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2学时 前言 1.抗体( antibody,Ab) ①概念: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 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②存在部位:血清、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将抗体介导的 免疫称为体液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或免疫血清。 ③电泳区带:大部分在Y区带,故曾有Y球蛋白(或丙种球 蛋白)之称。 2.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 蛋白。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了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 实有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Ig,但Ig并非 都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 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由二硫键相连的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其中两条分 子量较大的链,称为重链;两条分子量较小的链,称为轻链。 (一)重链与轻链 1.重链( heavy chain,H链) 2.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5~75kD 根据Ig重链抗原性的差异,Ig可分为五类,即I IgA、IgD、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称为γ、μ、a、δ及ε链 2轻链( light chain,L链)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2 学时 前言 1.抗体(antibody,Ab) ①概念:B 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 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②存在部位:血清、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将抗体介导的 免疫称为体液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或免疫血清。 ③电泳区带:大部分在γ区带,故曾有γ球蛋白(或丙种球 蛋白)之称。 2.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 蛋白。 Ig 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了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 实有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 Ig,但 Ig 并非 都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 织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构成 B 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由二硫键相连的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其中两条分 子量较大的链,称为重链;两条分子量较小的链,称为轻链。 (一)重链与轻链 1. 重链(heavy chain,H 链) 2. 450~550 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 55~75kD。 根据 Ig 重链抗原性的差异,Ig 可分为五类,即 IgG、IgM、 IgA、IgD、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称为γ、μ、α、δ及ε链。 2.轻链(light chain,L 链)
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5kD。 根据轻链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κ、λ两型。各类Ig的轻链均 有K型或λ型(正常人血清Ig的Kλ约为2:1)。 天然的Ig单体中,两条重链同类,两条轻链同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V区) 近N端的1/2L链和1/4(或1/5)H链,氨基酸的组成及序 列变化较大,而得名。 (1)超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HVR) 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L链有3个,H链有3个。 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 性决定区(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 不同Ig分子在超变区结构上各自具有独特的氨基酸排序和 构型特点,也称为Ig分子的独特型或独特型决定簇。 超变区、互补性决定区和独特型决定簇指的是Ig分子中的同 一结构部位,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而已。 (2)骨架区( framework region,FR) Ig分子V区超变区之外的部位,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 守 作用:主要是稳定CDR的空间构型,以利 i gCR与抗原表位 精细的特异性结合 2.恒定区( constant region,C区) 近C端的1/2L链及3/4(或4/5)H链,氨基酸组成在同 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 即:同一种属的个体,所产生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 其C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免疫原性相同,但V 区各异。如抗人IgG、抗人IgM。 (三)其他结构 1.J链( jioning chain,J链)由浆细胞合成
约由 214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 25kD。 根据轻链抗原性的不同,分为κ、λ两型。各类 Ig 的轻链均 有κ型或λ型(正常人血清 Ig 的κλ约为 2∶1)。 天然的 Ig 单体中,两条重链同类,两条轻链同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 区) 近 N 端的 1/2 L 链和 1/4(或 1/5)H 链,氨基酸的组成及序 列变化较大,而得名。 ⑴ 超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V 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L 链有 3 个,H 链有 3 个。 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 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 不同 Ig 分子在超变区结构上各自具有独特的氨基酸排序和 构型特点,也称为 Ig 分子的独特型或独特型决定簇。 超变区、互补性决定区和独特型决定簇指的是 Ig 分子中的同 一结构部位,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而已。 ⑵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 Ig 分子 V 区超变区之外的部位,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 守。 作用:主要是稳定 CDR 的空间构型,以利 IgCDR 与抗原表位 精细的特异性结合。 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 区) 近 C 端的 1/2 L 链及 3/4(或 4/5)H 链,氨基酸组成在同一 物种的同一类 Ig 中相对稳定。 即:同一种属的个体,所产生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 Ig, 其 C 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免疫原性相同,但 V 区各异。如抗人 IgG、抗人 IgM。 (三)其他结构 1.J 链(jioning chain,J 链) 由浆细胞合成
主要作用:在H链的羧基端将Ig单体连接成双体或多聚体, 起稳定多聚体结构及参与体内运转的作用。 2.分泌片( secretory piece,SP)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是分泌型IgA(SIgA)的结构成分。 作用:保护SIgA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的降解作用和介导 多聚IgA向粘膜上皮外主动输送的作用。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04学时 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并经两个反向平 行的β一片层折叠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球形单位,称为Ig的功 能区或结构域 (一)功能区的名称 L链:ⅥL、CL H链:CH1l、CH2、CH3、CH4(IsM和IgE有) (二)功能区的功能 1.Ⅵ、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共同构成凹槽或口袋状空 间结构供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2.CH、CL具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 3.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点:与I 通过胎盘有关 4.CH3/CH4具有多种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不同的Ig在 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三)绞链区( hinge region) 位于(H~CB2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易伸展弯 作用:1.弯曲利于V区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合 2使Ig分子发生“F““Y”的构型改变,暴露补体 结合位点。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主要作用:在 H 链的羧基端将 Ig 单体连接成双体或多聚体, 起稳定多聚体结构及参与体内运转的作用。 