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风格的成因 风格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其中最重 要的客体因素是文学体裁,表现对象 主体原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因素 相互制约影响,达到平衡状态,风格才 可能形成 在风格成因探讨上,存在着较多片面观点。典 型的是仅从作家个性来认识,如: A、法国布封的“风格即人”说 B、曹丕的“文气”论 C、刘勰的“才、会、学、习”说 D、刘熙载的“文如其人”说 文学概
文学概论 二、文学风格的成因 风格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其中最重 要的客体因素是文学体裁,表现对象, 主体原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因素 相互制约影响,达到平衡状态,风格才 可能形成 在风格成因探讨上,存在着较多片面观点。典 型的是仅从作家个性来认识,如: A、法国布封的“风格即人”说 B、曹丕的“文气”论 C、刘勰的“才、会、学、习”说 D、刘熙载的“文如其人”说
1、作家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指的是作家在其先天的性格 与气质基础上经由其生活实践历程逐渐 形成的关于创作的立场观点、情感思想、 审美趣味、写作技能、语言运用等的独 特性,在创作中它表现为一种综合形态 2、文学的表现对象(时代、社会、民族) 表现对象中的这些主要因素,对文学风格的 影响一般都会产生两个结果 其一、使文本中的风格内蕴带上表现对象即时 代、民族和地域等特点。 其二、促使时代、民族和地域等的整体文学风 格出现。 文学概
文学概论 1、作家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指的是作家在其先天的性格 与气质基础上经由其生活实践历程逐渐 形成的关于创作的立场观点、情感思想、 审美趣味、写作技能、语言运用等的独 特性,在创作中它表现为一种综合形态 2 、文学的表现对象(时代、社会、民族) 表现对象中的这些主要因素,对文学风格的 影响一般都会产生两个结果 其一、使文本中的风格内蕴带上表现对象即时 代、民族和地域等特点。 其二、促使时代、民族和地域等的整体文学风 格出现
3文学的自身规律 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 可忽视的。文本总是具体的文本,体裁对它的 规约是强大的,当文本要体现特色并达到风格 高度时,这种规约力量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变 得更为内在更为深沉了。它对文本风格产生大 致的整体规定,它要求创作主体必须适应它, 以它特有的语言形态、形象体系和结构特点等 方式来反映生活构成文本,否则可能连正常的 文本都难以产生,更谈不上什么风格。 体裁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人早 已有所涉及。 文学概
文学概论 3 文学的自身规律 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 可忽视的。文本总是具体的文本,体裁对它的 规约是强大的,当文本要体现特色并达到风格 高度时,这种规约力量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变 得更为内在更为深沉了。它对文本风格产生大 致的整体规定,它要求创作主体必须适应它, 以它特有的语言形态、形象体系和结构特点等 方式来反映生活构成文本,否则可能连正常的 文本都难以产生,更谈不上什么风格。 体裁与文学风格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人早 已有所涉及
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风格研究的贡献 1、基本状况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在理论对艺术风格的阐述 却达到精妙髙超的境界,建立起中国化的风格理 论体系,并且还让这种体现艺术风格韵味的思维 方式渗透到几乎整个文论体系中,使之简约超迈 ,流露出开合自如的大气度。 具代表性的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 《定势篇》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皎然的《诗式》 钟嵘的《诗品》陆时雍的《诗镜总论》等 文学概
文学概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风格研究的贡献 1、基本状况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在理论对艺术风格的阐述 却达到精妙高超的境界,建立起中国化的风格理 论体系,并且还让这种体现艺术风格韵味的思维 方式渗透到几乎整个文论体系中,使之简约超迈 ,流露出开合自如的大气度。 具代表性的是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体性篇》、 《定势篇》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皎然的《诗式》 钟嵘的《诗品》 陆时雍的《诗镜总论》等
、具体贡献 ①对风格状态作了细致的形象生动的划分 ②对风格构成的主体条件作了深入的研究 ③采取了与风格本身相一致的阐述方式 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理论 文学概
文学概论 2、具体贡献 ①对风格状态作了细致的形象生动的划分 ②对风格构成的主体条件作了深入的研究 ③采取了与风格本身相一致的阐述方式, 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