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3 则为94.3%,感光材料为170.9%,医药为241.4%。日本经济计划厅1975年发表的经济 白皮书,曾对国民经济中有关工业经济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的(技术密集度)相关联系 作了综合图解(图12),从中也可看出精细化工、化学工业和其他工业间资本与技术密集 度的相对关系。 医药/合成洗涤剂、涂料 其他化工 成套设备 机械制造 电气机 化学肥料 精密机 有色金属 长 作铁加工资消费型 材料工业 纤维工业 木材、木制品 建筑机具 10152030508010015020030040050010001700 资本密集度 2资本密集度与技术密集度关联图 精细化工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而精细化率也在相当大程度上 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及综合技术水平,以及化学工业集约化的程度。据统计,美国 20世纪70年代精细化率为40%,80年代增至45%,目前己超过53%。原联邦德国,现已 达到56%。日本最高为57%。2000年发达国家精细化率增至60%~65% 美国尽管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且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不大,但在20世纪70年代 就开始重视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许多化工公司纷纷调整化工产品结构,加快精细化的步 伐。例如 DuPont公司为了发展精细化工,关闭了在国外的纤维企业,购买了 Conoco Chemicals公司,并决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 Dow Chemicals公司也决定把发展重点转向精 细化工,并准备在较短时间内将精细化工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美国精细化工的年平均 增长率达到12%,大大超过化学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精细化率达到50%以上。日本 1987年某些精细化工产品的年平均增产率为:感光材料,12%;医药,9.1%;有机化工产 品,5,8%;石油芳香烃与煤焦油产品,6.4%;塑料,6.4%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精细化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其精细化率已由1990年的25%提 高至1995年的32%。“九五”及“十五”期间,精细化工一直是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 重点之一。其主要战略是通过明确发展方向、瞄准主要市场、加强研究开发、提高竞争能 力、扩大对外开放,把我国精细化工率提高至40%~45%。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工业国家 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究其根源,除工业基础及结构跟不上发展之外,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 研究成果的工程化转化力量薄弱是其重要原因之 江苏省是个化工大省,特别是精细化工有长足的发展,又高瞻远瞩地率先在全国提出医 药、农药、兽药(三药)工程。表1-1是2002年江苏省石油与化学工业产业销售额及全国
4L药物中间体化学 排名情况。在全国统计的18个行业中,江苏省占第一的有6个行业,几乎都是精细化工产 品,特别农药排在第一位。 表1-12002年江苏省石油与化学工业产业销售额及全国排名情况 序号行业202年销售额亿元全国挂名序号行业2002年销售额/亿元全国摔名 农药制造业 117.66 挂名第 4化学试剂制造业 100.01 排名第 2颜料制造业 排名第一5烧碱制造业 36.014 排名第 合成橡胶制造 挂名第一6磷肥制造业 排名第一 医药、农药、兽药及其中间体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典型的精细化工产品。它具备精细化 品的一切特征,它具有很高的技术密集度及资本密集度,对精细化工率的提升有极特殊的 贡献。这也就是世界各国集巨额资金·聘高智商人才·高强度而深入地投向医药、农药、兽 药及其中间体研发、孵化、转化直至形成产品、商品的重要原因。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 投入且激烈竞争的焦点。 1.3药物中间体国外研究现状 1.3.1医药中间体国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包含有机医药中间体行业的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 个国家化工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近20年来,全世界制药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到20 世纪90年代末期,世界药品市场规模已达2560亿美元/年左右。近十年来虽然生物技术和 基因医药作为一枝新秀在不断发展,重要成药也在不断为人们接受,但是,目前以石油化工 产品为原料,经过一系列中间体和化学反应合成的化学药品仍占绝对的优势而据主导地位 因此,与之相配套的有机医药中间体的研制和开发工作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2002年世界医药工业销售额首次突破40亿美元,比2001年(3642亿美元)增长了 8%。