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时讲课实验上机其他课外实践 构成的概述 44 0 2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44 0 实践项目 3 点构成、线构成、面构 点线面结合构成作 4 0 成 业各两张 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0 5 平气面构成的形式 4 践项目 重复构 、渐变构成 肌理构 、特异构成 0 8 间构成、矛盾构成 久一 7 平面构成的空间表达 0 8 0 0 10 色彩对比规律 2 0 实践项耳 11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各一张 12 色彩调和理论 0 实践项日 13 共性调和面积调和秩序 8 0 调和采集重构各一张 14 色彩心理及其应用 2 2 实践项目 15 色相的华丽与朴素、兴 4 奋与沉静、轻与重、远 与近各一张 0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以理论讲述为主,部分课程必须在材料市场及家具市场进行 大、实验/实践内容: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于平面色彩构成的理解 1、平面够成的形态和审美要素 2、色彩构成的审美要素 3、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 七、考核方式: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 (占总分的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10%):设计表现(占总分 11
11 号 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课外实践 1 构成的概述 4 4 0 2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4 4 0 3 实践项目 点构成、线构成、面构 成、点线面结合构成作 业各两张 4 0 4 4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 2 0 5 平面构成的形式 4 4 0 6 实践项目 重复构成、渐变构成、 发射构成、特异构成、 肌理构成 、空间构成、矛盾构成 各一张 8 0 8 7 平面构成的空间表达 2 2 0 8 色彩概念 2 2 0 9 色彩三要素 2 2 0 10 色彩对比规律 2 2 0 11 实践项目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各一张 8 0 8 12 色彩调和理论 2 2 0 13 实践项目 共性调和面积调和秩序 调和采集重构各一张 8 0 8 14 色彩心理及其应用 2 2 0 15 实践项目 色相的华丽与朴素、兴 奋与沉静、轻与重、远 与近各一张 8 4 4 16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2 2 0 (表格内容为五号楷体)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以理论讲述为主,部分课程必须在材料市场及家具市场进行。 六、实验/实践内容: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于平面色彩构成的理解 1、平面够成的形态和审美要素 2、色彩构成的审美要素 3、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 七、考核方式: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 (占总分的 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 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 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平面色彩构成》 王力强、文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版,2002年 2、主要参考书: 《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俄>瓦康定斯基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明兰系室审核人:明兰 12
12 的 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平面色彩构成》, 王力强、文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版,2002 年 2、主要参考书: 《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 <俄>瓦.康定斯基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年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明兰 系室审核人:明兰
《平面色彩构成》实践教学大纲 Plane and Colour Formation 课程编号:130901041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平面色彩构成A》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根据培 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2、3条以及素质要求 第3条的达成。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内容。平面构成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 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 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 规律,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以及色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生理,心 理基础,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熟练地运用色彩做出更好的设计。 二、敦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 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 业,创新枸成形式。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30%): 课堂互动情祝(占总分的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40%):规范性 (占总分的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四、实践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平面构成A》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1平面构成的形态和审美要素14必开 1 13
13 《平面色彩构成》实践教学大纲 Plane and Colour Formation 课程编号:130901041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平面色彩构成 A》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根据培 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能力要求第 2、3 条以及素质要求 第 3 条的达成。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部分内容。平面构成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 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 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 规律,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以及色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生理,心 理基础,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与方法.熟练地运用色彩做出更好的设计。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 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 业,创新构成形式。 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根据学生的的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和平时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1)平时表现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出勤(占总分的 40%);平时作业(占总分的 30%); 课堂互动情况(占总分的 10%);学习态度(占总分的 10%);课堂纪律(占总分的 10%); (2)课程设计作业成绩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定: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占总分的 40%);规范性 (占总分的 20%);设计构思(占总分的 10%);设计创意(占总分的 10%);设计表现(占总分 的 20%)。 2.总成绩=平时表现成绩×30%﹢课程设计作业成绩×70%。 四、实践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平面构成 A》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必开或 选开 实验 类型 分组 人数 1 平面构成的形态和审美要素 14 必开 1
2色彩构成的审美要素6必开1 3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14必开1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平面构成形态和审美要素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平面构成实践,理解和运用点线面与审美要素进行创作。 2、实践内容或原理平面构成和审美要素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材料自备8开绘图纸0.5号针管笔,1.0号针管笔三角板,曲 线尺,绘图板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根据老师引导开展平面构成设计 5、教学方式个别辅导为主 6、考核要求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40%绘图30%材料30%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无 实验二 色彩构成与审美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色彩构成审美,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要素,感受以及与人产生 的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解 2实践内容或原理色彩原理的讲解与实践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8开绘图纸,水粉颜料,排笔等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进行色彩构成作业实践 5教学方式个别辅导为主 6考核要求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40%手工30%材料30%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无 实验三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原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于二维平面 的视觉传递方式和作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实践内容或原理利用点、线、面以及色彩元素创作练习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绘图工具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 5教学方式个别辅导为主 6考核要求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40%手工30%材料30%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无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4
14 2 色彩构成的审美要素 6 必开 1 3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 14 必开 1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 平面构成形态和审美要素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平面构成实践,理解和运用点线面与审美要素进行创作。 2、实践内容或原理 平面构成和审美要素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材料自备 8 开绘图纸,0.5 号针管笔,1.0 号针管笔三角板,曲 线尺,绘图板 4、实践步骤或环节 教师讲解,学生根据老师引导开展平面构成设计 5、教学方式 个别辅导为主 6、考核要求 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 40% 绘图 30% 材料 30%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二 色彩构成与审美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色彩构成审美,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要素,感受以及与人产生 的心理影响因素的理解 2 实践内容或原理 色彩原理的讲解与实践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8 开绘图纸,水粉颜料,排笔等 4 实践步骤或环节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进行色彩构成作业实践 5 教学方式 个别辅导为主 6 考核要求 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 40% 手工 30% 材料 30% 7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三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结合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原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于二维平面 的视觉传递方式和作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 实践内容或原理 利用点、线、面以及色彩元素创作练习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绘图工具 4 实践步骤或环节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操作 5 教学方式 个别辅导为主 6 考核要求 每次作品评分标准创意 40% 手工 30% 材料 30% 7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有序组织,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2.对教师的要求:个别辅导多交流 3.对学生的要求:积极调动创意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无 七、教材及主婴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平面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版,2002年 2、主要参考书: 《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俄>瓦康定斯基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明兰系室审核人:明兰 15
15 1.组织管理的要求:有序组织,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2.对教师的要求:个别辅导 多交流 3.对学生的要求:积极调动创意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无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平面色彩构成》, 王力强、文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版,2002 年 2、主要参考书: 《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 <俄>瓦.康定斯基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年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 无。 执笔人:明兰 系室审核人: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