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装配图 表达装配体(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9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11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表示装配体的基本结构、各零件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在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画出装配图,然后按照装配图设计并拆画出零件图,该装配图称为设计装配图。在使 用产品时,装配图又是了解产品结构和进行调试、维修的主要依据。此外,装配图也是进行 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的工具。因些,装配图是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 912装配图的内容 图9-1所示为由9种零件组成的千斤顶,而图92为其装配图。从中可见装配图的内容 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图9-1千斤顶立体图 9-2千斤顶装配图 (1)一组视图用来表示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重要结构形 状 (2)必要的尺寸表示装配体的规格、性能,装配、安装和总体尺寸等 (3)技术要求在装配图的空白处(一般在标题栏、明细栏的上方或左面),用文字、符 号等说明对装配体的工作性能、装配要求、试验或使用等方面的有关条件或要求 (4)标题栏、零件序号和明细栏说明装配体及其各组成零件的名称、数量和材料等一般 概况 应当指出,由于装配图的复杂程度和使用要求不同,以上各项内容并不是在所有的装配 图中都要无遗地表现出来,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图9-1所示的千斤顶,如果 是绘制设计装配图,在一组视图中,就需要如图9-2所示的那样:如果是绘制装配工作图, 那就只需画出图92中的主视图(全剖)和俯视图就行了。因为这种装配图只用于指导装配
第九章 装配图 表达装配体(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1.1 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表示装配体的基本结构、各零件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在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画出装配图,然后按照装配图设计并拆画出零件图,该装配图称为设计装配图。在使 用产品时,装配图又是了解产品结构和进行调试、维修的主要依据。此外,装配图也是进行 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的工具。因些,装配图是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 9.1.2 装配图的内容 图 9-1 所示为由 9 种零件组成的千斤顶,而图 9-2 为其装配图。从中可见装配图的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图 9-1 千斤顶立体图 图 9-2 千斤顶装配图 (1)一组视图 用来表示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重要结构形 状。 (2)必要的尺寸 表示装配体的规格、性能,装配、安装和总体尺寸等。 (3)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的空白处(一般在标题栏、明细栏的上方或左面),用文字、符 号等说明对装配体的工作性能、装配要求、试验或使用等方面的有关条件或要求。 (4)标题栏、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说明装配体及其各组成零件的名称、数量和材料等一般 概况。 应当指出,由于装配图的复杂程度和使用要求不同,以上各项内容并不是在所有的装配 图中都要无遗地表现出来,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例如,图 9-1 所示的千斤顶,如果 是绘制设计装配图,在一组视图中,就需要如图 9-2 所示的那样;如果是绘制装配工作图, 那就只需画出图 9-2 中的主视图(全剖)和俯视图就行了。因为这种装配图只用于指导装配
工作,重点在表明装配关系,无需详细表明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形状。因此,在视图数量上就 较少。在尺寸等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 9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在零件图上所采用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等也同样适用于 画装配图。但是画零件图所表达的是一个零件,而画装配图所表达的则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 装配体(机器或部件等)。因为两种图样的要求不同,所表达的侧重面也不同。装配图应该 表达出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因此,国家标准《机械制 图》对绘制装配图制定了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 91规定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零件,正确地表达出各零件之间的关系,在画法上有 以下规定。 (1)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基本尺寸相同的两配合表面只画 条线(如图9-2中,件3底座与件5套螺母之间):而基本尺寸不同的非配合表面,即使 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如图9-2中,件6扳杆与孔之间)。 (2)剖面线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同一个零件在所有的剖视、断面图中,其剖面线应保持 同一方向,且间隔一致(如图9-2中,件9在主视图和局部放大图中的剖面线)。相邻两零 件的剖面线则必须不同。即:使其方向相反,或间隔不同,或互相错开(见图9-2中,相邻 零件3、5、7之间的剖面线画法)。 当装配图中零件的面厚度小于2mm时,允许将剖面涂黑以代替剖面线。 (3)实心件和某些标准件的画法在装配图的剖视图中,若剖切平面通过实心零件(如轴 杆等)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销、键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如图 9-2主视图中的件2、4、8)。但其上的孔、槽等结构需要表达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如图 9-2主视图中的件7)。当剖切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922特殊画法 (1)拆卸画法 ①在装配图的某个视图上。如果有些零件在其它视图上已经表示清楚,而又遮住了需 要表达的零件时,则可将其拆卸掉不画而画剩下部分的视图(如图928中的A-A视图即拆 去了件9油杯),这种画法称为拆卸画法。为了避免看图时产生误解,常在图上加注“拆去零 件 ②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内部结构,可假想沿着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开。如图928中 滑动轴承俯视图:图9-32中,齿轮油泵左视图的左半个投影,都是沿着零件结合面剖切的 画法。其中,由于剖切平面对螺栓、螺钉和圆柱销是横向剖切,故对它们应画剖面线:对其
工作,重点在表明装配关系,无需详细表明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形状。因此,在视图数量上就 较少。在尺寸等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 9.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在零件图上所采用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局部放大图等也同样适用于 画装配图。但是画零件图所表达的是一个零件,而画装配图所表达的则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 装配体(机器或部件等)。因为两种图样的要求不同,所表达的侧重面也不同。装配图应该 表达出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因此,国家标准《机械制 图》对绘制装配图制定了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 9.2.1 规定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零件,正确地表达出各零件之间的关系,在画法上有 以下规定。 (1)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基本尺寸相同的两配合表面只画 一条线(如图 9-2 中,件 3 底座与件 5 套螺母之间);而基本尺寸不同的非配合表面,即使 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如图 9-2 中,件 6 扳杆与孔之间)。 (2)剖面线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同一个零件在所有的剖视、断面图中,其剖面线应保持 同一方向,且间隔一致(如图 9-2 中,件 9 在主视图和局部放大图中的剖面线)。相邻两零 件的剖面线则必须不同。即:使其方向相反,或间隔不同,或互相错开(见图 9-2 中,相邻 零件 3、5、7 之间的剖面线画法)。 当装配图中零件的面厚度小于 2mm 时,允许将剖面涂黑以代替剖面线。 (3)实心件和某些标准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的剖视图中,若剖切平面通过实心零件(如轴、 杆等)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销、键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如图 9-2 主视图中的件 2、4、8)。但其上的孔、槽等结构需要表达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如图 9-2 主视图中的件 7)。当剖切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9.2.2 特殊画法 (1)拆卸画法 ① 在装配图的某个视图上。如果有些零件在其它视图上已经表示清楚,而又遮住了需 要表达的零件时,则可将其拆卸掉不画而画剩下部分的视图(如图 9-28 中的 A-A 视图即拆 去了件 9 油杯),这种画法称为拆卸画法。为了避免看图时产生误解,常在图上加注“拆去零 件×、×……”。 ②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内部结构,可假想沿着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开。如图 9-28 中, 滑动轴承俯视图;图 9-32 中,齿轮油泵左视图的左半个投影,都是沿着零件结合面剖切的 画法。其中,由于剖切平面对螺栓、螺钉和圆柱销是横向剖切,故对它们应画剖面线;对其
余零件则不画剖面线 (2)单独表示某个零件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达清楚,或对理解装配关系有影响时,可另外单独 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如图93中,对件1的A-A视图 (3)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一些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小的间隙和小的锥度等,可不按其实际尺 寸作图,而适当地夸大画出。如图9-7中垫片的表示 (4)假想画法 ①对于运动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可以在一个极限位置上画出该零件, 而在另一个极限位置用双点画线来表示。如图9-3中对件1支承销最高位置和图94中手柄 另一位置的表示法 ②为了表明本部件与其它相邻部件或零件的装配关系,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件的轮廓 线。如图9-5中辅助相邻零件和图9-32主视图中右边对齿轮和销的表示 图9-3浮动支承装配图 图9-4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画法 图9-5辅助相邻零件的画法 (5)简化画法 ①在装配图中,对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连接等,可以仅详细地画出一处或 几处,其余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位置(如图9-2)。