应用层包含有一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包含在介于源和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单元内。 在此配套标准中,应用层不采用 表1为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配套标准所选用的标准 明确的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应 所选用标准 选用内容 用规约控制信息隐含在所采用的应用 从IEC60870-5-5中所选用的应用功能 用户过程 从EC60870-5-4中所选用的应用信息元素 应用层 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域和链 从1EC60870-5-3中所选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第7层) 路服务类型内。 从1EC60870-5-2中所选用的链路传输规则 链路层 表1所示为EPA模型和配套标 从1EC60870-5-1中所选用的传输顿格式 〔第2层) 从ITU-T建议中选用 物理提(第1层) 准所选用的标准的定义。 734
DL/T 719-2000 DI,丁 614一1997 IS()/IEC 8482:19 ITU-TV. 24:1994 ITU-TV. 28.199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 101篇:基木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 (neq IEC 60810-5-101:1995) 3 信b,技术— 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一 扭绞双线多点互联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交换电路定义表 非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的电特性 3 定义 3门 配套标准 companion .standard 配套标准是对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义,它表现在对信息休定义一些特定的用途,或 定义另外的 一些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基本标准的参数。 注:配套标准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套标 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 3.2 电能累计量 integrated total;电能计数器读数 counter reading 对一个功率量按时间进行累计。 3.3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 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此设备刷新在潮流传输点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并将此信息传输到远方。 3.4 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 record address of integration period 特定累计时段的标识 。 3.5 标准的E7期 date of standard 配套标准的发布日期。 3.6 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 signature 电能累计量的全部八位位组及其相应的标识域的模 256算术和。 3.7 控制方向 :ontrol direction 从控制站(主站)到被控站(子站)的传输方向。 3.8 监视方向 monitoring direction 从被控站(子站)到控制站(主站)的传输方向。 4 规约结构 IEC 60870-5规约是基于“增强性能结构”(EPA)的三层参考模型,如在 IEC 60870-5-3的 4中 所不 。 物理层采用 ITU-T建议,这个建议在所要求的介质上提供了二进制对称和无记忆传输.并使在链 路层所定义的组编码方法下保持了高的数据完整性。 链路层由若干个链路传输规则所组成,这些链路传输规则采用明确的链路规约控制信息“PC D 链路规约控制信息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s)作为链路用户数据,链路层采用帧格式集的 集,可以提供所需传输的完整性、效率和方便性。 个选 应用层包含有一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包含在介于源和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单元内。 在此配套标准中,应用层不采用 明确的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 ),应 用规约控制信息隐含在所采用的应用 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域和链 路服务类型内 表 ]所示为EPA模型和配套标 准所选用的标准的定义 表 1 为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配套标准所选用的标准 所选用标准 选用内签容 } 从IEC 60870-5-5中所选用的应用功能 从IEC 60870-5-4中所选用的应用信息元素 用 户过 程 应 用 层 (第 7层 ) . 链路层 」 { ‘第2层 从 IEC 60870-5-3‘ 从 IEC 60870-5-2「p所选用的}防 1? 物理层(第 1层〕
DL/T719-2000 5物理层 从IS0和ITU-T建议中选用,支持下述网络结构(见图1): 点对点: -一多个点对点; 一一多点星形 不 多点共线; 点对点拨号。 点对点。 多个点对 多点压形 多点共线 在5.1定义的TU-T建议 图1网络结构 V.24/V.28的子集有效。 在数字传输方法中使用数字信号复接器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X.24X.27接的传输速率可 高达64kbit/s。 在此配套标准中,数据终接电路是从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DTE)分离出来的,因为其硬件常 常是分开的,因此在配套标准内有DTE/DC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门的完整的技术说 明,但是仅给出适用于DCE的要求说明。 5.1非平衡式的V.24/V.28交换电路 配套标准采用ITU-T建议V,24的子集,采用ITU-T建议V.28的信号电平(见表2)。 表2从V.24/V.28的选择 交换电路号 交换电路名 从DCE来 到DCE去 102 接地信号,公共线 103 发送数据 104 接收数据 X 1051 请求发送 1062 发送准备就绪 × 1072 数传机准备就绪 X 108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1092 数据通道接受线路信号检出器 1)可以是固定电位。 2)不作规定,它可以用于监视传输电路。 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可以选用下述V.24/V.28FSK-接口的标雅传输速率: 100bit/s、200bit/s、300bit/s、600bit/s、1.2kbit/s。 V.24/V.28M()DEM-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是:300bit/s、600bit/s、上.2kbit/s、2.1 kbit/s, 4.8kbit/s、9.6kbit/s。 应避免采用在给定的传输通道下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些数据传输方法,除非能证明采用了这些方 法(它通常违反所要求的无记忆通道编码原则)后,不会降低链路层中所选定的帧格式卡T1.2的数据组 编码方法的数据完整性。 5.2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 表3中给出平衡式的X.24/X.2?交换电路(同步地采用)到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口,此接门如煤 作在对称差分信号时,适合于64kbit/s。 73
DL/T 719-2000 5 物理层 从 ISO和 ITU-T 一点对点‘ 多个点对点; -一 多点星形, -一 多点共线, 一点对点拨号。 建议中选用,支持下述网络结构(见图1): 线 ! ﹃烈公 共 ﹃ 1 1 、 分、乙 川 一 什丁 ‘.卜 . 卜 多 点对点 在 5.1定 义的 ITU-T 建议 V.24/V.28的子集有效。 多个点对点 图 1 多点星形 网络结构 在数宇传输方法中使用数字信号复接器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X.24/X.2'7接仁}的传输速率可 .高达 64 kbit/s 在此配套标准中,数据终接电路是从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D丁E)分离出来的,因为其硬件常 常是分开的.因此在配套标准内有 DTE /DC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1的完整的技术说 明,但是仅给出适用于DCE的要求说明。 5.1 非平衡式的V.24/V.28交换电路 配套标准采用ITU-T建议V.24的子集,采用ITU-T建议V.28的信号电平(见表2) 表 2 从 V.24/V.28的选择 交换电路号 一 交换电路名 102 接地信号 .公共线 103 发送数据 10牛 接收数据 X 105" 请求发送 丫 1061' 发送准备就绪 X一__{ 1072' 数传机准备就绪 X 108"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1091, 巨据通道接受线路信”检出” 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可以选用下述V.24/V.28 FSK-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 100 bit/x,200 bit/s,300 bit/s,600 bit/s,l. 2 kbit/so V.24/V.28 MODEM一接 n的标准传输速率是 300 bit/s, 600 hit/s, 1. 2 kbit/ s, 2.4 kbit; s, 4.8 kbit/s,9. 6 kbit/s, 应避免采用在给定的传输通道下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些数据传输方法,除非能证明采用 f这些力- 法(它通常违反所要求的无记忆通道编码原则)后,不会降低链路层中所选定的帧格式Fr 1.2的数据组 编码方法的数据完整性 5.2 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 表3中给出平衡式的X. 24/X. 27交换电路(同步地采用)到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11,此接f1如果 } 作在对称差分信号时,适合于64 kbit/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