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共100分,B卷共20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 3.A卷的第Ⅰ卷答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 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答题无 效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执拗(ao) 刹那(cha) 忍俊不禁(jin) B.匿名(ni) 绮丽(y) 强聒不舍(gu0) C.阔绰(chuo) 菜畦(qi) 相形见绌(chu) D.藻饰(zao) 惩戒(cen) 袅袅烟云(niao) 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骸骨 妇儒皆知 花团锦簇 B.烦躁 苍海桑田 温声细语 穷愁潦倒 正襟危坐 D.癫狂 张皇失措 因地制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C.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岀了异常的坚韧。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8 页) 眉山市 2017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共 100 分,B 卷共 20 分,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 3.A 卷的第Ⅰ卷答题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 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答题无 效。 A 卷(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课内古诗词赏析(12 分,每小题 2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执拗.(ào) 刹.那(chà) 忍俊不禁.(jīn) B.匿.名(nì) 绮.丽(yǐ) 强聒.不舍(ɡuō) C.阔绰.(chuò) 菜畦.(qí) 相形见绌.(chù) D.藻.饰(zǎo) 惩.戒(cén) 袅.袅烟云(niǎo) 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骸骨 妇儒皆知 花团锦簇 B.烦躁 苍海桑田 温声细语 C.测隐 穷愁潦倒 正襟危坐 D.癫狂 张皇失措 因地制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C.货运飞船,顾名思义 ....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 6 吨多物资。 D.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 ....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6.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C.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8.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属于)耕 B.其文理(文章的道理)皆有可观者 C.日扳(同“攀”,引)仲永环谒于邑人D.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 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未尝识书具”与“忽、即、立”三个词,展示了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形象 B.“不使学”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也暗示了他父亲的愚昧无知 C.文章略写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详写才能变化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D.作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试卷第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8 页) 5.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6.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伤仲永(节选)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B.邑人奇之稍稍 / 宾客其父或以 / 钱币乞之 C.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D.邑人 / 奇之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8.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世隶.(属于)耕 B.其文理..(文章的道理)皆有可观者 C.日扳.(同“攀”,引)仲永环谒于邑人 D.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 9.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未尝识书具”与“忽、即、立”三个词,展示了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形象。 B.“不使学”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也暗示了他父亲的愚昧无知。 C.文章略写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详写才能变化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D.作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泯然众人矣。 l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5)任何事都不可能囻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所写 。(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4题。(8分)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 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岀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 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 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 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 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 晴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 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硏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ⅶ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 家中清除岀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语文试卷第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8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82 分)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 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泯然众人矣。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 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5)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所写:“ , ”。(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 四、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 12—14 题。(8 分)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 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 20 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 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围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 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 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 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 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 3—15 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 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 0.6 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 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 10PPM 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 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 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 而到了 2004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 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12.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 说明文,说明顺序 是 。(2分) 13.阅读选文,依据示意图,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3分) ①:简介甲醛危害大 ②:污染范围广 结构②{④:谈“醛”色变的原因 1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6分)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 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孑。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 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毎 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 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 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 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 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 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起,举在头顶上, 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 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岀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 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 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 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 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 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8 页) 12.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是一篇 说明文,说明顺序 是 。(2 分) 13.阅读选文,依据示意图,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3 分) ①:简介甲醛危害大。 ②:污染范围广 结构 ②—④:谈“醛”色变的原因 ③: (1) ④: (2) ⑤: (3) 1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5—18 题(16 分)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 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 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 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 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 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 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 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 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 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 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 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 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 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 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 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 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岀先前那悦 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 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 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_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 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 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 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 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 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 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 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 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 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5.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4分) 快手刘的手快手刘的演技观众“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敏捷灵活 (2) 围了几圈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属洞百出 (3) (4) 16.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从聞只站在后看了,再不]控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果?2分)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以中间夹着呢門(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2分 17.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①结构上: ②内容上 18.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 分点简说,至少说4点。(5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9-21题(8分)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8 页)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 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 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 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 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 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 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 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 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 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 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在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 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 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⑩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艺人的高超技艺,却没有人来传承,他晚年竟变得如此凄凉,为什 么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5.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4 分) 时间 快手刘的手 快手刘的演技 观 众 “我”的表现 “我”童年时 敏捷灵活 (2) 围了几圈 揭他老底 “我”高二暑假 (1) 漏洞百出 (3) (4) 16.品析下面的词或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 分) (1)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2 分) (2)“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连用三个感叹号,有何作用,2 分) 17.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 ①结构上: ②内容上: 18.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 分点简说,至少说 4 点。(5 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非连续性文本,完成 19—21 题(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