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6.1.1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通过延长结构周期来减小地震力,必然伴随着结构位移的增大可能会造成结构设计上的困难。周期延长阳尼减少周期T图6.2位移反应谱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 1. 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通过延长结构周期来减小地震力,必然伴随着结构位移 的增大可能会造成结构设计上的困难
6.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6.1.1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另外一方面,结构中引人阻尼装置,以增加结构的阻尼来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位移,附带地还可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加速度。此外,由于结构较柔,在正常使用荷载(如风荷载、车辆制动力等)作用下,结构可能会发生过大变形,因此必须保证正常使用荷载所需要的刚度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 1. 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另外一方面,结构中引人阻尼装置,以增加结构的 阻尼来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位移,附 带地还可以减小结构的振动加速度。 此外,由于结构较柔,在正常使用荷载(如风荷 载、车 辆制动力等)作用下,结构可能会发生过大变形,因此必 须保证正常使用荷载所需要的刚度
6.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6.1.1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概括起来,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有三条:①采用柔性支承延长结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反应;②采用阻尼器式能量耗散元件,限制结构位移③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 1. 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概括起来,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有三条: ①采用柔性支承延长结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②采用阻尼器式能量耗散元件,限制结构位移; ③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6.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6.1.2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1)延性抗震容许很大的地震能量从地面传递到结构的重要构件上,设计考虑的是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的能力;减隔震技术要大大减小传递到结构重要构件上的地震能量,而将这一地震能量转移到减隔震装置上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 1. 2 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 (1) 延性抗震容许很大的地震能量从地面传递到结构的 重要构件上,设计考虑的是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的 能力; 减隔震技术要大大减小传递到结构重要构件上的地震 能量,而将这一地震能量转移到减隔震装置上
6.1.减隔震技术的原理6.1.2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2)延性抗震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震后的修复工作比较麻烦并增而减隔震技术通过设置减隔震装置来延长周期,大阻尼以耗散能量。因此,可以避免结构构件的损伤而减隔震装置发生损伤时,替换比较简单
6.1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6. 1. 2 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 (2)延性抗震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震后的修 复工作比较麻烦。 而减隔震技术通过设置减隔震装置来延长周期,并增 大阻尼以耗散能量。因此,可以避免结构构件的损伤, 而减隔震装置发生损伤时,替换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