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课程实验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 课程总学时:54 实验学时:15 适用专业:园艺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以病原物的观察鉴定为主要内容,重 点学习主要植物病原物的鉴定特征,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并了解植物病害 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以病原物的观察鉴定、常见病害识别和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 和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掌握病理学最基本的操 作技能。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 计划学时 实验类开出每组 型 要求人数 1 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验证性 必开 20 2担子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验证性 必开 20 3半知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综合性 必开 20 4植物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 验证性 必开 20 5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和观察 3 验证性必开 20 四、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 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病原真菌镜检方法和技术:了解、掌握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常见病原真菌的形 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1.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课程实验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病理学 课程总学时:54 实验学时: 15 适用专业:园艺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以病原物的观察鉴定为主要内容,重 点学习主要植物病原物的鉴定特征,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并了解植物病害 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以病原物的观察鉴定、常见病害识别和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 和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掌握病理学最基本的操 作技能。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计划学时 实验类 型 开 出 要求 每 组 人数 1 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3 验证性 必开 20 2 担子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3 验证性 必开 20 3 半知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3 综合性 必开 20 4 植物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 3 验证性 必开 20 5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和观察 3 验证性 必开 20 四、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 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病原真菌镜检方法和技术;了解、掌握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常见病原真菌的形 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 (三)实验内容: 1. 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霜莓目许多霜莓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1)腐霉属(Phim):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可以引起多种经济作物幼苗的猝倒病 和果实的绵腐病。 观察黄瓜病果上的白色菌丝体。将生长旺盛的小块菌丝体移至清水中20℃培养2448小时,菌 丝顶端即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用针挑取在清水中培养过的南丝,观察腐霉菌的游动孢子囊。注意 区分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观察泡囊及游动孢子的形态特征。 (2)疫霉属(Phytophthora):致病疫霉(P.infes1as)引起晚疫病。观察受告马铃薯叶片的症状。 当气候潮湿时,在病叶背面常出现灰白色霜状霉层,是病菌什么形态?挑取少许霉状物在显微镜下 检查,观察孢子囊是什么形状?孢囊梗和菌丝的形态有何不同? (3)霜霉属(Peronospora):十字花科植物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为害油莱和其它十 字花科蔬菜,引起霜莓病。观察十字花科霜莓菌为害油菜叶片正面和背面及花序的症状。 