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苑荟萃一上海高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效选编 练”“普通话诗歌朗诵和欣赏”“文字学”“硬笔书法”“汉字与文化”“汉 字书写技巧”“现代汉语”“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文化语言学”“社 会语言学”“公关语言学”“汉语方言学”等课程,并结合“汉语国际教 育”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同步建设;同时,语言文字工作被纳人 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和师生科研工作中。合格评估后,配套《上海大学语言 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实施办法》规定,学校又增设全校性任意选修课“普 通话交际口语”,由文学院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丁迪蒙副教授担纲推 出。课程加强了学生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教学 反响良好。 国际交流学院强化汉语言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紧跟现代语言教学特 别是汉语教学的前沿理念,立足创造性思维培养,探讨多元有效的教学方 法,进行汉语口语教学改革、HSK强化教学以及沉浸式教学法等多项教 学实验。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院还定期开办教学科研沙 龙,每年组织科研报告会,支持教师编撰教材、出版专著,并对公开发表 的论文按质量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与此同时,为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发展,学校还踊 跃申报语委科研课题,认真开展立项建设。近年来,先后领衔承担并完成 了市语委、市语测中心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并参与了上海话有声数据库 的建设工作。其中,上海大学国交学院研发的“实用汉语能力测试”于 2012年9月第十五届全国“推普周”期间隆重推出,赢得了众多母语非 汉语参考留学生的首肯:形象生动、贴近生活;校语委(测试站)的《在 校大学生、中职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现状及其推进策略研究》和国交学 院的《关于汉语口语测试(HKC)的实证研究》顺利结题,并荣获上海市 12
第一板块:注重建章立制,纳入常态管理 第一届语言文字工作发展论坛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 科学研究离不开基础调研,学校还经常按市语委要求配合教育部开展 大学生语文能力调研工作,形成数千字调研报告,初步分析了在校大学生 语言学习及语文能力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诸如 梳理各种渠道,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学习到正确的汉语文;继续推进高校语 文课程改革和创新;为推进汉语文国际化进程作不懈的努力等,供市语委 决策参考。 三、不断尝试探索,挑战工作难点,各项工作有创新有突破 语言文字水平测试是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市语委、市语测中心在推进方面步子大、举措多,上海大学积极发挥学 科、规模等综合优势,主动请缨,甘当先行试点。从自发报名到自觉测试、 从人工测试到计算机辅助测试、从全部收费测试到在校大学生免测试费测 试,上海大学在所有适龄校领导的身先垂范下,普通话测试始终走在全市 测试工作的前列。2007年,学校以落实参测师生2158人的绝对规模,成 为2008年汉字应用水平试点测试上海考区的最大考点。 学校还曾开展语言文字测前培训外的普通话语音培训,不断探索更完 备的测试条件和更完善的测试手段。测试期间发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及 协助语测中心、中科大所做的测试更新软件的研发和试用等工作,均有效 推动了各项测试新政的全面施行。 目前,在市语委办和市语测中心的领导下,学校以普通话水平测试、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实用汉语能力测试为抓手,全方位开展语言文字水平 测试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在校大学生免测试费测试和一年两季的常规 13
语苑荟萃一上海高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效选编 收费测试齐头并进,年均测试量12场逾5000人次;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年 均500人左右;留学生实用汉语能力测试年均近50人。教工达标率、学 生参测率逐年稳步提高。还注意辐射周边区域及宝山区中职校学生,发挥 高校测试站站点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除了在《上海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责任规范》中明确规定课堂教学 应讲普通话、教师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上海市语言文字委员会规定的相应等 级外,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更严格、更高要求地执行了上级的有关规 定,即对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提出了同等的测试要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 确提出学生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要求,在校园网教务处学生 个人平台开列在校大学生免测试费普通话测试要求提示、测试状态反馈及 测试成绩查询等条目,供学生查阅和进行个人学习、测试计划的调整;并 坚持普通话水平测试“适龄教工第一次达标,测试费全额报销”“成绩达 90分以上的学生,学校发放奖励金100元/人”和汉字水平测试“测试成 绩前15%的应试人,测试费全额报销”的奖励政策。 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学校重申了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和公共场所交 流语言都必须规范使用普通话;规定“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教学评估、 职称评定以及其他评优的重要标准之一等等,并先后出台了《上海大学语 言文字类活动管理办法》《上海大学语言文字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两项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为激励先进,推动工作更好开展,学校在每年年末的“语言文字工作 总结会”上,通报各部门普通话测试参测率、达标率等工作情况,对语言 文字工作比较突出的院(系)部(处)进行表彰,授予其“上海大学语言 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14
第一板块:注重建章立制,纳入常态管理 通过选送资助培养和工作实践锻炼,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 的普通话测试员队伍和训练有素的测试管理队伍。目前,学校拥有省(市) 级以上测试员近20名;测试站专职业务干部1人,计算机管理员2人。 除了完成本校的各项工作任务外,学校还荣誉受邀、积极派员,参加上海 市语言文字工作检查、评估及测试巡视等工作,为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尽 一份绵薄之力。 学校培训测试的组织安排量大面广,但紧紧依靠院系教学秘书和学生 辅导员两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所有举措施行顺利。顺畅的工作渠道,周 详的年度计划,使测试运作井然有序、卓有成效。 校后勤集团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推进服务窗 口用语建设、规范膳菜名目用字。直面师生需求的食堂经理首问制,带来 了领导带头学讲标准普通话、员工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的可喜“推普”局面; 坚持不懈的优质服务月技术比武,使普通话训练和竞赛、菜肴名称规范、 挂牌标识更正等活动得以定期开展,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使用规 范字成为大家的行为习惯,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当中。 校团委、研工委、校工会等单位在积极参与校语委组织开展的全国“推 普周”等市级以上传统经典重大语言文字宣传活动的同时,还利用暑期的 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把“推普”宣传做到祖国的大江南北。2010年的“千 名志愿者千校行”观博宣讲活动,就不仅把颇具个性特色的宣讲活动带进 了本市的108所中小学,自强学院志愿者队伍还远赴西部山区小学进行普 通话对口支教,在传递世博先进理念的同时,把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教给了 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 国际交流学院每年夏季学期都要组织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作社会用 15
语苑荟萃一上海高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效选编 字调查。学生自主选择一处招牌、广告、标语较为集中的场所,考察户外 汉字使用情况,用相机摄下错别字提交学院统一反馈,借此来强化学生规 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净化社会用字环境。 作为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充分发挥了地域和学科的综 合优势,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当作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融人学校 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 积极创建规范、文明、和谐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形成学校高度重视、全 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导的 和谐语言生活的进程中,发挥了高校应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