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是最早兴起经济法的国家,虽然美国至今不用经济法的概念,但作为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规范的经济法却卓然存在。美国早期的市场经济奉行的是自 由放任的政策,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垄断资本的大量出现,自由竞争受到很大的阻 碍,从而引起市场的相对混乱,社会普遍要求国家进行干预,企希运用法律手段 予以限制垄断,于是出现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美国于1890年颁布 的《谢尔曼法》开创了经济法的先河,接着又有1914年颁布的《克莱顿法》和 《联帮贸易委员会法》,美国的经济法主要是在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后来逐步扩 大到反不正当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法律领域,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 机暴发,罗斯福实行新政,在此期间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法,诸如《国家产业复 兴法》(1933年)、《农业调整法》、《证券交易法》(1934年)等等。到了20世纪 70年代,美国经济立法又向前迈出大步,使经济法引申到进出口贸易方面:1988 年实施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涉及知识产权、虚假广告、窃取商业机密等侵 权行为,并有限制进口提高关税、停止销售以及反倾销规定。直至最近的世界性 的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危机,美国亦采取法律手段加以缓解, 德国和美国两个不同法系国家的经济法兴起,带动了不同法系国家经济法的 发展。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沿革 一、德国经济法 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兴起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历史背景的。德国现代经济法的 出现和立法形式较为典型,因而影响比较深远。德国19世纪70年代初统一后, 在90年代初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垄断逐步形成, 产生了颇有控制力的金融寡头,1870年建立的德意志银行和1872年建立的德累 斯顿银行成为德国金融垄断集团。德国垄断寡头为了扩大市场和掠夺更多的资 源,以发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其经济侵掠,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战火,就是德国首先点然的。德国战时大力推行经济管制,建立了战时工业委 员会和战时原料管理处,前者负责分配政府订货和管理军需生产,其下设立若干 国有信贷银行,募集公债及对军工厂发放货款:后者监督原料分配并支持重要的 6
6 美国也是最早兴起经济法的国家,虽然美国至今不用经济法的概念,但作为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规范的经济法却卓然存在。美国早期的市场经济奉行的是自 由放任的政策,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垄断资本的大量出现,自由竞争受到很大的阻 碍,从而引起市场的相对混乱,社会普遍要求国家进行干预,企希运用法律手段 予以限制垄断,于是出现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美国于 1890 年颁布 的《谢尔曼法》开创了经济法的先河,接着又有 1914 年颁布的《克莱顿法》和 《联帮贸易委员会法》,美国的经济法主要是在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后来逐步扩 大到反不正当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法律领域,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经济危 机暴发,罗斯福实行新政,在此期间颁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法,诸如《国家产业复 兴法》(1933 年)、《农业调整法》、《证券交易法》(1934 年)等等。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立法又向前迈出大步,使经济法引申到进出口贸易方面;1988 年实施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涉及知识产权、虚假广告、窃取商业机密等侵 权行为,并有限制进口提高关税、停止销售以及反倾销规定。直至最近的世界性 的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危机,美国亦采取法律手段加以缓解。 德国和美国两个不同法系国家的经济法兴起,带动了不同法系国家经济法的 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沿革 一、德国经济法 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兴起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历史背景的。德国现代经济法的 出现和立法形式较为典型,因而影响比较深远。德国 19 世纪 70 年代初统一后, 在 90 年代初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垄断逐步形成, 产生了颇有控制力的金融寡头,1870 年建立的德意志银行和 1872 年建立的德累 斯顿银行成为德国金融垄断集团。德国垄断寡头为了扩大市场和掠夺更多的资 源,以发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其经济侵掠,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战火,就是德国首先点然的。德国战时大力推行经济管制,建立了战时工业委 员会和战时原料管理处,前者负责分配政府订货和管理军需生产,其下设立若干 国有信贷银行,募集公债及对军工厂发放货款;后者监督原料分配并支持重要的
