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 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B.“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C.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 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D.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其“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 B.“和”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常常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它也常常是我们追求的 理想目标 C.世界上很多事物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和合”思想主张彻底化解矛盾和冲突,使不同事 物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 D.美国充当着“国际警察”的角色,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跟我们传统文化中 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雪涛阁集》①序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 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B.“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C.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 、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 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D.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其“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 B.“和”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常常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它也常常是我们追求的 理想目标。 C.世界上很多事物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和合”思想主张彻底化解矛盾和冲突,使不同事 物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 D.美国充当着“国际警察”的角色,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跟我们传统文化中 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雪涛阁集》①序
〖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鞋 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②。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 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 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 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③,共谈雅道。吁,诗至此 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远,信腕信口 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进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旨远 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④,何也?”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 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有以俚而传者,如“一百饶一下,打汝 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如“迫窘诘曲几穷哉”之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 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 自舍,以取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 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而石公袁子为之叙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有删略) 〖注释〗①《雪涛阁集》,为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字进之。②鞋红鹤翎,指 牡丹花中“靼红”和“鹤翎”等品种,经过改良可呈现出左紫、溪绯品种不同的样子。③驺子 掌管车马的仆役。④俳:滑稽,幽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通:懂得 B.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胜:胜任
〖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 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②。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 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 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 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③,共谈雅道。吁,诗至此, 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远,信腕信口, 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进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旨远, 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平近俚近俳④,何也?”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 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有以俚而传者,如“一百饶一下,打汝 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如“迫窘诘曲几穷哉”之类是也。古今文人,为诗所困, 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 自舍,以取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 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而石公袁子为之叙。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有删略) 〖注释〗①《雪涛阁集》,为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字进之。②鞓红鹤翎,指 牡丹花中“鞓红”和“鹤翎”等品种,经过改良可呈现出左紫、溪绯品种不同的样子。③驺子: 掌管车马的仆役。④俳:滑稽,幽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 通:懂得 B.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 胜: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