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特征 • (1)环境污染的类型 •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 染等; •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 理污染等; •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 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 •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 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 4.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特征 • (1)环境污染的类型 •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 染等; •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 理污染等; •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 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 •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 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等
• (2)环境污染的特征 • 1)影响范围广 • 2)作用时间长 • 3)污染情况复杂 • 4)污染清除难
• (2)环境污染的特征 • 1)影响范围广 • 2)作用时间长 • 3)污染情况复杂 • 4)污染清除难
8.1.2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与转化 • 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 (1)机械迁移 • 包括:①水的机械迁移作用;②大气的机械迁移 作用;③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 • (2)物理-化学迁移 • 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这类迁移 的结果决定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富集 状况和潜在危害程度。 • (3)生物迁移 • 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 程所实现的迁移。选择吸收和积累作用,降解作 用,放大累积作用
8.1.2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与转化 • 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 (1)机械迁移 • 包括:①水的机械迁移作用;②大气的机械迁移 作用;③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 • (2)物理-化学迁移 • 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这类迁移 的结果决定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富集 状况和潜在危害程度。 • (3)生物迁移 • 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 程所实现的迁移。选择吸收和积累作用,降解作 用,放大累积作用
2.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 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 • 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 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 产生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物质。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 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 二氧化硫,经光化学氧化作用和金属氧化 物催化氧化后转化为三氧化硫,与溶于大 气中的水形成硫酸或硫酸盐,在空气中形 成硫酸雾,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之一
2.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 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 • 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 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 产生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物质。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 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 二氧化硫,经光化学氧化作用和金属氧化 物催化氧化后转化为三氧化硫,与溶于大 气中的水形成硫酸或硫酸盐,在空气中形 成硫酸雾,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之一
3.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 (1)氧化-还原作用 • 天然水体含有许多无机及有机氧化剂和还原剂, 这些物质对污染物的转化起重要作用。 • (2)络合作用 • 天然水体中存在许多无机配位体和有机配位体, 水体中各种配位体可以与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 污染物进行络合反应,影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发 生、迁移、反应和生物效应等。 • (3)生物降解作用 • 水体中的微生物,特别是底泥中的厌氧微生物, 可使一些污染物发生转化
3.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 (1)氧化-还原作用 • 天然水体含有许多无机及有机氧化剂和还原剂, 这些物质对污染物的转化起重要作用。 • (2)络合作用 • 天然水体中存在许多无机配位体和有机配位体, 水体中各种配位体可以与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 污染物进行络合反应,影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发 生、迁移、反应和生物效应等。 • (3)生物降解作用 • 水体中的微生物,特别是底泥中的厌氧微生物, 可使一些污染物发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