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办理、延续、变更申请的许可通知;公开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境外 单位共186家境外企业的名称、证书类别、设备类别和核安全级别等 信息。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宣传核安全监管理念。 公布《国家核安全局2017年报》和《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准确 权威发布核安全相关信息 (五)自然生态保护 围绕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工作,及 时公布自然生态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相关信息。对山西太宽 河等5处申请晋升、吉林黄泥河等13处申请调整的自然保护区进行 公示。根据国务院授权,公布黑龙江盘中等17处新建保护区、辽宁 五花顶等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信息。公 布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初选名单,其中山西省芮城县等 45个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公布第二批“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选名单,北京市延庆区等16个地 区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中国环境报等渠道,宣传报道中国代 表团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加气候变化部 长级对话,会见欧盟气候行动和能源委员等气候变化相关会议情况; 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 我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的系列举措、取得积极进展等有关信 息。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准确披露相关市场信息
— 8 — 证办理、延续、变更申请的许可通知;公开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境外 单位共 186 家境外企业的名称、证书类别、设备类别和核安全级别等 信息。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宣传核安全监管理念。 公布《国家核安全局 2017 年报》和《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准确 权威发布核安全相关信息。 (五)自然生态保护 围绕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工作,及 时公布自然生态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相关信息。对山西太宽 河等 5 处申请晋升、吉林黄泥河等 13 处申请调整的自然保护区进行 公示。根据国务院授权,公布黑龙江盘中等 17 处新建保护区、辽宁 五花顶等 10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信息。公 布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初选名单,其中山西省芮城县等 45 个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公布第二批“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选名单,北京市延庆区等 16 个地 区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中国环境报等渠道,宣传报道中国代 表团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加气候变化部 长级对话,会见欧盟气候行动和能源委员等气候变化相关会议情况; 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8 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 我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的系列举措、取得积极进展等有关信 息。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准确披露相关市场信息
(七)海洋生态环境 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海洋垃圾倾倒和入海排污口监管 统筹陆海生态环境保护、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 微塑料污染海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和海洋环境 保护法执法检查等方面工作进展。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 划》及其解读材料,公开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外,在农业农村治理方面,公布《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 动计划》及其政策解读,全面公开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行 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信息。 、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 (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做好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开第 轮督察第四批8个省(区)整改方案,第二批、第三批14个省(市) 督察整改落实情况和移交问题问责情况。 加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信息公开力度。进驻阶段, 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督察组进驻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受理群众对 生态环境问题的举报,及时公开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一 刀切”等典型案例103例。通过中央及地方主要媒体通报“回头看” 发现的问题,公开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10省份督察反馈意见 公开约谈、区域限批信息。公开对银川市、晋城市、邯郸市、阳 泉市、广州市、江门市、东莞市等29个地方政府,安徽省林业厅、 重庆市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等3部门实施约谈的有关信息。公开对
— 9 — (七)海洋生态环境 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海洋垃圾倾倒和入海排污口监管、 统筹陆海生态环境保护、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 微塑料污染海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和海洋环境 保护法执法检查等方面工作进展。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 划》及其解读材料,公开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外,在农业农村治理方面,公布《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 动计划》及其政策解读,全面公开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行 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信息。 三、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 (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做好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开第 一轮督察第四批 8 个省(区)整改方案,第二批、第三批 14 个省(市) 督察整改落实情况和移交问题问责情况。 加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信息公开力度。进驻阶段, 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督察组进驻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受理群众对 生态环境问题的举报,及时公开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一 刀切”等典型案例 103 例。通过中央及地方主要媒体通报“回头看” 发现的问题,公开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 10 省份督察反馈意见。 公开约谈、区域限批信息。公开对银川市、晋城市、邯郸市、阳 泉市、广州市、江门市、东莞市等 29 个地方政府,安徽省林业厅、 重庆市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等 3 部门实施约谈的有关信息。公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