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剪力墙合理数量 (3)计算复核阶段 ①自振周期P7=(0.06-008)7
16 2. 剪力墙合理数量 ⚫ (3)计算复核阶段 ⚫ ① 自振周期 T = (0.06 ~ 0.08)n
2剪力墙合理数量 ②轴压比 表63柱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 框架 0.70.800.90 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框架-核心筒、筒中筒 0.750.85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 0.600.70 ●对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 当减小
17 2.剪力墙合理数量 ⚫ ② 轴压比 ⚫ 表6.3 柱轴压比限值 ⚫ 对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 当减小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框架 0.7 0.80 0.90 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框架-核心筒、筒中筒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 0.60 0.70 — f A N c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1.柱轴压比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 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 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2.适用于C60以下的柱 C65~C70时,降低0.05 C75~C80时,降低0.10
18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 1.柱轴压比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 力设计值与柱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 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 ⚫ 2. 适用于C60以下的柱 ⚫ C65~C70时,降低0.05 C75~C80时,降低0.10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3.适用于剪跨比λ>2的柱 1.5≤A≤2.0减小0.05 λ<1.5时轴压比限值应专门 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19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 3.适用于剪跨比λ>2的柱 ⚫ 1.5≤λ≤2.0 减小0.05 ⚫ λ<1.5时 轴压比限值应专门 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4.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 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mm、直 径不小于12mm时,柱轴压比限值可增加 0.10;当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箍 筋螺距不大于100m。肢距不大于200mm 直径不小于12m时,柱轴压比限值可增 加0.10;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 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 200mn、直径不小于10m时,轴压比限值 可增加0.10。以上三种配箍类别的含箍 特征值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确定;
20 柱轴压比限值(附注) ⚫ 4. 当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 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 径不小于12mm时,柱轴压比限值可增加 0.10;当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箍 筋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 直径不小于12mm时,柱轴压比限值可增 加0.10;当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螺旋 箍,且螺距不大于8 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 可增加0.10。以上三种配箍类别的含箍 特征值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