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课程编号:130906002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立体构成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设计重要基础课程。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 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2、3条以及素质要求第3条的达成。揭示审美规律和 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培养审类能力和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的对风景园林设计 提供前期艺术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具备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 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态造型要素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空 间的设计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分解造型要素,研究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和形态的关 系,培养学生对抽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学会用抽象语言创造形态,为设计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内容 (1)立体构成教育体系的形成和现状 (2)立体构成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3)审美规律与立体构成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3.敦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体构成学习的现实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4.教学建议: 多媒体课件准备资料多加与现实相连的案例。 第二章:立体构成形态与美的要素 1.基本内容: (1)立体构成的形态 (2)美的要素 16
16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课程编号:130906002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立体构成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设计重要基础课程。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 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 2、3 条以及素质要求第 3 条的达成。揭示审美规律和 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培养审美能力和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的对风景园林设计 提供前期艺术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具备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 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态造型要素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空 间的设计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分解造型要素,研究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和形态的关 系,培养学生对抽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学会用抽象语言创造形态,为设计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 基本内容: (1) 立体构成教育体系的形成和现状 (2) 立体构成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3) 审美规律与立体构成的关系 2.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体构成学习的现实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4. 教学建议: 多媒体课件准备资料多加与现实相连的案例。 第二章:立体构成形态与美的要素 1. 基本内容: (1) 立体构成的形态 (2) 美的要素
2.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形态与审美要素在立体构成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作业解使学生深刻理解立体构成形态与审美要素, 4.敦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尊重美的要素,通过不同的形态和材质的尝试进行立体构成练习。 第三章:立体感觉 1.基本内容: 第一节体量 第二节空间 第三节视错觉 2.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3.敦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量、空间和视错觉形成的立体感觉。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三者进行立体构成创作。 4教学建议: 第四章:材料加工和体验 1.基本内容: 第一节点构成 第二节线构成 第三节面构成 第四节体构成 2.教学基本要求: 3.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进行立体构成创作练习。 难点:立体构成练习中形态和审美要素的创造性运用和创作好的作品。 5.敕学建议: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设计意识出发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进行立体构成作品创作,以刺激 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17
17 2. 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形态与审美要素在立体构成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点:如何通过作业解使学生深刻理解立体构成形态与审美要素。 4. 教学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尊重美的要素,通过不同的形态和材质的尝试进行立体构成练习。 第三章:立体感觉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体量 第二节 空间 第三节 视错觉 2. 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量、空间和视错觉形成的立体感觉。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三者进行立体构成创作。 4. 教学建议: 无 第四章:材料加工和体验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点构成 第二节 线构成 第三节 面构成 第四节 体构成 2. 教学基本要求: 3. 学生开展实践练习和个别辅导为主加以作业分析及课堂讲授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进行立体构成创作练习。 难点:立体构成练习中形态和审美要素的创造性运用和创作好的作品。 5.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设计意识出发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进行立体构成作品创作,以刺激 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第五章: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和作品欣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建筑 第二节环境景观 第三节室内设计 第四节工艺 第五节包装造型 第六节动漫 6.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难点:如何理解构成和形式美的规律在不同设计作品运用中的共同之处。 8.教学建议: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其 中 教学内容 课外辅导/ 备 实验上机 其他 课外实践 注 时 课 1立体构成绪论 44 2立体构成形态和审美婴素 16 2 3立体感觉 8 4材料加工和体验 16 5设计中的运用和作品欣赏■ 4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实践大纲 七、考核方式: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30%) 裸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 (占总分的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10%)片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20%)。 18
18 第五章: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和作品欣赏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环境景观 第三节 室内设计 第四节 工艺 第五节 包装造型 第六节 动漫 6. 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7.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难点:如何理解构成和形式美的规律在不同设计作品运用中的共同之处。 8. 教学建议: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 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 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立体构成绪论 4 4 2 立体构成形态和审美要素 16 2 14 3 立体感觉 8 2 6 4 材料加工和体验 16 2 14 5 设计中的运用和作品欣赏 4 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实践大纲 七、考核方式: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 (占总分的 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 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 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 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八、敦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主婴参考书: 《立体构成》辛华泉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省美术出版 《立体构成》卢少夫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敕故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19
19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立体构成》陈祖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主要参考书: 《立体构成》 辛华泉 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立体构成》 赵殿泽 著 辽宁省美术出版 《立体构成》 卢少夫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陈根雄 系室审核人:陈根雄
《立体构成》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课程编号:130906002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践课程 学时:总学时48(总学时48实践学时24)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造型设计重要基础课程。揭示审美规律和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培养审美能力和阐明立体 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 求第2、3条以及素质要求第3条的达成。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具备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 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态造型要素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空 间的设计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分解造型要素,研究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和形态的关 系,培养学生对抽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学会用抽象语言创造形态,为风景园林设计打好基础。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 (占总分的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四、实践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位体构成》课程实贱教学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人数 1 立体构成形态和审美要素 14 必开 1 2 立体感觉 6 必开 1 3 材料加工和体验 14必开 1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20
20 《立体构成》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Design of Three-dimensional Effect 课程编号:130906002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践课程 学时:总学时 48 (总学时 48 实践学时 24)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造型设计重要基础课程。揭示审美规律和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培养审美能力和阐明立体 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 求第 2、3 条以及素质要求第 3 条的达成。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具备一定的立体造型设计 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态造型要素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空 间的设计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分解造型要素,研究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和形态的关 系,培养学生对抽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学会用抽象语言创造形态,为风景园林设计打好基础。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 (占总分的 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 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 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 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四、实践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立体构成》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必开或 选开 实验 类型 分组 人数 1 立体构成形态和审美要素 14 必开 1 2 立体感觉 6 必开 1 3 材料加工和体验 14 必开 1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