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份教学质量 调研试题 基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 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了多子多 孙,还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_立于梅枝之上 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惩 反而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 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祈求好运庇护, 希冀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 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避粗俗成②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 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 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敛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命运的怜惜和对黑 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 cheng)冀(yi)敛(lian) B.惩( cheng)冀(j)敛(lian) C.惩( cheng)冀(yi)敛(lin) D.惩( cheng)冀(j)敛(lidn) (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2分) (zhu) 惩(jie) (3)对文中画线字笔顺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B.“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三笔 是竖 C.“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D.“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三笔 是竖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典雅②含蓄③惊慌失措 B.①典雅②含蓄③孤苦伶仃 C.①含蓄②典雅③惊慌失措 D.①含蓄②典雅③孤苦伶仃 (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 (2分)
1 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2 月份教学质量 调研试题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下列各题。 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 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了多子多 孙,还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zhù) 立于梅枝之上, 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惩. (jiè) ,反而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 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祈求好运庇护, 希冀.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 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避粗俗成②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 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 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敛.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命运的怜惜和对黑 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惩(chéng) 冀(yì) 敛(liǎn) B. 惩(chéng) 冀(jì) 敛(liǎn) C. 惩(chěng) 冀(yì) 敛(liàn) D. 惩(chěng) 冀(jì) 敛(liàn) (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2 分) (zhù) 立 惩.(jiè) (3)对文中画线字笔顺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 B. “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三笔 是竖 C. “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 D. “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三笔 是竖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①典雅 ②含蓄 ③惊慌失措 B. ①典雅 ②含蓄 ③孤苦伶仃 C. ①含蓄 ②典雅 ③惊慌失措 D. ①含蓄 ②典雅 ③孤苦伶仃 (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 ...谐音文化的一项是 (2 分)
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B.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 C.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 D.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 2.(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颜勤礼碑》 中的一部分,下面对这一书法作品的点评,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楷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 B.楷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 C.行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 D.行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 (2)《颜勤礼碑》中“讷言敏行”这一成语,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比如成语“ ”就出自《论 语》中 的 ”。(2分) 曾胤 頗訥山 工言 笑敏茂 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阅读以下图文,请将这些人物分 别填写在下面每张图后文字空白处的横线上。(4分)
2 A. 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B. 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 “4”。 C.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 D. 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 愿。 2.(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颜勤礼碑》 中的一部分,下面对这一书法作品的点评,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楷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 B. 楷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 C. 行书,俊秀流畅 ,遒劲奔放。 D. 行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 (2)《颜勤礼碑》中“讷言敏行”这一成语,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比如成语“ ”就出自《论 语》中 的“ ”。(2 分) 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阅读以下图文,请将这些人物分 别填写在下面每张图后文字空白处的横线上。(4 分)
一到夏天,睡觉时(1)又伸开两脚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 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 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 呢,也不闻。 有些蹊跷,一看,(2) 就站在我背后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 打旋子,看谁旋得多。(3) 就从旁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第二天,(4)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 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 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 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 不要旋……。”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但有时也不得不请高手帮忙。回忆你《西游记》中 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读书卡片的另外两条情节概要。(2分)
3 一到夏天,睡觉时(1) 又伸开两脚 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 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 呢,也不闻。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 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 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 有些蹊跷,一看,(2) 就站在我背后。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 打旋子,看谁旋得多。(3) 就从旁 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 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 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 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 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 不要旋……。”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 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4) 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 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但有时也不得不请高手帮忙。回忆你《西游记》中 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读书卡片的另外两条情节概要。(2 分)
读书卡片 阅读名著:《西游记 研究专题:谁帮助过孙悟空 情节概要:①观音菩萨帮孙悟空降服了红孩儿妖 古诗文理解(22分) 5.古诗默写(8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 (4)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5)家国兴亡自有时, (罗隐《西施》)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次北固山》中表现王湾思乡情怀的句子: 6.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6分) (1)俄而雪骤: (2)相委而去 (3)人不堪其忧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非学无以匚才:(6)淫慢则不能励精: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甲】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乙】 天津弋人(捕鸟人)得一鸿(雁).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 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 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 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4 读书卡片 阅读名著:《西游记》 研究专题:谁帮助过孙悟空 情节概要:①观音菩萨帮孙悟空降服了红孩儿妖 ② ③ 二、古诗文理解(22 分) 5. 古诗默写(8 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 (4)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5)家国兴亡自有时, 。(罗隐《西施》) (6)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7)《次北固山》中表现王湾思乡情怀的句子: ? 。 6.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6 分) (1)俄而雪骤: (2)相委而去: (3)人不堪其忧: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非学无以广才: (6)淫慢则不能励精: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 分)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乙】 天津弋人(捕鸟人)得一鸿(雁).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 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 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 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1)“从”字甲骨文字形如图1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 义有“顺从”“听从”等。 【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 (2)“集”字甲骨文字形如图2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 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 m 图1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 ②弋人早出,则鸿已至 翻译 (4)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可看出狼的 (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 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 ”。(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 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现代文阅读(18分)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 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 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 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 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室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 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 也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 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 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 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
5 (1)“从”字甲骨文字形如图 1 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 义有“顺从”“听从”等。 【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 。 (2)“集”字甲骨文字形如图 2 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 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乙】文中 “ 既而集其足下 ” 的 “ 集 ” 意思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 ②弋人早出,则鸿已至 翻译: (4)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可看出狼的 (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 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 ”。(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 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18 分) 幸福的篮子 ①有段时间,我极度抑郁,几乎不能自拔。我怀疑一切,对一切都不满意。我想逃 避这个世界,我甚至怀疑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幸福”这个词语。 ②那天,我觉得内心堵得慌,沉沉地好像失去了什么,忧郁与悲伤主宰了我整个的 情绪。于是,我去公园散步,想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舒散一下内心的忧郁。走在公园的 小路上,风很大,树叶沙沙,满地黄叶,到处笼罩一种沉闷而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到满 目凄凉。 ③我承受不住这种窒息般的忧郁,于是,我逃离这条小路。登上山坡,在一个金黄 色的小亭子下,找个空位子坐下,我拿出随身带的那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飞针走线 地绣起花来。绣花是我那时打发时光的唯一方式,我渴望在一针一线中,能将我的生活 缝起来,能将我的生命打包并严严实实地裹起来。时光在穿针引线中溜走,直至夕阳拉 长了我的影子,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我内心的忧郁一点也没有减少,于是我准备回 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④“如果你不急着走的话,我可以坐在这儿跟你聊聊吗?”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