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杂交实验: 去雄一→套袋 受粉再套袋 、杂交过程操作要点: 去雄:①花蕾期去雄,避免自花传粉 ②对母本去雄 套袋:防止异花传粉 受粉:用人工方法帮助已经去雄的豌豆 传粉
人工杂交实验: 去雄 套袋 受粉 再套袋 1、杂交过程操作要点: 去雄:①花蕾期去雄,避免自花传粉 ②对母本去雄 套袋:防止异花传粉 受粉:用人工方法帮助已经去雄的豌豆 传粉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自交
P F1 × 自交 F2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杂交:遗传因子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遗传因子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 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 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正交与反交:在具有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 将显性个体作母本,隐性个体作父本的杂交方式 称为正交;那么将显性个体作父本,隐性个体作 母本的杂交方式就为反交
正交与反交:在具有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 将显性个体作母本,隐性个体作父本的杂交方式 称为正交;那么将显性个体作父本,隐性个体作 母本的杂交方式就为反交。 杂交:遗传因子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遗传因子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 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 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孟德尔的现豆柔交买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 高茎豌豆X×矮茎豌豆 (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F1(子一代) 高茎豌豆 (显性性状) 讨论: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 F2(子二代)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呢?难道矮茎性状消失了吗?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2.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 1064 787 277 又出现了呢? 3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孟德尔把F中比是偶然的吗? 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 ×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1064 787 ︰ 277 3 ︰ 1 高茎豌豆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高茎豌豆 (显性性状) 矮茎豌豆 (隐性性状)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讨论: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 呢?难道矮茎性状消失了吗? 2.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 又出现了呢?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孟德尔把F1中 比是偶然的吗? 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一种性状 另一种性状F2的比 茎的高度787(高) 277(矮 2.84:1 种子的形状5474(圆滑)1850(皱缩)2.96:1 子叶的颜色6022(黄色)2001(绿色)3.01:1 花的位置651(叶腋)207(茎顶)3.14:1 种皮的颜色705(灰色)224(白色)3.15:1 豆荚的形状882(饱满)299(不饱满)2.95:1 豆荚颜色428(绿色)152(黄色)2.82:1 F2中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都接近3:1,由此 可以看出是一个固定的分离比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茎的高度 787(高) 277(矮) 2.84:1 性状 一种性状 另一种性状 F2的比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子叶的颜色 6022(黄色) 2001(绿色) 3.01:1 种皮的颜色 705(灰色) 224(白色) 3.15:1 花的位置 651(叶腋) 207(茎顶) 3.14:1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2.96:1 ➢F2中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都接近3:1,由此 可以看出是一个固定的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