取白菜霜霉病叶片,用挑针挑取少量在叶背面的霜霉,制成临时玻片后镜检。注意观察孢囊梗 的分枝和顶端形态。 参照教科书和挂图,对照下列检素表,制片观察各种霜霉病茵的临时玻片或病原菌永久玻片, 掌握霜霉科几个常见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症状。 霜霉科主要属的检素表 1.孢梗粗牡,上部为重复23次的不规则二叉分枝 指粳霉属(deropora) 1.孢囊梗较细 2 2.孢囊梗单轴分枝,小枝与主轴城直角,分枝末端平纯 单轴s属(Plasmopara) 2.他囊梗成锐角二叉分枝 3.分枝两侧不对称,项端尖锐 3.分枝两侧对称 4 4.分枝项端尖细 4.分枝顶膨大,具3一4个指状周生小梗 盘霉属(Bremia) (4)白锈菌属(Albugo):观察白锈病症状特征。制作临时玻片镜检苋菜白锈病茵(Albugo blin) 或白菜白锈病菌(Albugo candida)的孢子囊堆和孢子囊梗的形态特征,以及孢子囊的排列方式。 2.子囊菌亚门 2.1核南纲 (1)白粉南目:观察白粉病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标本症状的特点,叶片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粉状 物以及黑色点状物分别是病原菌的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白粉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子囊果内子囊数 目及子囊果表面附属丝的形态。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剑叶旋花白粉病(白粉菌属)、凤仙花白粉
霜霉目 许多霜霉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 (1)腐霉属(Pythium):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可以引起多种经济作物幼苗的猝倒病 和果实的绵腐病。 观察黄瓜病果上的白色菌丝体。将生长旺盛的小块菌丝体移至清水中 20℃培养 24-48 小时,菌 丝顶端即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用针挑取在清水中培养过的菌丝,观察腐霉菌的游动孢子囊。注意 区分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观察泡囊及游动孢子的形态特征。 (2)疫霉属(Phytophthora):致病疫霉(P.infestans)引起晚疫病。观察受害马铃薯叶片的症状。 当气候潮湿时,在病叶背面常出现灰白色霜状霉层,是病菌什么形态?挑取少许霉状物在显微镜下 检查,观察孢子囊是什么形状?孢囊梗和菌丝的形态有何不同? (3)霜霉属(Peronospora): 十字花科植物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为害油菜和其它十 字花科蔬菜,引起霜霉病。观察十字花科霜霉菌为害油菜叶片正面和背面及花序的症状。 取白菜霜霉病叶片,用挑针挑取少量在叶背面的霜霉,制成临时玻片后镜检。注意观察孢囊梗 的分枝和顶端形态。 参照教科书和挂图,对照下列检索表,制片观察各种霜霉病菌的临时玻片或病原菌永久玻片, 掌握霜霉科几个常见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症状。 霜霉科主要属的检索表 1.孢囊梗粗壮,上部为重复23 次的不规则二叉分枝…………………指梗霉属(Sclerospora) 1.孢囊梗较细………………………………………………………………2 2.孢囊梗单轴分枝,小枝与主轴成直角,分枝末端平钝……………单轴霉属(Plasmopara) 2.孢囊梗成锐角二叉分枝………………………………………………3 3.分枝两侧不对称,顶端尖锐……………………………………………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3.分枝两侧对称……………………………………………………………4 4.分枝顶端尖细…………… ………………………………………霜霉属(Peronospora) 4.分枝顶部膨大,具3 一4 个指状周生小梗………………………盘梗霉属(Bremia) (4)白锈菌属(Albugo): 观察白锈病症状特征。制作临时玻片镜检苋菜白锈病菌(Albugo bliti) 或白菜白锈病菌(Albugo candida)的孢子囊堆和孢子囊梗的形态特征,以及孢子囊的排列方式。 2. 子囊菌亚门 2.1 核菌纲 (1)白粉菌目:观察白粉病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标本症状的特点,叶片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粉状 物以及黑色点状物分别是病原菌的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白粉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子囊果内子囊数 目及子囊果表面附属丝的形态。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剑叶旋花白粉病(白粉菌属)、凤仙花白粉
病(单丝壳属)入、槐树白粉病(叉丝壳属)、梨白粉病(球针壳属). 白粉菌主要属检索表 1.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3 1.闭囊壳内单个子囊 .2 2.附属丝菌丝状 单囊壳属(Sphaemtheca)】 2.附属丝刚直、较粗,顶端二叉状重复分枝,分枝末端螺旋状卷曲.叉丝单囊壳属(Pod0 sphaera) 3.附属丝非南丝状。 5 3.附属丝菌丝状,发育不良 4 4.附属丝发育不良 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4.附属丝发育良好 白粉菌属(Erysiphe) 5.附属丝刚直,基部膨大,顶端尖锐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5.附属丝基部不膨大 .6 6。附属丝粗、刚直,项端二叉状重复分枝,分枝末端卷曲。 …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6.