原料生产。统管的原料多达300种,德国在战时还控制居民生活,设立了帝国粮 食局和帝国服装局、采购公司等特殊企业,负责对食品、服装、燃料等到生活必 须品的供应和分配,与此同时德国颁布了《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确 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这些经济法规带有统制和监管性质的战争色彩。战后, 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德国又以国家权力对市场进行控制和促进,在废除旧的经济 法的同时又颁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法规,如1923年颁布的《防止滥用经济力法 令》等。这些具有统制和调控性质的经济法的运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 和战后经济发展的情况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亟其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 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实施以自由市场和自由价格市场经济为基本内容的政 策和经济立法,国家以强制手段,通过关税补贴等措施监管和调节价格。于是出 台了《货币改革后的管理及价格政策指导方针》、《防止限制竞争法》,陆续颁布 或修改商务法、有限公司法、破产法、限制卡特尔贸易法等。 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联邦德国的经济法不仅仅限于国家的统制和调 控,而是要促进企业自由发展和市场繁荣,对私人经济进行引导,利用税收等手 段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促进与鼓励为主 导的经济法。如《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中小型企业促进法》等。 二、日本经济法 日本是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和立法模式米源于德国,其发动战争和战 败后的复兴经历与德国大体相似,其在战前战后的经济立法亦基本相同。日本作 为军国主义国家,其战前经济也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在战时颁布的许多经 济法令,其统制力度之强,较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颁 布了《有关战时工业原料出口取缔事宜令》(1914年)、《对敌交易禁止令》(1917 年)、《黄金出口禁止令》(1917年)、《战时船舶管理令》(1917年)、《军需工业 动员法》(1918年)等一系列管制经济的法规。1938年,日本开始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继而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深深陷入了战争经济的大海中,于是一系列为 战争服务的经济法规相继出台,1938年制定的《国家总动员法》是日本战时基 本的经济法,对资金、物资、企业、物价、劳动以及分配实行全面统制。此外, 又制定了《企业整顿令》(1942年)、《工商组合法》(1943年)、《军需公司法》 (1943年),强制控制资源配置和市场交易。所以,有人称日本这一时期的经济法
7 原料生产。统管的原料多达 300 种,德国在战时还控制居民生活,设立了帝国粮 食局和帝国服装局、采购公司等特殊企业,负责对食品、服装、燃料等到生活必 须品的供应和分配,与此同时德国颁布了《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确 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这些经济法规带有统制和监管性质的战争色彩。战后, 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德国又以国家权力对市场进行控制和促进,在废除旧的经济 法的同时又颁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法规,如 1923 年颁布的《防止滥用经济力法 令》等。这些具有统制和调控性质的经济法的运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 和战后经济发展的情况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亟其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 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实施以自由市场和自由价格市场经济为基本内容的政 策和经济立法,国家以强制手段,通过关税补贴等措施监管和调节价格。于是出 台了《货币改革后的管理及价格政策指导方针》、《防止限制竞争法》,陆续颁布 或修改商务法、有限公司法、破产法、限制卡特尔贸易法等。 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联邦德国的经济法不仅仅限于国家的统制和调 控,而是要促进企业自由发展和市场繁荣,对私人经济进行引导,利用税收等手 段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促进与鼓励为主 导的经济法。如《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中小型企业促进法》等。 二、日本经济法 日本是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和立法模式来源于德国,其发动战争和战 败后的复兴经历与德国大体相似,其在战前战后的经济立法亦基本相同。日本作 为军国主义国家,其战前经济也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在战时颁布的许多经 济法令,其统制力度之强,较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颁 布了《有关战时工业原料出口取缔事宜令》(1914 年)、《对敌交易禁止令》(1917 年)、《黄金出口禁止令》(1917 年)、《战时船舶管理令》(1917 年)、《军需工业 动员法》(1918 年)等一系列管制经济的法规。1938 年,日本开始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继而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深深陷入了战争经济的大海中,于是一系列为 战争服务的经济法规相继出台,1938 年制定的《国家总动员法》是日本战时基 本的经济法,对资金、物资、企业、物价、劳动以及分配实行全面统制。此外, 又制定了《企业整顿令》(1942 年)、《工商组合法》(1943 年)、《军需公司法》 (1943 年),强制控制资源配置和市场交易。所以,有人称日本这一时期的经济法