其中药品销售额达2700亿美元9~12。 在世界各大医药市场,北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其销售额占世界总销售额的 51%,其次为欧洲占25%,再次为日本占12%,表1-2为2002年世界各大医药市场的医药 销售额 表122002年世界各大医药市场的销售额 202年销售占全球总销比上年增 地区 2002年销售占全球总销比上年增 额/亿美元售额比例/%长率/% 额/亿美元售额比例/%长率 2036 512亚洲除日本)316 1019 25 非洲和大洋洲 拉丁美洲 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可以概括为:高技术、高速度、高集中。其中主要特征体现在 下面几个方面 ①新药层出不穷,品种更新加快。如喹诺酮酸类抗菌药,近30年来,已化学合成了 2000多个化合物并进行抗菌筛选。1962~1969年间研究开发成功的有:萘啶酸( Nalidixic acid)、哋喹酸( Oxalinic acid)和吡咯酸( Piromidic acid)等。1970~1977年间便被氟甲喹 ( Flumequine)和吡哌酸( Pipemidic acid)所取代。1978年以来出现氟喹诺酮酸类,成为第
绪论5 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Ciprofloxacin)、洛美沙星(洛美氟哌酸 Lomefloxacin,Ny-198)和氧氟沙星(氟嗪酸, Ofloxacin)等。它们的抗菌谱广,活性更 强,疗效可以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相媲美 ②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小。近年来世界GDP的增长在 1%~2%左右,而医药市场却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率,药品需求弹性较小,因此受 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预计今后5年中医药工业仍将以年均7%~8%的速率增长,其中发 展最快的地区是北美、中东、澳大利亚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和南亚。 ③新药创制的难度愈来愈大,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愈来愈高,使研 究开发的投资剧增。同时,新药研究开发是长期的、连续性的;且有极大的风险性。要适应 在高技术领域竞争,就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额的百 分比(C/A≈6.3%,C/B≈17.7%)超过了营业额利润率(D/A≈5.2%),其中A代表总 营业额;B代表医药品营业额;C代表研究开发费;D代表总利润额。 根据2001年全球排名前15家医药公司的财务情况分析,在企业销售额中各项费用所占 比例为:生产成本31.11%,研发费用13.27%,销售、管理和其他费用30.69%,税金 7.18%,利润17.67%。 在这15家企业中,居第一位的默克公司,其2001年销售额达403亿美元,利润在销售 额中的比例为15.26%。1999~2001年3年平均16.72%。居第二位的辉瑞公司,销售额为 296亿美元,利润在销售额中的比例为24.14%。1999~2001年3年平均18.35%,如此大 的销售额,每年能保持15%以上的营业利润率,研发费用保持10%以上。由此可见,医药 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 预计到21世纪初期,世界上销售额领先的10种药品如表1-3所示,各国均投入大量研 发费用。倾注大量人力对这10种药品及中间品的新工艺、新路线攻关,具有十分广阔的市 场前景。 表1-321世纪销售额领先的10种药品 产品名称 年销售额/亿美元 伐他汀 Lipitor③)辉瑞 降血脂药 西伐他汀 默克 降血脂药 氯雷地定 先令-葆雅 41.6 抗组胺药 氨氯地平 心血管药物 奥美拉唑 可斯特拉捷利康 抗溃疡药 西地那非 35.0 氟西汀 礼来 34.9 抗抑郁药 普伐他汀 百时美施贵宝 降血脂药 兰索拉唑 TAP Holdings 抗溃疡药 多巴胺受体阻滞药,精神分裂治疗剂 同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长期使用一种药品会产生抗药性,因而要求药品要不断更 新换代。另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疾病不断被发现,也要求治疗的药品发展跟 上其步伐,比如1981年首次报道发现了艾滋病后,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对治疗艾滋 病的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方兴未艾。 ④制药工业作为一个高技术行业,需要高知识含量。各国制药工业企业都在不断加强 其研究队伍的实力。如美国制药企业中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达15%,其中获得博士、硕士