附属丝不分枝,顶端卷曲. .钩丝壳属(Uncinula) (2)球壳菌目:镜检苹果树腐烂病(黑腐皮壳属)永久玻片。注意子囊壳的形态和着生位置, 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形态如何?如何排列?再观察苹果树腐烂病病害标本,有什么症状特点?注意病 斑上所生黑色小点为病菌子座,子座内生分生孢子器,为该菌的无性阶段,将在半知菌亚门真菌的 实验中进行观察 2.2腔菌纲 取葱叶枯菌(Ms.)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子囊腔、子囊、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 2.3盘菌纲 镜检油菜菌核病(核盘菌属)水久玻片。观察油菜菌核病病害标本症状特征,注意菌核的形态、 色泽及着生位置。 (四)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了解鞭毛菌、子囊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重要属的形 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 基础。 (五)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擦镜纸、小块纱布、装有浮载剂的滴瓶、挑针、刀片、小垫板、载玻片、盖玻片等。 有关病害的标本、挂图、幻灯片。有关鞭毛菌、子囊菌所致病害标本、纯培养物及永久玻片标本
病(单丝壳属)、槐树白粉病(叉丝壳属)、梨白粉病(球针壳属)。 白粉菌主要属检索表 1.闭囊壳内多个子囊……………………………………………………………………………………3 1.闭囊壳内单个子囊……………………………………………………………………………………2 2.附属丝菌丝状……………………………………………………………单囊壳属(Sphaerotheca) 2.附属丝刚直、较粗,顶端二叉状重复分枝,分枝末端螺旋状卷曲…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3.附属丝非菌丝状……………………………………………………………………………………5 3. 附属丝菌丝状,发育不良………………………………………………………………………… 4 4.附属丝发育不良…………………………………………………………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4.附属丝发育良好………………………………………………………………白粉菌属(Erysiphe) 5.附属丝刚直,基部膨大,顶端尖锐…………………………………………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5.附属丝基部不膨大………………………………………………………………………………… 6 6.附属丝粗、刚直,顶端二叉状重复分枝,分枝末端卷曲…………………叉丝壳属 (Microsphaera) 6.附属丝不分枝,顶端卷曲……………………………………………………钩丝壳属(Uncinula) (2)球壳菌目:镜检苹果树腐烂病(黑腐皮壳属)永久玻片。注意子囊壳的形态和着生位置, 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形态如何?如何排列?再观察苹果树腐烂病病害标本,有什么症状特点?注意病 斑上所生黑色小点为病菌子座,子座内生分生孢子器,为该菌的无性阶段,将在半知菌亚门真菌的 实验中进行观察。 2.2 腔菌纲 取葱叶枯菌(M. sp.)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子囊腔、子囊、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 2.3 盘菌纲 镜检油菜菌核病(核盘菌属)永久玻片。观察油菜菌核病病害标本症状特征,注意菌核的形态、 色泽及着生位置。 (四)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了解鞭毛菌、子囊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重要属的形 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 基础。 (五)主要仪器设备 显微镜、擦镜纸、小块纱布、装有浮载剂的滴瓶、挑针、刀片、小垫板、载玻片、盖玻片等。 有关病害的标本、挂图、幻灯片。有关鞭毛菌、子囊菌所致病害标本、纯培养物及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二担子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认识担子菌亚门中主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掌握其分类依据,尤其是锈菌 目、黑粉菌目各主要属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生活史。 (三)实验内容 冬孢菌纲 1.锈菌目 (I)柄锈菌属(Puccinia):观察小麦条锈(Puccinia striformis、叶锈(Puccinia condita)和杆 锈病(Puccinia graminis fsp..mic)症状,注意病斑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受害部位是局部性的还是全 株性的。制片镜检,注意观察冬孢子和夏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它们在孢子堆中的者生情况。 (2)单胞锈菌属(Umomyces):观察豇豆锈菌(U.vignae)在豇豆的叶、茎、荚上的症状。制片 镜检病原菌,注意冬孢子和夏孢子的形态以及颜色变化。 (3)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观察梨胶锈菌(G.haraeamum)所引起的木瓜或贴梗海棠 锈病症状以及它们在转主寄主龙柏上的冬孢子角形态。徒手切片或取永久玻片镜检,观察性孢子器、 性孢子、授精丝和锈孢子器、锈孢子的形态特征。挑取桧柏上吸水膨大了的冬孢子堆(角)镜检, 观察冬孢子的萌芽、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以及萌发孔的位置。 (4)层锈菌属(Phakopsora):观察枣锈病菌永久玻片,观察冬孢子排列方式。 (S)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观察蔷薇多胞锈菌(P.rosaemultiforae)危害蔷薇及月季病 害标本症状,并取蔷薇多胞锈菌的水久玻片镜检,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征。 (6)檑锈菌属(Melampsora:松柳栅锈菌(M.larici--epitea)危害柳树。取其水久玻片镜检。 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点。 2.黑粉菌目 黑粉菌属(Ustilago):观察小麦散黑穗病(U.muda)和玉米瘤黑粉(U,maydis)病标本的症状 特征。挑取病组织上的冬孢子堆制片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征。 (四)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担子南亚门中主要病原南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类型,掌握分类根据, 尤其是锈菌目、黑粉菌目各主要属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生活史。了解担子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的复杂性。 (五)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二 担子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认识担子菌亚门中主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掌握其分类依据,尤其是锈菌 目、黑粉菌目各主要属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生活史。 (三)实验内容 冬孢菌纲 1.锈菌目 (1)柄锈菌属(Puccinia):观察小麦条锈(Puccinia striiformis)、叶锈(Puccinia recondita)和杆 锈病(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症状,注意病斑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受害部位是局部性的还是全 株性的。制片镜检,注意观察冬孢子和夏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它们在孢子堆中的着生情况。 (2)单胞锈菌属(Uromyces):观察豇豆锈菌(U.vignae)在豇豆的叶、茎、荚上的症状。制片 镜检病原菌,注意冬孢子和夏孢子的形态以及颜色变化。 (3)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观察梨胶锈菌(G.haraeanum)所引起的木瓜或贴梗海棠 锈病症状以及它们在转主寄主龙柏上的冬孢子角形态。徒手切片或取永久玻片镜检,观察性孢子器、 性孢子、授精丝和锈孢子器、锈孢子的形态特征。挑取桧柏上吸水膨大了的冬孢子堆(角)镜检, 观察冬孢子的萌芽、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以及萌发孔的位置。 (4)层锈菌属(Phakopsora):观察枣锈病菌永久玻片,观察冬孢子排列方式。 (5)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观察蔷薇多胞锈菌(P.rosaemultiflorae)危害蔷薇及月季病 害标本症状,并取蔷薇多胞锈菌的永久玻片镜检,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征。 (6)栅锈菌属(Melampsora):松柳栅锈菌(M.larici-epitea)危害柳树。取其永久玻片镜检, 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点。 2.黑粉菌目 黑粉菌属(Ustilago):观察小麦散黑穗病(U.nuda)和玉米瘤黑粉(U.maydis)病标本的症状 特征。挑取病组织上的冬孢子堆制片观察冬孢子的形态特征。 (四)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担子菌亚门中主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类型,掌握分类根据, 尤其是锈菌目、黑粉菌目各主要属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生活史。了解担子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的复杂性。 (五)主要仪器设备
有关病害标本、病原菌永久玻片和各种类型的子实体标本。显微镜、擦镜纸、乳酚油、挑针、 载玻片、盖玻片、小纱布。 实验三半知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综合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半知菌中各种类型代表菌的观察,了解半知菌的分类依据,掌握半知菌的主要属的形态 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通过采集标本,分离病原菌,纯化培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学观察, 掌握病害诊断和病原真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 (三)实验内容 1丝孢纲(lyphornycetes) (1)粉孢属(Oidium):引起植物白粉病。观察禾草白粉病(Oidium monilioides)标本的症状。 挑取少许粉状物制片镜检观察,注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分生孢子的排列方式。 (2)青霉属(Penicillium):柑桔青霉菌(P.italicum)是柑桔贮藏和运输期中的重要病原菌。 