2.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是分泌型 IgA(S IgA)的结构成分。 作用:保护 S IgA 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的降解作用和介导 多聚 IgA 向粘膜上皮外主动输送的作用。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0.4 学时 约由 110 个氨基酸组成。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并经两个反向平 行的β-片层折叠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球形单位,称为 Ig 的功 能区或结构域。 (一)功能区的名称 L 链:VL、CL H 链:CH1、CH2、CH3、CH4(IgM 和 IgE 有) (二)功能区的功能 1.VL、VH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共同构成凹槽或口袋状空 间结构供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2.CH、CL 具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 3.IgG 的 CH2 和 IgM 的 CH3 具有补体 C1q 的结合点;与 IgG 通过胎盘有关。 4.CH3/CH4 具有多种细胞 Fc 受体结合的功能,不同的 Ig 在 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三)绞链区(hinge region) 位于 CH1~CH2 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易伸展弯 曲。 作用:1.弯曲利于 V 区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合 2.使 Ig 分子发生“T ”“Y”的构型改变,暴露补体 结合位点。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木瓜蛋白酶水解IgC 二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段 ( fragment of antigen-bind ing, Fab E) 一个可结晶片段 (crystallizable fragment, Fc E Fab段保留了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Fc段保留了重链的抗 原性和Ig相应功能区的生物学活性。 (二)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胃蛋白酶水解IgG L 个与抗原双价结合的F(ab)2段 小分子多肽碎片(pFc‘) (无生物学活性) (三)意义 1.有利于阐明Ig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2.有利于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纯化,避免超敏反应的发生。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Ig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不均一性 可表现为:(三方面) 1.不同抗原表位诱生不同类型的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 同,其重、轻链类型有差异 2.不同抗原表位诱生的同一类型的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 不同; 3.同一抗原表位诱生不同类型的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相 同,但重、轻链类型不同。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一)类 五类 (二)亚类依同一类Ig其H链的抗原性和二硫键数目和 位置不同分 (三)型 两型 (四)亚型同一型Ig中依其L链C区N端氨基酸排列
木瓜蛋白酶水解 IgG 二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段 (fragment of antigen-binding,Fab 段) 一个可结晶片段 (crystalizable fragment,Fc 段) Fab 段保留了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Fc 段保留了重链的抗 原性和 Ig 相应功能区的生物学活性。 (二)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胃蛋白酶水解 IgG 一个与抗原双价结合的 F(ab’)2段 小分子多肽碎片(pFc‘) (无生物学活性) (三)意义 1.有利于阐明 Ig 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2.有利于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纯化,避免超敏反应的发生。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Ig 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不均一性 可表现为:(三方面) 1. 不同抗原表位诱生不同类型的 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 同,其重、轻链类型有差异; 2. 不同抗原表位诱生的同一类型的 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 不同; 3. 同一抗原表位诱生不同类型的 Ig,其识别抗原的特异性相 同,但重、轻链类型不同。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一)类 五类 (二)亚类 依同一类 Ig 其 H 链的抗原性和二硫键数目和 位置不同分 (三)型 两型 (四)亚型 同一型 Ig 中依其 L 链 C 区 N 端氨基酸排列
的差异分 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一—lg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抗原诱生出多样性的抗体(Ig)。 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Ig的血清型难点 (一)同种型( Isotype) 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Ig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 志,存在于Ig的C区 如某人的IgG→免疫羊 产生羊抗人IgG抗体 结合 所有人类IgG 根据C区抗原性的不同,可将人类Ig分为类、亚类、型和亚 型。 (二)同种异型( alltype) 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间的Ig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 个体型标志,存在于Ig的C区和V区。 这是因为个体间某些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不同,故编码表达 有细微不同,称同种异型决定簇。 此种决定簇存在于同一种属某些成员的CH或CL上。故人类 的IgGl~IgG4、IgA2和κ链有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 idiotype) 同一个体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V区的抗原特异性各 不相同,其ⅤHVL超变区各自具备的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结构,称 为抗体的独特型 Ig的独特型表位可在异种、同种异体及自身体内诱 导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抗独特型抗体。 第三节IgV区的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特异性是由IgV区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型所决定。抗体与 抗原之间的总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Ig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V区的CDR在识别和结合特异
的差异分 二、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Ig 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抗原诱生出多样性的抗体(Ig)。 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Ig 的血清型 难点 (一)同种型(isotype) 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 Ig 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 志,存在于 Ig 的 C 区。 如某人的 IgG 免疫羊 产生羊抗人 IgG 抗体 结合 所有人类 IgG 根据 C 区抗原性的不同,可将人类 Ig 分为类、亚类、型和亚 型。 (二)同种异型(alltype) 同一种属内不同个体间的 Ig 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为 个体型标志,存在于 Ig 的 C 区和 V 区。 这是因为个体间某些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不同,故编码表达 有细微不同,称同种异型决定簇。 此种决定簇存在于同一种属某些成员的 CH 或 CL 上。故人类 的 IgG1~IgG4、IgA2 和κ链有同种异型。 (三)独特型(idiotype) 同一个体体内不同 B 细胞克隆产生的 IgV 区的抗原特异性各 不相同,其 VH/VL 超变区各自具备的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结构,称 为抗体的独特型。 Ig 的独特型表位可在异种、同种异体及自身体内诱 导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抗独特型抗体。 第三节 IgV 区的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特异性是由 Ig V 区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型所决定。抗体与 抗原之间的总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Ig 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V 区的 CDR 在识别和结合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