为战时经济法。 日本战败后,经济崩溃,在美国占领下,实行经济非军事化,其经济体制发 生重大变化,经济立法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和平经济与民主化经济为目标,相继 出台一系列经济法,1947年颁布的《经济力过度集中排除法》,它和一些解散财 阀的法令,使大批垄断企业解体。1947年颁布《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 的法律》,这是日本反垄断的基本法。1948年颁布《事业者团本法》,解散战时 统制团体,1949年颁布《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排除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配 日本于1952年后,结束被占领状态,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立法 日益活跃,1952年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这是日本经济恢复时期第一部 促进鼓励性的经济法。1953年通过修改垄断禁止法,废除了对积聚的规定,强 化了反垄断的力度。 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开放和自由化的经济时代。对外经 济放宽了国家限制,对内提倡企业自主。这个时期,国家制定了以基本法为主的 国民经济各部门法规和企业法。对经济结构和组织体制进行规范。其中主要的有 《农业基本法》(1961年)、《石油业法》(1962年)、《林业基本法》(1964年) 《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年)、《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1963年)、《中小企 业振兴事业法》(1967年)。此外,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相应的立法,如修改 《海外经济协作基金法》(1965年)、《外国汇兑管理法》(1970年),继而又将经 济立法逐步向维护市场秩序方向扩展和延伸,1968年颁布了《消费者保护基本 法》,1969年的《石油开发公司法》等。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政府十分重视运用计划手段调控经济,制定了一系 列经济计划,也相应颁布了一些计划法规。日本在各个时期很注重经济立法,它 是当今世界上经济立法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经济法是国家作为组织管 理、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手段,自成体系。 三、英国经济法 英国是英美法系中的魁首,主要法律是普通法和衡平法,不制定法典,但有 不少的单行法。英国学者施米特托夫主张将经济法分为:金融财政法、经济竞争 法、价格、收入分配法、消费者保护法。特伦斯·C·邓蒂瑟赞同施米特托夫 的主张,他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工业商业和金融活动的规范,并认为经济法不
8 为战时经济法。 日本战败后,经济崩溃,在美国占领下,实行经济非军事化,其经济体制发 生重大变化,经济立法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和平经济与民主化经济为目标,相继 出台一系列经济法,1947 年颁布的《经济力过度集中排除法》,它和一些解散财 阀的法令,使大批垄断企业解体。1947 年颁布《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 的法律》,这是日本反垄断的基本法。1948 年颁布《事业者团本法》,解散战时 统制团体,1949 年颁布《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排除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配。 日本于 1952 年后,结束被占领状态,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立法 日益活跃,1952 年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这是日本经济恢复时期第一部 促进鼓励性的经济法。1953 年通过修改垄断禁止法,废除了对积聚的规定,强 化了反垄断的力度。 1955 年开始,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进入开放和自由化的经济时代。对外经 济放宽了国家限制,对内提倡企业自主。这个时期,国家制定了以基本法为主的 国民经济各部门法规和企业法。对经济结构和组织体制进行规范。其中主要的有 《农业基本法》(1961 年)、《石油业法》(1962 年)、《林业基本法》(1964 年)、 《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 年)、《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1963 年)、《中小企 业振兴事业法》(1967 年)。此外,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相应的立法,如修改 《海外经济协作基金法》(1965 年)、《外国汇兑管理法》(1970 年),继而又将经 济立法逐步向维护市场秩序方向扩展和延伸,1968 年颁布了《消费者保护基本 法》,1969 年的《石油开发公司法》等。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政府十分重视运用计划手段调控经济,制定了一系 列经济计划,也相应颁布了一些计划法规。日本在各个时期很注重经济立法,它 是当今世界上经济立法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经济法是国家作为组织管 理、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的手段,自成体系。 三、英国经济法 英国是英美法系中的魁首,主要法律是普通法和衡平法,不制定法典,但有 不少的单行法。英国学者施米特托夫主张将经济法分为:金融财政法、经济竞争 法、价格、收入分配法、消费者保护法。特伦斯· C· 邓蒂瑟赞同施米特托夫 的主张,他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工业商业和金融活动的规范,并认为经济法不