6L药物中间体化学 学位的占科研人员的26.7 他们都采取科研、生产(包括原料药与制剂)、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和规模生产 他们还着眼于未来,对于有希望成为大宗品种的药品,如萘普生哌嗪酸( Piproxen)、雷尼 替丁( Ranitidine)等,在其专利保护期将满之前,竞相寻找合作者,开发新技术路线和新 生产工艺,发展生产、降低成本,扩大销售,以更有利于参加国际竞争。 ⑤巨型企业增多。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通过兼并,壮大其经济实力和开发研究能力 以占领市场,力求进入最佳规模。以法国为例,1950年有制药企业1960个,1970年有880 个,1980年有392个,1989年减少至358个。又如199年的10个月内日本制药公司的兼 并事件就发生36起,而1979~1989年的10年间总共只有10起 美国著名的大医药公司有:辉瑞、默克、阿斯利康、安万特、强生、诺华、礼来等。日 本著名的大医药公司有:中外制药、第一制药、卫材制药( Eisai)、昭和制药、三萘制药、 三共制药、武田、位友制药、大行制药、大冢制药、山纳制药等。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个国家约100家制药企业具有较大规模的药品生产能力。占领 先地位的制药大国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它们的产值占世界药品产值的59%,其次是法国 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国。1991年世界主要药品市场的规模依次是美国 (占总销售额30.27%)、日本(15.90%)、德国(7.21%)、法国(6,62%)、意大利 (6.29%)、英国(3.21%)、西班牙(2.70%)、比利时(0.93%)、荷兰(0.79%)等。 ⑥重视科技信息,开展预测及新药评价工作。国外制药工业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发 5%美国 明创造和专利保护。这是制药工业突出的课题。要研究开 发出好品种或先进的生产工艺,才能振兴企业。因此,信 息成为制药工业企业的中心环节;无论在创制新药和药品 0m工业生产期间,都要重视医药信息、科技预测和远景规 日本划。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制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新 药评价,使医药品生产循着安全、有效和规范化发展。 美国等国家医药发展的市场现状为:精细化工国外市 场主要生产基地中,欧洲占50%,美国占25%,日本占 10%(见图1-3)。大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用于制药(57%) 图1-3精细化工国外市场占有率 和农药(21%)。 1998~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逐年增加,且增长率均在10%左右(见图1-4) 70001 5590 图1-4198~2005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
1绪论」7 1999年美欧日医药市场:美欧1999年医药市场总值2054亿美元,日本是世界第三大 制药市场总值506亿美元;2005年美欧日医药市场:北美医药产品销售额2657亿美元,欧 洲医药产品销售额1695亿美元,日本销售额为603亿美元(见图1-5) 口美 1500 口欧洲 口日本 1000 图1-51999年及2005年美、欧、日医药市场销售额比较 相比较,中国医药市场总值:2000年总值为190亿美元,预计2010年总值为600亿美 元、2020年总值为1200亿美元(见图146) 1000 2010 图1620~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总值趋势图 医药原料及中间体主要生产公司有: Bayer、BASF、 Eastman Chemical、 Lonza、Cam brex、 Clariant、 Shown、DSM、 Dow Chemical、 Du pont、ICI等。 综合以上特征,世界医药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没有周期性,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为高 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准入门槛高,我国医药企业规模小,最大企业年销 售额只有60亿元人民币,不到8亿美元,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但我国医药原料药的产量 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而且原料药的产量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世界原料药的生产 正逐步向我国和印度转移 国外大型药物公司为保持他们的高增长率,日益把精力集中于新药的研究开发和新药制 品及其市场开发上;同时也由于新药化学结构日趋复杂,常需要特殊的有机医药中间体,再 加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很多公司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难以完成所需的全部原料药 中间体的开发和生产。于是,便倾向于利用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加工形式来得到所需的特殊中 间体,这给中间体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提供了难得的生存空间。伴随着我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