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 ②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 尽端。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易使楼盖中部 出现裂缝)
11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 ⚫ ② 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 尽端。 ⚫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易使楼盖中部 出现裂缝)
1.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 ●7.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 (1)应布置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两主 轴方向均应设置剪力墙 (2)抗震设计时,房屋的周边应设置 框架梁,房屋的顶层及地下一层顶板宜 采用梁板结构 (3)有楼梯间、电梯间等较大开洞时, 洞口周围宜设置框架梁或边梁
12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 ⚫ 7. 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 ⚫ ⚫ (1) 应布置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两主 轴方向均应设置剪力墙 ⚫ (2) 抗震设计时,房屋的周边应设置 框架梁,房屋的顶层及地下一层顶板宜 采用梁板结构 ⚫ (3) 有楼梯间、电梯间等较大开洞时, 洞口周围宜设置框架梁或边梁
2.剪力墙合理数量 剪力墙数量少 ●结构刚度小侧移不满足 剪力墙数量多 ●不经济刚度大地震作用大 ●使结构周期接近场地卓越周期引起共振
13 2. 剪力墙合理数量 ⚫ 剪力墙数量少 ⚫ 结构刚度小 侧移不满足 ⚫ ⚫ 剪力墙数量多 ⚫ 不经济 刚度大 地震作用大 ⚫ 使结构周期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引起共振
2.剪力墙合理数量 (1)方案阶段 ●①间距符合表61,能保证楼面刚度无限 大 般2~3B及30m左右 ●②设计细高剪力墙,保证延性,H/B大 于2 ●若不满足,设洞口,洞口连梁用弱连梁 ③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m
14 2. 剪力墙合理数量 (1) 方案阶段 ⚫ ① 间距符合表6.1,能保证楼面刚度无限 大 ⚫ 一般2~3B及30m左右 ⚫ ② 设计细高剪力墙,保证延性,H/B大 于2 ⚫ 若不满足,设洞口,洞口连梁用弱连梁 ⚫ ③ 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m
2.剪力墙合理数量 (2)初估尺寸阶段 表6.1底层构件截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 设计条件 构件截面面积与楼剪力墙截面面积与 面面积之比(AW楼面面积之比AW +aC)/Af /A f 70,Ⅱ类士 0.03~0.05 0.02~0.03 80,Ⅲ类土 0.04~0.06 0.03~0.04 Aw—剪力墙截面面积、Ac一柱截面面积、A一楼面面积; 2表中数值是纵横两方面的总量,应使两个方向的剪力墙数量接近 3高度较大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宜取表中的上限值
15 2. 剪力墙合理数量 (2)初估尺寸阶段 1. AW—剪力墙截面面积、AC—柱截面面积、Af—楼面面积; 2 .表中数值是纵横两方面的总量,应使两个方向的剪力墙数量接近; 3.高度较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宜取表中的上限值。 表6.1底层构件截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 设计条件 构件截面面积与楼 面面积之比(AW +AC)/Af 剪力墙截面面积与 楼面面积之比AW /Af 70,Ⅱ类土 0.03~0.05 0.02~0.03 80,Ⅲ类土 0.04~0.06 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