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課題 °(三)判例學說的發展:參閱劉言浩著,不當得 利法的形成與展開(法律出版社,2013,第 七章,中國不當得利法的產生與發展,頁 199-223)。 °(四)民法典的制定與不當得利制度的建構 °1.民法典上的體系位置 °2.規範內容:建構一個可操作的規範體系
一、研究課題 • (三)判例學說的發展:參閱劉言浩著,不當得 利法的形成與展開(法律出 版社,2013,第 七章,中國不當得利法的產生與發展,頁 199-223)。 • (四)民法典的制定與不當得利制度的建構 • 1. 民法典上的體系位置 • 2. 規範內容:建構一個可操作的規範體系
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1.不當得利是債法的重要構成部分 合同<不常得利法與私法自治:合同倸財貨變動的法律上原因(依據) (契剎)不當得利法在於調整失敗的交易計畫 法一不當得利十無因管理 無厌管理(通則93):法典上規範問題 無因管理倸財貨變動的法律上:原因:不成立不嘗得利 同為保護權益不受侵害 侵權行為(侵權行為須以行為人有故意、過失;被吉人受有損吉為要作 不當得利不以受益人有故意丶過失;他方受有損害為要件
二、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 1. 不當得利是債法的重要構成部分
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2不當得利法在於調整私法秩序無法律原因的 財產變動
二、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 2. 不當得利法在於調整私法秩序無法律原因的 財產變動
總則∷法律行為不成立(無效丶撒銷) 債:合同丶侵權行為(参閱前文) 物權變動∶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與不當得利 民法 物權請求權與不當得利 物權十不當得利無權處分·善意取得 添附與不當得利 占有與不當得利 私法上不得利L身份法[解除的聘选湿 不當得利 智慧財產權的侵害與保護 強制執行法:例如拍賣他人之物 公法上不當得利:台灣行政程序法第127絛:「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倸 提供一次或連續之金錢或可分物之袷付者·經撤銷丶廢止或倏 件戍就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 受領之給付。其行政處分經確認無效者’亦同°前項返還範圍 準用民法有關不當得利之規定
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由上述可知財產變動是否欠缺法律上原因,應 予返還,係於債權、物權、身分法等領域作其 判斷,認定受益者有無保有其所受利益的正當 性,而由不當得利制度加以調整。不當得利制 度旨在規範私法上無法律上原因的財產變動, 可謂是財產法體系的反射體,牽涉綦廣,錯綜 複雜,此為其硏究困難的所在,亦為其硏究魅 力的所在。研究不當得利有助於更深刻了解整 個私法上財產變動秩序的價值判斷及其調整的 機制
二、不當得利法的規範功能 • 由上述可知財產變動是否欠缺法律上原因,應 予返還,係於債權、物權、身分法等領域作其 判斷,認定受益者有無保有其所受利益的正當 性,而由不 當得利制度加以調整。不當得利制 度旨在規範私法上無法律上原因的財產變 動, 可謂是財產法體系的反射體,牽涉綦廣,錯綜 複雜,此為其研究困難的 所在,亦為其研究魅 力的所在。研究不當得利有助於更深刻了解整 個私法上 財產變動秩序的價值判斷及其調整的 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