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 受力阶段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主要特点 习称 未裂阶段 带裂缝工作阶段 破坏阶段 外观特征 没有裂缝,挠度很小 有裂缝,挠度还不钢筋屈服,裂缝宽,挠度 明显 大 弯矩一截面曲率 大致成直线 曲线 接近水平的曲线 受压区 直线 受压区高度减小 受压区高度进一步减小 混凝土应力图形 混凝土压应力图形混凝土压应力图形为较丰 为上升段的曲线, 满的曲线;后期为有上升 应力峰值在受压区段与下降段的曲线,应力 边缘 峰值不在受压区边缘而在 边缘的内侧 受拉区 前期为直线,后期为有大部分退出工作 绝大部分退出工作 上升段的曲线,应力峰 值不在受拉区边缘 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0<20~30kN/mm?2 20~ 30kN/m2os° 与设计计算的联系 L2阶段用于抗裂验算 用于裂缝宽度及变ⅢL阶段用于正截面受弯 形验算 承载力计算
受力阶段 主要特点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习 称 未裂阶段 带裂缝工作阶段 破坏阶段 外观特征 没有裂缝,挠度很小 有裂缝,挠度还不 明显 钢筋屈服,裂缝宽,挠度 大 弯矩—截面曲率 大致成直线 曲线 接近水平的曲线 混 凝 土 应 力 图 形 受压区 直线 受压区高度减小, 混凝土压应力图形 为上升段的曲线, 应力峰值在受压区 边缘 受压区高度进一步减小, 混凝土压应力图形为较丰 满的曲线;后期为有上升 段与下降段的曲线,应力 峰值不在受压区边缘而在 边缘的内侧 受拉区 前期为直线,后期为有 上升段的曲线,应力峰 值不在受拉区边缘 大部分退出工作 绝大部分退出工作 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20~30kN/mm2 20~ 30kN/mm2<σs<fy 0 σs=fy 0 与设计计算的联系 Ia阶段用于抗裂验算 用于裂缝宽度及变 形验算 Ⅲa阶段用于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计算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
4.2.2试验研究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1)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I阶段:从加载至混凝土开裂,弯矩从零增至开 裂弯矩M,该阶段结束的标志是混凝土拉应变增至混凝 土极限拉应变,而并非混凝土应力增至f。第I阶段末是混 凝土构件抗裂验算的依据。 2)第Ⅱ阶段:弯矩由M增至钢筋屈服时的弯矩M ,该阶段结束的标志是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该阶段混 凝士带裂缝工作,第Ⅱ阶段末是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 算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3)第Ⅲ阶段:弯矩由M增至极限弯矩M,该阶昌 束的标志是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非均匀受压时的极限压 应变,而并非混凝土的应力达到其极限压应力。第Ⅲ阶 段末是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设计的依据
4.2.2 试验研究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1)第Ι阶段:从加载至混凝土开裂,弯矩从零增至开 裂弯矩Mcr,该阶段结束的标志是混凝土拉应变增至混凝 土极限拉应变,而并非混凝土应力增至f t。第Ι阶段末是混 凝土构件抗裂验算的依据。 2)第Ⅱ阶段:弯矩由Mcr增至钢筋屈服时的弯矩 My ,该阶段结束的标志是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该阶段混 凝土带裂缝工作,第Ⅱ阶段末是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 算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3)第Ⅲ阶段:弯矩由My增至极限弯矩Mu,该阶段结 束的标志是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非均匀受压时的极限压 应变,而并非混凝土的应力达到其极限压应力。第Ⅲ阶 段末是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设计的依据。 (1)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