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34.5101-2002 6.2.2.2平衡传输 超时时间间隔T。: To >LDA TLSPBA tGB TLPSBA 式中: ELDA-ELDA=IDAB+ERB+EDBA; tB一tRB=站B的反应时间(每个设备特定): tDAB—tDAB=0.5BAB4); tDBA—tDBA=0.5BBA5); tGB—tGB=33/BBA6); TLPSBA—TLPSBA=11×LBAmax/BBA; TLSPBA—TLSPBA=11×(LADDR+4)BBAO 超时时间间隔规范的例子 定义:站B=被控站。 在两个方向传输速率相等。 站B的反应时间tR=50ms。 地址域的长度LADDR=1。 表6超时时间(T。))和帧长、传输速率、工程特定参数有关 传输速率 LBAmax ELDA icB TLSPBA TLPSRA T。 bit/s ms ms ms ms ms 100 60.0 330.0 550.0 2200.0 3140.0 600 51.7 55.0 91.7 366.7 565.1 1200 50.8 27.5 45.8 183.3 307.4 20 9600 50.1 3.4 5.7 22.9 82.1 19200 50.0 1.7 2.9 11.4 66.0 64000 50.0 0.5 0.9 3.4 54.8 100 60.0 330.0 550.0 26400.0 27340.0 600 51.7 55.0 91.7 4400.0 4598.4 1200 50.8 27.5 45.8 2200.0 2324,1 240 9600 50.1 3.4 5.7 275.0 334.2 19200 50.0 1.7 2.9 137.5 192.1 64000 50.0 0.5 0.9 41.3 92.7 6.2,3各种复位的应用 GB/T18657.2一2002定义复位远方链路服务(FC0)和复位用户进程服务(FC1)。另外在GB/T 18657.5-2002和本标准定义了远方初始化过程,即采用复位进程命令C_RP_NA_1类型标识 (105)。 表7规定了各种复位的应用。 4),5)tDn和tpA的信号延时(见GB/T18657.2一2002附录A)假定为数据比特传输时间的-半。 6)在超时时间T。定义中,tGs=33bit是最极端的情况,tcm是一系统特定参数,通常远小于33bit(例如0.5bit)。 13
DL/T634.5101一2002 表7各种复位的作用 控制站第7层和用户 始发链路 从动链路 被控站第7层和用户 远方链路复位(FC0) 从动链路复位 用户进程复位(FCI) 复位 复位 复位进程命令 复位 当从动链路复位和链路以上各层无关时采用复位远方链路。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域的帧计数位誉置为 零。删除挂起的从动链路报文。 如果链路仍然工作,而被控站的进程不工作,采用复位用户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链路功能复位 用户进程可将用户进程重新工作。如果链路层有可能通过单独的信号复位用户进程,才可采用这种服 务。 在GB/T18657.5-2002的6.1.4和6.1.7定义了复位进程命令。 7应用层和用户进程 采用下述国家标准: GB/T18657.3一2002: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GB/T18657.4一2002: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码 GBT18657.5一2002:基本应用功能 7.1选自GB/T18657.3中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GBT18657.3一2002描述了远动系统传输帧中的基本应用数据单元,本章规定的域元素选自GB/ T18657.3一2002,并定义了用于配套标准中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本配套标准规定每一个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只有一个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见图10)由数据单元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信息对象所组成。 数据单元标识符在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有相同的结构,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对象有 相同的结构和类型,它们由类型标识域所定义。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包含单一类型标识和单一传送原 因。 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如下: ·一个八位位组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 ·一个八位位组 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 ·一个或者两个八位位组 传送原因(CAUSE OF TRANSMISSION): ·一个或者两个八位位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COMMON ADDRESS OF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目是由系统参数(网络特定)所决定,为一个或两个八位 位组,公共地址是站地址。它可寻址整个站或者站的特定部分。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没有数据长度域,每一帧仅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长度 是由帧长(即为链路规约长度域)减去一个固定的整数,此固定整数是一个系统参数(无链路地址时系 统参数为1、有一个八位位组链路地址时系统参数为2、有两个八位位组链路地址时系统参数为3)。 时标(如果出现的话)它属于单个信息对象。 信息对象由一个信息对象标识符、一组信息元素和一个信息对象时标(如果出现)所组成。 信息对象标识符仅由信息对象地址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公共地址连同信息对象地址一起可以区分全部信息元素集,在每一个系统中这两个地址结合在一起将是 明确的。类型标识不是公共地址也不是信息对象地址的一部分。 一组信息元素集可以是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集合、单个信息元素序列或者信息元素集合序列。 类型标识定义了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全部信息对象有相同的结 14
DL/T634.5101-2002 可变菊定词二 数据单元类型 传送原因 数据单 元标识符 应用眼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鼓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总对象地址 应用 信总对象地址 信息对象标识符 服务 信总对象地址 数据 472, 单元 信息元素集 7 信息体1 时标3个八位位组ms至min 倍息对象时标 时标7个八位位组ms至年 信息对象· 每个暴统任选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可变 数据单元标识符:=CP16+8a+8b|类型标识,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原因,公共地址 系统参数a:=公共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目(1或者2) 系统参数b:=传送原因的八位位组数目(1或者2) 信息对象:=CP8c+8d+8tI信息对象地址,信息元素集、时标(任送)I 系统参数©:=信息对象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目(1,2或者3) 可变参数d:一信息元素集八位位组的数目 可变参数:=3或7若信息对象时标出现,0若信息对象时标不出现 图10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 构、类型和格式。 