是关于私人权利的法律,而是关于政府权力的法律。上述学者的主张和理论多为 英国政府所采纳,尤其是工党组阁的政府。英国两大政党一一保守党和工党轮流 执政,保守党主张私有化,而工党则主张国有化。一些影响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 的企业,一会私有化,一会又国有化,继而又私有化,轮流改变。二战后英国工 党上台。在恢复战后经济时,国有化程度曾一度占全国企业总产值的12.9%以上。 后来保守党执政,又大幅度地将国有企业改为私有化,这些改来改去的变故,大 多数靠经济法来完成,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一些企业国有化法案或企业私有化令, 以及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 四、美国经济法 美国是英美法系中的主要成员,它制定了许多经济法规,但没有明确使用“经 济法”这个概念。美国是最早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私有经济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 第一个制定反垄断法的国家。早在189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 斯法令》。这个法令宜布垄断贸易限制以及达到这些目的的一切合同、合并、托 拉斯,都是非法的。此后,这个法案不断为一系列法案和法院的判例修改和补充。 主要的有1914年制定的《克莱顿法案》、《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1932年的《惠 勒一一李法案》、1934年的《鲁浜逊一一巴特曼法案》、1937年的(米勒一一泰 丁法案》、1950年的《塞勒一一凯孚尔法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反托拉斯法 体系。 反托拉斯的主要内容是:1.提出反托拉斯的节制对象:2.对控制性的垄断 行为采取制约措施。 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经济法的特点是保护自由竞争而又积 极干预对内对外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用一系列经济法规对农业、工业、银行和税 收等方面进行调整。1906年“美国统一各州法律委员会”拟定《美国统一买卖 法》,先后经美国35个州地方和地区正式采用为法律,1962年补充修订为《美 国统一商法典》,全书共7章。1978年再版又增添3章。其主要内容是涉及商业 买卖、专门处理商事、商业单据等问题,号称最新最完整的美国《合同法》或《经 济合同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干预私人经济活动和对外贸易的统制更为突 出。1950年以来,几次修改《税收法》,1969年制定《出口管制法》,1974年颁 9
9 是关于私人权利的法律,而是关于政府权力的法律。上述学者的主张和理论多为 英国政府所采纳,尤其是工党组阁的政府。英国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轮流 执政,保守党主张私有化,而工党则主张国有化。一些影响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 的企业,一会私有化,一会又国有化,继而又私有化,轮流改变。二战后英国工 党上台。在恢复战后经济时,国有化程度曾一度占全国企业总产值的 12.9%以上。 后来保守党执政,又大幅度地将国有企业改为私有化,这些改来改去的变故,大 多数靠经济法来完成,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一些企业国有化法案或企业私有化令, 以及相应的经济法律法规。 四、美国经济法 美国是英美法系中的主要成员,它制定了许多经济法规,但没有明确使用“经 济法”这个概念。美国是最早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私有经济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 第一个制定反垄断法的国家。早在 1890 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 斯法令》。这个法令宣布垄断贸易限制以及达到这些目的的一切合同、合并、托 拉斯,都是非法的。此后,这个法案不断为一系列法案和法院的判例修改和补充。 主要的有 1914 年制定的《克莱顿法案》、《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1932 年的《惠 勒——李法案》、1934 年的《鲁浜逊——巴特曼法案》、1937 年的《米勒——泰 丁法案》、1950 年的《塞勒——凯孚尔法案》,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反托拉斯法 体系。 反托拉斯的主要内容是:1.提出反托拉斯的节制对象;2.对控制性的垄断 行为采取制约措施。 美国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经济法的特点是保护自由竞争而又积 极干预对内对外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用一系列经济法规对农业、工业、银行和税 收等方面进行调整。1906 年“美国统一各州法律委员会”拟定《美国统一买卖 法》,先后经美国 35 个州地方和地区正式采用为法律,1962 年补充修订为《美 国统一商法典》,全书共 7 章。1978 年再版又增添 3 章。其主要内容是涉及商业 买卖、专门处理商事、商业单据等问题,号称最新最完整的美国《合同法》或《经 济合同法》。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干预私人经济活动和对外贸易的统制更为突 出。1950 年以来,几次修改《税收法》,1969 年制定《出口管制法》,1974 年颁
