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0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营形态地位和影响 长期领先于世界 (2)各种手工业经营形态相结合;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 美;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 业/古代手工业的进 种经营形态并存 大的比重。 :”是(数长的氧有在 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 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条分楼析固本培元。微知识·夯基础。≡ 基础微拓展 JICHUWEITUOZHAN 比“教材”多一点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商周时期:以山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 垄断 (2)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特点 (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国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4不让 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历史地位:素称发达,在多个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3.成就 时期 冶金业 制瓷业 纺织业 青铜铸造进入 商朝已有织机, 商周 繁荣时期 商朝时已烧 西周时能生产
导学案 20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商周时期:以□1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 垄断。 (2)春秋战国:□2 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3 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4 不计 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历史地位:素称发达,在多个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3.成就 时期 冶金业 制瓷业 纺织业 商周 青铜铸造进入 繁荣时期 □5 商朝时已烧 商朝已有织机, 西周时能生产
制出原始瓷器斜纹提花织物 东汉杜诗发明 东汉烧出成熟|长安的东西织 秦汉水力鼓风冶铁 工具水禁的青瓷 室有数千工人 魏晋南南北朝时发明北朝烧出成熟 北朝|回灌钢法的回直瓷 唐朝形成南青吸收图波斯的 隋唐 北白两大制瓷织法和图案风 系统 格 宋代瓷窑遍布 吸收了花鸟画 宋元 各地,出现了五 中的写实风格 大名窑 青花瓷、彩紇、在苏杭等地设 明清 回差童彩争奇叫造;缎 成为清朝丝织 斗艳 品的代表 4.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 西周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 春秋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国私营手工业、 战国 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 汉武帝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 时期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 需要)
制出原始瓷器 斜纹提花织物 秦汉 东汉杜诗发明 水力鼓风冶铁 工具——水排 东汉烧出成熟 的青瓷 长安的东西织 室有数千工人 魏晋南 北朝 南北朝时发明 □6 灌钢法 北朝烧出成熟 的□7 白瓷 隋唐 唐朝形成南青 北白两大制瓷 系统 吸收□8 波斯的 织法和图案风 格 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 各地,出现了五 大名窑 吸收了花鸟画 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 青花瓷、彩瓷、 □9 珐琅彩争奇 斗艳 在苏杭等地设 □10 织造局;缎 成为清朝丝织 品的代表 4.官营手工业及“匠户”的演变 西周 设工官管理,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 春秋 战国 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官营手工业、□11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汉武帝 时期 煮盐、冶铁、冶铜、铸钱等高利润行业收归官办, 由政府垄断。西汉政府在长安设立服务于皇室的东 西织室、齐郡设“三服官”(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 需要)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回匠 唐代|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 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 匚宋代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 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 元代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 担官方的工役 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 明中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 期后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 制 清朝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 份 5.政府管理的措施 (1)西周:工商食官,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 一经营管理,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也有 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 官来吃饭。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 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2)秦汉以后,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 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入籍匠户世代 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工匠中有许多是由官奴婢转成 的,特别是织室、绣房中的女工,其实依然是女奴。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唐代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12 匠 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 的制度。中唐以后,役匠逐渐减少,雇匠增多 宋代 雇匠居多,实行薪酬制 元代 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 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工匠世代相袭,承 担官方的工役 明中 期后 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 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成为半自由的 手工业者;实行“班匠银”(输钱代役)代替“匠役 制” 清朝 清顺治二年(1645)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 份 5.政府管理的措施 (1)西周:工商食官,西周时期的手工业者和商贾由官府统 一经营管理,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也有 人解释为:工商食官,即工商食于官,就是手工业者、商人靠着 官来吃饭。工商食官制至战国时期彻底终结,但其演化出的官营 手工业一直存在。《国语·晋语》:“公食供,大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2)秦汉以后,对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一直有非常严格的制 度。服役于官营手工业的劳动者许多是民间工匠,入籍匠户世代 以无偿劳役形式艰苦劳作。官营工匠中有许多是由官奴婢转成 的,特别是织室、绣房中的女工,其实依然是女奴。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生产特点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国 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 产品。 2.发展历程 早期「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 状况|残 隋唐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 时期之手 宋元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国黄道婆 时期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国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 明清 时期|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 关系 三、手工业的外传及影响 西/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 汉|获得“国丝国”誉称 耍|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网韭洲 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 清国为“瓷器大国” 基础微演练 向“双基”要分数 HUWEIYANLIAN 1.史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工育茧 和丝织技术。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1)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13 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 产品。 2.发展历程 早期 状况 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 残 隋唐 时期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 之手 宋元 时期 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14 黄道婆 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明清 时期 □15 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 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16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 关系 三、手工业的外传及影响 西 汉 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 获得“□17 丝国”誉称 唐 朝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18 非洲 明 清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 国为“瓷器大国” 1.史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工育茧 和丝织技术。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出现玉蚕 B.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 C.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 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 解析本题时空定位于新石器时代,考查纺织业的发展。商 代晚于新石器时代,故A项错误;浙江钱山漾遗址属原始社会 晚期良渚文化,有绢片和丝线,说明该时期已经出现“人工育茧 和丝织技术”,故B项正确;甲骨文属于商代,晚于新石器时 代,故C项错误;《周礼》成书有多种说法,最早也是在西周, 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9佛山期末下表是战国时期《考工记》的有关记载,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类别 原文 铜|锡|铜%锡% 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671/785.7114.29 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561683.3316.67 戈戢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4/51/580.00|20.00 A.铁器铸造技术达到相当高水平 B.青铜器合金技术得到较好总结 C.青铜器铸造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D.铁器成为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 解析从材料中金属元素的组成可知,《考工记》记载的是 青铜器合金技术,而非铁器铸造技术,故A项错误;钟鼎、斧 斤、戈戢中铜、锡都有明确的比例,反映出青铜器合金技术得到 较好总结,故B项正确;材料只介绍青铜器合金技术,没有反 映出青铜器铸造技术的世界地位,故C项错误;D项在村料中 未体现,错误
A.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出现玉蚕 B.浙江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 C.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 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 解析 本题时空定位于新石器时代,考查纺织业的发展。商 代晚于新石器时代,故 A 项错误;浙江钱山漾遗址属原始社会 晚期良渚文化,有绢片和丝线,说明该时期已经出现“人工育茧 和丝织技术”,故 B 项正确;甲骨文属于商代,晚于新石器时 代,故 C 项错误;《周礼》成书有多种说法,最早也是在西周,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2019·佛山期末)下表是战国时期《考工记》的有关记载,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类别 原文 铜 锡 铜% 锡%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6/7 1/7 85.71 14.29 斧斤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5/6 1/6 83.33 16.67 戈戢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4/5 1/5 80.00 20.00 A.铁器铸造技术达到相当高水平 B.青铜器合金技术得到较好总结 C.青铜器铸造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D.铁器成为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 解析 从材料中金属元素的组成可知,《考工记》记载的是 青铜器合金技术,而非铁器铸造技术,故 A 项错误;钟鼎、斧 斤、戈戢中铜、锡都有明确的比例,反映出青铜器合金技术得到 较好总结,故 B 项正确;材料只介绍青铜器合金技术,没有反 映出青铜器铸造技术的世界地位,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 未体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