7.2选自GB/T18657,4中的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按照GB/T18657.4一2002中所定义信息元素的规则,规定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各个信息元素域 的大小和内容。 7.2.1类型标识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I…255〉 第一个八位位组为类型标识(图11),它定义 6 4 3 2 2° 了后续信息对象的结构、类型和格式。 类型标识定义如下: 图11类型标识 信息对象是否带时标由标识类型的不同序号来区分。 控制站将舍弃那些类型标识未被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7.2.1.1类型标识域值的语义定义 类型标识值(0〉未用,在本配套标准中定义了1~127的值,128255未定义。136~255可以由 此标准的使用者彼此独立的进行定义,仅当使用具有类型标识号为1~127的范围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才能达到全部互操作。 表8~表13定义了在监视方向和控制方向上的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类型标识号。在标准的运行 15
DL/T634.5101--2002 中,在网络的各站之间有一个垂直的信息流。命令是由控制站向几个被控站之一传送,事件/测量值从 被控站向控制站传送。 在一些设施中,信息还需要在同等级的各个站之间流通。可采用双模式,这样命令和事件/测量值 可在两个方向传送。公共的链路层支持标准方向操作和相反方向操作。根据要求,个别的应用功能和 ASDU可为标准方向所采用、相反方向所采用或者为两个方面所采用。 双模式站可运行在平衡链路层或者非平衡链路层的顶部。当一个非平衡链路用于和一个双模式站 相连接,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必须确定谁是启动链路层的角色,在通信时不得改变。在非平衡链路的情况 下,相反方向的命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由非平衡链路层请求/响应服务所请求。 双-模式站必须在每个传输报文内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地址设置成当前作为被控站的站地址。 接收站将依据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地址来确定此报文为请求或者响应。 当没有其他合适的数据类型可定义时,可采用类型标识7、8、33和51(在监视方向和控制方向的 32比特串)。这些类型不得包括以单点或双点信息出现的数据(成组或者非成组)。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1…255〉 〈1…127):=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 〈128…135):=为路由报文保留(专用范围) (136…255〉:=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表8类型标识的语义 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0-44》 0》:=未定义 1):=单点信息 M SP NA 1 (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MSPTA_1 (3):=双点信息 M_DPNA_1 (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MDPTA1 (5〉:=步位置(档位)信息 M ST_NA_1 〈6〉:=带时标的步位置(档位)信息 MST_TA_1 (7〉:=32比特串 MBO_NA_1 〈8):=带时标的32比特串 MBOTA1 (9》:=测量值,规一化值 MME NA_1 〈10》:=测量值,带时标的规一化值 M_ME_TA_1 (11):=测量值,标度化值 M ME NB 1 (12):二测量值,带时标的标度化值 MMETB1 (13):=测量值,短浮点数 MMENC1 (14〉:-测量值,带时标的短浮点数 MMETC1 〈15》:=累计量 MIT NA_1 (16〉:=带时标的累计量 M ITTA1 (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事件 MEPTA_1 〈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成组启动事件 M EP TB 1 建议专用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数据单元标识符域和标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数据单元标识符域格式一致。 16
DL/T634.5101-2002 表8(续完) 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0…44) 〈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成组输出电路信息 M_EP_TC_1 〈20〉:=带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M_PS_NA_1 (21》:-测量值,不带品质描述词的规一化值 M ME ND 1 (22…29》:=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30〉:=带CP56Time2a时标的单点信息 M_SPTB1 (31):=带CP56Time2a时标的双点信息 M DP TB 1 〈32):=带CP56Time2a时标的步位置信息 M ST TB1 (33):=带CP56Time2a时标的32比特串 M BOTB_1 (34):=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规-化值 MME_TD_1 (35〉:=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标度化值 M METE1 (36〉:=带CP56Time2a时标的测量值,短浮点数 M_METF_1 (37):=带CP56 Time2a时标的累计量 M_IT_TB_1 (38):=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事件 MEP TD1 (39》:=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成组启动事件 MEP TE_1 (40〉:=带CP56Time2a时标的继电保护设备成组输出电路信息 M_EP_TF_1 (41…44〉:=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表9类型标识的语义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4569) C0N(45〉:=单点命令 C_SC_NA_1 CON〈46):=双点命令 C_DC_NA_1 C0N(47):=步调节命令 C_RC_NA_1 CON(48〉:=设定值命令,规一化值 C_SE_NA_1 CON(49〉:=设定值命令,标度化值 C_SE NB1 CON(50):=设定值命令,短浮点数 C SE_NC_1 C0N(51):=32比特串 C BONA1 〈52…69〉:=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注:在控制方向标上(CON)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被确认的应用服务,在监视方向形成镜像,但传送原因不 同,这些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用来作为肯定/否定认可(验证)。传输原因在7,23中定义。 表10类型标识的语义 在监视方向的系统命令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7099) 〈70):=初始化结束 MEI NA1 (71…99》:=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