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17) 基础题。(本部分4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酌量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昊英案,最近,废除死刑 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如果 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人道路以目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少杀、慎 杀”的观点已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 受,不再被视为天方夜谭。 A.热议B.遥不可及C.道路以目D.天方夜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 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 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 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 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B③①⑤②④⑥C②③⑥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两道翻译题。(每题4分,共8分)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③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
1 2013 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17) 一、基础题。(本部分 4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酌.量 砾.石/沥.青路 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 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如果 说几年前,废除死刑的观点还被人道路以目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少杀、慎 杀”的观点已陆续成为各地法院在实践中遵循的原则,也在民众层面被逐步接 受,不再被视为天方夜谭。 A.热议 B.遥不可及 C.道路以目 D.天方夜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 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 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 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 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 21 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 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⑤②④⑥ C.②③⑥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两道翻译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
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汲黯(人名)日:"大将军尊 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日:“夫以大将军揖客,反不重邪!卫青闻,愈贤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 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 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译文: (2)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④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 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 答
2 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汲黯(人名)曰:“大将军尊 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卫青闻,愈贤黯, 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 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 /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 分) 译文: (2)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 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 分) 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 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3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 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 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 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 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 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 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 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岀现 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 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 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部分放大挪到苏 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 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 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干年的土"。中国古 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
3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 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 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 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 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 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 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 “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 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 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 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 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 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 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 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
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 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 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 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 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 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 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 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 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 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 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 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 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 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 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 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 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 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4 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 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 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 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 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 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 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 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 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 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 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 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 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 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 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 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 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 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改) 78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第7题5分,选对一个 选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多选不给分。第8题3分) 7、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 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D.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 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8、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 造的“土房子”。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9、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闪光 (4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2 7 序号答案 五、默写:(10分)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而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 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
5 (选自《新华文摘》2007 年第 1—5 期,有删改) 7-8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第 7 题 5 分,选对一个 选项得 2 分,两项全对得 5 分,多选不给分。第 8 题 3 分) 7、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 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D.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 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8、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 造的“土房子”。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9、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闪光 点”。 (4 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序 号 1 2 3 4 7 8 答 案 五、默写:(10 分)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 2、而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 观, ; ,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