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2011年初三语文调考试题 语文 2011.04 题号一至二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总分人 得分 请将1至8小题的答案对应的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 2 3 4 得分阅卷人 谷案 、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匿笑n鼓斜qI亵渎xie炽痛zh B.训语16n攒成cuan恻隐ce 倒坍ta C.阴mi箱箧qie进溅ben 栖息qI D.苋菜xian家醅pei蹙pn 伫立z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倔强苦心孤诣义债填膺 根深蒂固 B.撺缀毛骨耸然 戛然而止 猝然长逝 C.狼藉姗妍来迟 不容质疑 语无伦次 D.旁骛周道如砥略胜一筹 不可名状 3.选择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 出光明了吗? 自哲尔赛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 和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 A.沉醉进射梦想渴望 B.沉浸进射渴望梦想 C.沉浸进溅渴望梦想 D.沉醉进迸溅梦想渴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晴,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且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 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周明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了一等奖 全家人乐此不疲 D.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眼里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1
(9)- 1 - 犍为县 2011 年初三语文调考试题 语 文 2011.04 题 号 一至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请将 1 至 8 小题的答案对应的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阅卷人 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匿.笑 nì 攲.斜 qī 亵.渎 xiè 炽.痛 zhì B.谰.语 lán 攒.成 cuán 恻.隐 cè 倒坍.tā C.阴霾.mái 箱箧.qiè 迸.溅 bèn 栖.息 qī D.苋.菜 xiàn 家醅.pēi 颦.蹙 pín 伫.立 z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倔强 苦心孤诣 义愤填膺 根深蒂固 B.撺缀 毛骨耸然 戛然而止 猝然长逝 C.狼藉 姗姗来迟 不容质疑 语无伦次 D.旁鹜 周道如砥 略胜一筹 不可名状 3.选择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 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 出光明了吗? ③哲尔赛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 和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 A.沉醉 迸射 梦想 渴望 B.沉浸 迸射 渴望 梦想 C.沉浸 迸溅 渴望 梦想 D.沉醉 迸溅 梦想 渴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 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周明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了一等奖, 全家人乐此不疲 ....。 D.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但在我公安机关的眼里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 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人物描写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中描写外祖母对着 阿廖沙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的细节,感人肺腑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是他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主人 公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犹如骆驼一般。来到南京后,历经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 的信心,变成了麻木、潨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主要记诸侯之事。我们学过节选《陈涉世家》,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D.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宜扬“爱的 哲学”著称,《星》《春水》就是其典型代表,我们还学过她的散文《观舞记》。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卜式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瑞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 干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輒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③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日:“自小牧羊,不习仕宦, 不愿也。”日:“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日:“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 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 上以语丞相弘。弘日:“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 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日:“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 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 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注:①输:捐献②见:表被动浑邪:人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上使使问式 使者以闻 B.臣生与人亡所争河曲智叟亡以应 C.会浑邪等降 会天大雨,道不通 D.愿陛下勿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
(9)- 2 - A.“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 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这段人物描写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中描写外祖母对着 阿廖沙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的细节,感人肺腑。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是他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主人 公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犹如骆驼一般。来到南京后,历经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 的信心,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主要记诸侯之事。我们学过节选《陈涉世家》,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D.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 哲学”著称,《繁星》《春水》就是其典型代表,我们还学过她的散文《观舞记》。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8 题。 卜 式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 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①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 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 皆从式,式何故见②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 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 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③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 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 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注:①输:捐献 ②见:表被动 ③浑邪:人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上使.使问式 使.者以闻 B.臣生与人亡.所争 河曲智叟亡.以应 C.会.浑邪等降 会.天大雨,道不通 D.愿陛下勿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居,人皆从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安陵君其许寡人 C.而弟尽破其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乃召拜为中郎 凡三往,乃见 8.下列对文意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 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 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封他为中郎 官 D.卜式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 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得分评卷人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分) 9.文言翻译。(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2)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卜式》 译文: 10.诗歌鉴赏。(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①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2分) (9)-3
(9)- 3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居,人皆从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C.而.弟尽破其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乃.召拜为中郎 凡三往,乃.见 8.下列对文意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 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 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封他为中郎 官。 D.卜式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 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 分) 9. 文言翻译。(6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译文: (2)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卜式》) 译文: 10. 诗歌鉴赏。(4 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①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2 分) 得 分 评卷人
答 ②有人认为“断肠”二字是诗眼,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2分) 1l.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分) ①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④,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苏轼词《水调歌头》中表现词人美好祝愿的一句完整的诗句是 得分评卷人 四、议论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低头与昂首 ⑩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 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 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 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者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自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常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 确认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 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 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 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 (9)-4
(9)- 4 - 答: ②有人认为“断肠”二字是诗眼,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2 分) 答: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2 分) ①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④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⑥苏轼词《水调歌头》中表现词人美好祝愿的一句完整的诗句是: , 。 四、议论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 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 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 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常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 确认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 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 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 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 得 分 评卷人
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 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 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 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 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 首做人。 12.找出本文中心论点。(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谷 13.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谷 1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分) 谷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3分) 答 得分评卷人五、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死海里,有一棵醉树
(9)- 5 - 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 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 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 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 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 首做人。 12.找出本文中心论点。(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分) 答: 13.第③ 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4.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 分) 答: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3 分) 答: 五、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死海里,有一棵醉树 得 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