布《贸易法》,规定对外贸易及与此有关的事务都有联邦政府、财政部和商业部 直接控制。美国在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还强化经济司法工作,在美国设有关税 法院、征税法院和税务法庭、关税及专利上诉法院。美国十分重视专利制度,制 订了一系列专利法规,保护专利权。 2008年,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使整个美国乃至世界政治和经济 界人士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美国金融监督机构信 奉的“完全自由市场调节”,放任泡沫滋生,以至造成“金融911”的发生。美 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一上台,就主张加强对金融的监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伯南克在国会作证,陈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性。接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纽约库伯联合学院发表演讲,为推进“金改”造势。根据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 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手中长达1400页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美国将设立下 属于美联储的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管,并保 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按揭。信用和贷款被滥用。與论普遍认为,只要不出意外, 经过修改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只是迟早的事。美国全 面的金融监管机制性改革即将来临。“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出台,将成为美国 经济立法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三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沿革 一、苏联经济法 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理论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消灭私有制,强化国家政权, 政治上实行高度的集权体制。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 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与经济体制的紧密结合,凸显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威力。 资本主义的传统法律规范被彻底铲除,另行建立一套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于是 产生了适应以消灭私有制为核心、以消除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建立计划经济 为主导的经济法。此后,虽然也进行过几次改革,但计划经济的体制未能有多大 改变。经济法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但也未脱离计划经济这一轨道 纵观苏联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0 布《贸易法》,规定对外贸易及与此有关的事务都有联邦政府、财政部和商业部 直接控制。美国在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还强化经济司法工作,在美国设有关税 法院、征税法院和税务法庭、关税及专利上诉法院。美国十分重视专利制度,制 订了一系列专利法规,保护专利权。 2008 年,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使整个美国乃至世界政治和经济 界人士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美国金融监督机构信 奉的“完全自由市场调节”,放任泡沫滋生,以至造成“金融 911”的发生。美 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一上台,就主张加强对金融的监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伯南克在国会作证,陈述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性。接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纽约库伯联合学院发表演讲,为推进“金改”造势。根据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 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手中长达 1400 页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美国将设立下 属于美联储的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管,并保 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按揭。信用和贷款被滥用。舆论普遍认为,只要不出意外, 经过修改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只是迟早的事。美国全 面的金融监管机制性改革即将来临。“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出台,将成为美国 经济立法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三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沿革 一、 苏联经济法 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理论,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消灭私有制,强化国家政权, 政治上实行高度的集权体制。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 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与经济体制的紧密结合,凸显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威力。 资本主义的传统法律规范被彻底铲除,另行建立一套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于是 产生了适应以消灭私有制为核心、以消除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建立计划经济 为主导的经济法。此后,虽然也进行过几次改革,但计划经济的体制未能有多大 改变。经济法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但也未脱离计划经济这一轨道。 纵观苏联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