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基础课 《自然辩证法》教案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基础课 《自然辩证法》 教案
第一讲 授课时间第3周第1、2/3、4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 课 其他口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学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把握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把握科学技术学的概念 理解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学的概念关系 2、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历史逻辑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基本内容 及时间设计 讲授法、多媒体 自然辩证法的涵义 (一)来源: “自然辩证法”一词来源于恩格斯未竞著作《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手稿。 (二)定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 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规律。是马克思 10 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 总结
第一讲 授课时间 第 3 周 第 1、2 / 3、4 节 课次 1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学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把握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把握科学技术学的概念 理解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学的概念关系 2、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历史逻辑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及时间设计 一、自然辩证法的涵义 (一) 来源: “自然辩证法”一词来源于恩格斯未竟著作《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手稿。 (二)定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 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规律。是马克思 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 总结。 讲授法 、多媒体 5 10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 2、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3、科学(认识自然)和技术(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20 4、科技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 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 15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1、实证方法: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 础: 2、哲学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对实证科学的研究成果进 行总结与 10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经典创立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经典发展期:列宁开创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新篇 音 (三)科学哲学时期 (四)科学技术学时期
二、 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 2、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3、科学(认识自然)和技术(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4、科技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 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1、实证方法: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 础; 2、哲学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对实证科学的研究成果进 行总结与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经典创立期—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经典发展期:列宁开创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新篇 章 (三)科学哲学时期 (四)科学技术学时期 20 15 10 15
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运动,哲学指导科 学研究 (二)工业化时期 (三)1980年代 (四)1990年代 (五)新世纪时期 作业、习题、思考题、辅导等: 1、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3、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发展脉络? 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论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历史发展进程
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运动,哲学指导科 学研究 (二)工业化时期 (三)1980 年代 (四)1990 年代 (五)新世纪时期 10 作业、习题、思考题、辅导等: 1、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3、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发展脉络? 课后小结: 本节课主要论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历史发展进程
板书设计: 第一讲自然辩证法概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涵义 (一)来源 (二)定义: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经典创立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经典发展期:列宁开创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新篇章 (三)科学哲学时期 (四)科学技术学时期 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运动,哲学指导科学研究 (二)工业化时期 (三)1980年代 (四)1990年代 (五)新世纪时期 参考教材和文献资料 教材: 易显飞、刘明,《科学技术学导论一一自然辩证法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欧庭高、蒋美仕、易显飞,《自然辩证法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板书设计: 第一讲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涵义 (一) 来源: (二)定义: 二、 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经典创立期—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经典发展期:列宁开创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新篇章 (三)科学哲学时期 (四)科学技术学时期 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运动,哲学指导科学研究 (二)工业化时期 (三)1980 年代 (四)1990 年代 (五)新世纪时期 参考教材和文献资料 教材: 易显飞、刘明,《科学技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欧庭高、蒋美仕、易显飞,《自然辩证法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