观察由青霉菌引起的柑橘、苹果、梨等果腐症状特点。挑取发生果腐病水果表面白色菌丝附近的青 色霉层制片,观察青霉菌分生孢子梗及孢子,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项端产孢细胞的形态特 征。 (3)尾孢属(Cercospora)::仔细观察由尾孢属真菌引起的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的症状 特点。取花生黑斑病叶片做徒手切片,或取花生黑斑病菌永久玻片镜检观察子座、分生孢子梗和分 生孢子的形态特征。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着生的方式及其项端的形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颜 色及分生孢子的形状及分隔情况。 (4)镰孢属(Fusarium):观察由棉花枯菱病菌(F.o sporum f.sp.vasinfectum、小麦赤霉病 菌(F.graminearum)和水稻恶菌病菌(F.moniliforme)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特点。观察上述三种病 原菌培养物的形态,注意培养物(基)的颜色变化。挑取培养物制片观察大型分生孢子(德刀形, 多细胞,基部有时有一显著的突起,称足胞)和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观察有无分 生孢子座。有的镜孢菌还产生一种厚壁孢子(厚垣孢子),是病菌在不良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孢子,抵 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观察菌丝上或大型分生孢子上有无厚垣孢子。 (5)轮枝孢属(Verticillium):大丽轮枝菌(V.dahliae)是引起棉花黄菱病的病原南。观察人工 培养的大丽轮枝菌菌落和微菌核形态特征,用刀片将菌丝块切成一薄片,侧放在载玻片上,置于低 倍镜下镜检,调节微调可见到无色分生孢子梗,主轴分成几节,节处有2至多个分枝,每个分枝和 主轴的顶端着生有多个分生孢子,形成分生孢子球。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长椭圆形。观察棉花 黄菱病标本症状,注意维管束变色,并与棉花枯菱病维管束变色对比观察
有关病害标本、病原菌永久玻片和各种类型的子实体标本。显微镜、擦镜纸、乳酚油、挑针、 载玻片、盖玻片、小纱布。 实验三 半知菌亚门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实验类型:综合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半知菌中各种类型代表菌的观察,了解半知菌的分类依据,掌握半知菌的主要属的形态 特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通过采集标本,分离病原菌,纯化培养病原菌,并进行形态学观察, 掌握病害诊断和病原真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 (三)实验内容 1 丝孢纲(Hyphornycetes) (1)粉孢属(Oidium):引起植物白粉病。观察禾草白粉病(Oidium monilioides )标本的症状。 挑取少许粉状物制片镜检观察,注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分生孢子的排列方式。 (2)青霉属(Penicillium):柑桔青霉菌(P.italicum)是柑桔贮藏和运输期中的重要病原菌。 观察由青霉菌引起的柑橘、苹果、梨等果腐症状特点。挑取发生果腐病水果表面白色菌丝附近的青 色霉层制片,观察青霉菌分生孢子梗及孢子,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顶端产孢细胞的形态特 征。 (3)尾孢属(Cercospora):仔细观察由尾孢属真菌引起的花生黑斑病(C. personata)的症状 特点。取花生黑斑病叶片做徒手切片,或取花生黑斑病菌永久玻片镜检观察子座、分生孢子梗和分 生孢子的形态特征。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着生的方式及其顶端的形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颜 色及分生孢子的形状及分隔情况。 (4)镰孢属(Fusarium):观察由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小麦赤霉病 菌(F.graminearum)和水稻恶菌病菌(F.moniliforme)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特点。观察上述三种病 原菌培养物的形态,注意培养物(基)的颜色变化。挑取培养物制片观察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多细胞,基部有时有一显著的突起,称足胞)和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观察有无分 生孢子座。有的镰孢菌还产生一种厚壁孢子(厚垣孢子),是病菌在不良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孢子,抵 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观察菌丝上或大型分生孢子上有无厚垣孢子。 (5)轮枝孢属(Verticillium):大丽轮枝菌(V.dahliae)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观察人工 培养的大丽轮枝菌菌落和微菌核形态特征,用刀片将菌丝块切成一薄片,侧放在载玻片上,置于低 倍镜下镜检,调节微调可见到无色分生孢子梗,主轴分成几节,节处有 2 至多个分枝,每个分枝和 主轴的顶端着生有多个分生孢子,形成分生孢子球。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长椭圆形。观察棉花 黄萎病标本症状,注意维管束变色,并与棉花枯萎病维管束变色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