在俯视图和主视图中对四组螺栓连接只 画了一组,及图9-6中的省略画法。 图9-6简化画法(一 ②图97表示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滚动轴承只需表达其主要结构时,可采用示意画 法 图9-7简化画法(二) ③在装配图中,对于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余零件则不画剖面线。 (2)单独表示某个零件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达清楚,或对理解装配关系有影响时,可另外单独 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如图 9-3 中,对件 1 的 A-A 视图 (3)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一些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小的间隙和小的锥度等,可不按其实际尺 寸作图,而适当地夸大画出。如图 9-7 中垫片的表示。 (4)假想画法 ① 对于运动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可以在一个极限位置上画出该零件, 而在另一个极限位置用双点画线来表示。如图 9-3 中对件 1 支承销最高位置和图 9-4 中手柄 另一位置的表示法。 ② 为了表明本部件与其它相邻部件或零件的装配关系,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件的轮廓 线。如图 9-5 中辅助相邻零件和图 9-32 主视图中右边对齿轮和销的表示。 图 9-3 浮动支承装配图 图 9-4 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画法 图 9-5 辅助相邻零件的画法 (5)简化画法 ① 在装配图中,对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连接等,可以仅详细地画出一处或 几处,其余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位置(如图 9-2)。在俯视图和主视图中对四组螺栓连接只 画了一组,及图 9-6 中的省略画法。 图 9-6 简化画法(一) ② 图 9-7 表示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滚动轴承只需表达其主要结构时,可采用示意画 法。 图 9-7 简化画法(二) ③ 在装配图中,对于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等可以不画。 9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的作用与零件图不同,因此,在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也不同。在装配图上应该按 照对装配体的设计或生产的要求来标注某些必要的尺寸。一般常注的有下列几方面的尺寸 931性能(规格)尺寸 它是表示装配体性能(规格)的尺寸,这些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它也是了解和选用该 装配体的依据。如图9-2的螺纹尺寸B32×16,图9-28轴承的轴孔直径O50H8 932装配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的尺寸。这种尺寸是保证装配体 装配性能和质量的尺寸。 (1)配合尺寸表示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图92中的尺寸045H8就是配合尺寸。 2)相对位置尺寸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相互位置的尺寸。图9-28中轴承中心 轴线到基面的距离70±0.1,两螺栓连接的位置尺寸85±03:图9-32中油泵两齿轮轴心距离 27±003等即是 (3)安装尺寸 这是将装配体安装到其它装配体上或地基上所需的尺寸。图9-28中对螺栓通孔所注的 尺寸180、17和6等 (4)外形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外形的总体尺寸,即总的长、宽、高。它反映了装配体的大小,提供了 装配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尺寸。如图928中的尺寸240(长)、80(宽)、 152(高)。 (5)其它重要尺寸 它是在设计中确定的,而又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之中的主要尺寸。如运动件的极限尺 寸,主体零件的重要尺寸等。如图9-2所注尺寸167~205即为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件6扳杆 直径O8,件9顶头的尺寸O23等均为该两零件的重要尺寸。 上述五类尺寸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无关的,实际上有的尺寸往往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此 外,在一张装配图中,也并不一定需要全部注出上述五类尺寸,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 来确定。如果是设计装配图,所住的尺寸应全面些;如果是装配工作图,则只需把与装配有 关的尺寸注出就行了
等可以不画。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的作用与零件图不同,因此,在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也不同。在装配图上应该按 照对装配体的设计或生产的要求来标注某些必要的尺寸。一般常注的有下列几方面的尺寸。 9.3.1 性能(规格)尺寸 它是表示装配体性能(规格)的尺寸,这些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它也是了解和选用该 装配体的依据。如图 9-2 的螺纹尺寸 B32╳16,图 9-28 轴承的轴孔直径 Ø50H8。 9.3.2 装配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的尺寸。这种尺寸是保证装配体 装配性能和质量的尺寸。 (1)配合尺寸 表示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图 9-2 中的尺寸 Ø45 s7 H8 就是配合尺寸。 (2)相对位置尺寸 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相互位置的尺寸。图 9-28 中轴承中心 轴线到基面的距离 70±0.1,两螺栓连接的位置尺寸 85±0.3;图 9-32 中油泵两齿轮轴心距离 27±0.03 等即是。 (3)安装尺寸 这是将装配体安装到其它装配体上或地基上所需的尺寸。图 9-28 中对螺栓通孔所注的 尺寸 180、17 和 6 等。 (4)外形尺寸 这是表示装配体外形的总体尺寸,即总的长、宽、高。它反映了装配体的大小,提供了 装配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尺寸。如图 9-28 中的尺寸 240(长)、80(宽)、 152(高)。 (5)其它重要尺寸 它是在设计中确定的,而又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之中的主要尺寸。如运动件的极限尺 寸,主体零件的重要尺寸等。如图 9-2 所注尺寸 167~205 即为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件 6 扳杆 直径 Ø8,件 9 顶头的尺寸 Ø23 等均为该两零件的重要尺寸。 上述五类尺寸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无关的,实际上有的尺寸往往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此 外,在一张装配图中,也并不一定需要全部注出上述五类尺寸,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 来确定。如果是设计装配图,所住的尺寸应全面些;如果是装配工作图,则只需把与装配有 关的尺寸注出就行了
94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 为了便于装配时看图查找零件,便于作生产准备和图样管理,必须对装配图中的零件进 行编号,并列出零件的明细栏 94.1零件序号 (1)一般规定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都必须编写序号。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如图 9-2中,件4螺钉、件8螺钉都有两个,但只编一个序号4和 (2)零件编号的形式(图9-8)它是由圆点、指引线、水平线或圆(均为细实线)及数 字组成。序号写在水平线上或小圆内。序号字高应比该图中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二号 指引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其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的部分不宜画圆 点,如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等,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一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如果是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9-8(b)。 指引线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且不要彼此相交,也不要过长。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要尽量不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可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折一次,如图9-8(c)。 图9-8 (3)序号编排方法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编号。 见图9-2、图9-3、图9-32 942明细栏和标题栏 在装配图的右下角必须设置标题栏和明细栏。明细栏位于标题栏的上方,并和标题栏紧 连在一起。图99所示的内容和格式可供学习作业中使用。 图9-9标题栏及明细栏格式 明细栏是装配体全部零件的目录,其序号填写的顺序要由下而上。如地位不够时,可移 至标题栏的左边继续编写(见图9-10) 图9-10
9.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 为了便于装配时看图查找零件,便于作生产准备和图样管理,必须对装配图中的零件进 行编号,并列出零件的明细栏。 9.4.1 零件序号 (1)一般规定 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都必须编写序号。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如图 9-2 中,件 4 螺钉、件 8 螺钉都有两个,但只编一个序号 4 和 8。 (2)零件编号的形式(图 9-8) 它是由圆点、指引线、水平线或圆(均为细实线)及数 字组成。序号写在水平线上或小圆内。序号字高应比该图中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二号。 指引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其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的部分不宜画圆 点,如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等,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一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如果是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 9-8(b)。 指引线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且不要彼此相交,也不要过长。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要尽量不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可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折一次,如图 9-8(c)。 图 9-8 (3)序号编排方法 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编号。 见图 9-2、图 9-3、图 9-32。 9.4.2 明细栏和标题栏 在装配图的右下角必须设置标题栏和明细栏。明细栏位于标题栏的上方,并和标题栏紧 连在一起。图 9-9 所示的内容和格式可供学习作业中使用。 图 9-9 标题栏及明细栏格式 明细栏是装配体全部零件的目录,其序号填写的顺序要由下而上。如地位不够时,可移 至标题栏的左边继续编写(见图 9-10)。 图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