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马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评试卷 七年级语文 二 题号 合计 (三)作文 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基础(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菜畦(wa)澎湃(pai) 嫉(ji)妒回环曲(qu)折 B、彷(ping)徨磐(pan)石蓦(mu)然叱咤(cha)风云 C、羸(lei)弱斫(zhuo)痕阴霾(mai)寒风砭 D、眼睑(jin)恍( huang)惚抽搐(chu)满目疮(cang)痍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2分) A、人声鼎沸荒草凄凄力挽狂澜五彩斑斓 B、妇孺皆知锲而不舍浑身解数挣脱羁绊 C、姗姗来迟迫不急待聊以自慰往直前 D、生意葱茏眼花瞭乱叽叽喳喳相得益彰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踊跃 (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告罄: 4、下面属于唐代诗人所写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5、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 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1页,共10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1 页,共 10 页 紫马中学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评试卷 七年级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作文 合计 (一) (二) (三) 得分 说明:1.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基础(30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菜畦.(wā) 澎湃.(pài) 嫉.(jì)妒 回环曲.(qǔ)折 B、彷.(páng)徨 磐.(pán)石 蓦.(mù)然 叱咤.(chà)风云 C、羸.(léi)弱 斫.(zhuó)痕 阴霾.(mái) 寒风砭.(biān)骨 D、眼睑.(jiǎn) 恍.(huáng)惚 抽搐.(chù) 满目疮.(cāng)痍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 分) ( ) A、人声鼎沸 荒草凄凄 力挽狂澜 五彩斑斓 B、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 C、姗姗来迟 迫不急待 聊以自慰 勇往直前 D、生意葱茏 眼花瞭乱 叽叽喳喳 相得益彰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踊跃: (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 40 摄氏度。告罄: 4、下面属于唐代诗人所写 ......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5、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 (1)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 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 操的诗句“ 为内容就很合适 (3)《木兰诗》中木兰奔赴战场和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分别 (4)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黄 河落天走东海, ”领略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我们与南朝 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 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 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 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 6、不同职业的人,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仿照下面例句,将另外三句话补 充完整。(3分) 例句:工人说:“时间就是产品。” 农民说: 教师说 医生说 7、阅读下面有关《童年》的读后感,回答问题。(6分) ①《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1914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三部。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幸酸的童年往事。③读了这本书, 使我深受感动。④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许多童年的故事。⑤《童年》是 曲感人肺腑为悲歌,更是一首对不屈者的赞歌。⑥这部小说使人在黑暗 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 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1)语段中第一句话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应将改为。(1分) (2)语段中第二句有一个错别字,应把改为。(1分) (3)文中后四句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第句,改为 B、第句,改为 8、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2页,共10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2 页,共 10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 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为内容就很合适。 (3)《木兰诗》中木兰奔赴战场和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分别 是 , 和 , 。 (4)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黄 河落天走东海, ”领略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我们与南朝 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 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 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 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 6、不同职业的人,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仿照下面例句,将另外三句话补 充完整。(3 分) 例句:工人说:“时间就是产品。” 农民说: 教师说: 医生说: 7、阅读下面有关《童年》的读后感,回答问题。(6 分) ①《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 1914 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 第三部。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幸酸的童年往事。③读了这本书, 使我深受感动。④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许多童年的故事。⑤《童年》是 一曲感人肺腑为悲歌,更是一首对不屈者的赞歌。⑥这部小说使人在黑暗 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 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1)语段中第一句话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应将 改为 。(1 分) (2)语段中第二句有一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1 分) (3)文中后四句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A、第 句 ,改为 B、第 句 ,改为 8、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 360 名初中生“追
星对象”的调査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 后面的问题。(4分) 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名人(36人) 艺术之星(40人)(125%实力派影视歌星(90人) 偶像派影视歌星(194人) (1)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 阅读(40分) (一)口技(13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 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 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障 团坐 少顷 10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会宾客大宴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中 C、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D、满座寂然 1l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2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3分) 13.在第二自然段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分)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3页,共10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3 页,共 10 页 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 后面的问题。(4 分) (1)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 二、阅读(40 分) (一)口技 (13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 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 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分) 宴. 障. 团坐.. 少顷.. 10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会宾客大宴 B、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中 C、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D、满座寂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2.文章中的哪些词语可以写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3 分) 13.在第二自然段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 分)
(二)节选《斑羚飞渡》(14分) 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 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 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 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 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 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 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 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 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 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 最髙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 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 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 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 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 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 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 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已够 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 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 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 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 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 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 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 老斑羚调换位置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4页,共10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4 页,共 10 页 (二)节选《斑羚飞渡》(14 分) 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 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 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 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 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 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 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 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 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 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 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 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 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 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 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 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 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 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已够 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 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 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 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 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 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 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 老斑羚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 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 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 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 地走向死亡。 14.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什么?(3分) 15.画线句采用了什么句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3分) 17.为了族群的生存而甘愿牺牲自己,自然界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你从这 个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三)题目 (12分) ①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 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 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 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 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通过人造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 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 遍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 的移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了伊东的位置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5页,共10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 5 页,共 10 页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 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 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 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 地走向死亡。 14.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什么?(3 分) 15.画线句采用了什么句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6.文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3 分) 17.为了族群的生存而甘愿牺牲自己,自然界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你从这 个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 分) (三) 题目: (12 分) ①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 界仅地震一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 45 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 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 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 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③通过人造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 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 遍升高。例如,1984 年 3 月 19 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 的移动。如 1989 年 7 月 11 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了伊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