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 朱邦贤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 朱邦贤
1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至东汉 末随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 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相继问世 全面总结了古代医学、药物学知识的基础上 确立的。其后,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与检 验,而得以充实提高 中医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 八纲、四气五味等一系列理论与学说
一、概述 1.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至东汉 末随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 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相继问世, 全面总结了古代医学、药物学知识的基础上 确立的。其后,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与检 验,而得以充实提高。 中医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诊 八纲、四气五味等一系列理论与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主要 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其矛盾 运动过程中分析诸方面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 相互作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五运六气学说——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 来的、专门用来探讨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及其 对人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影响,以通过具体 的演算方法来预测疾病流行,并指导疾病防 治为特点,堪称现代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等 新兴学科的先导
▪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主要 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其矛盾 运动过程中分析诸方面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 相互作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 五运六气学说——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 来的、专门用来探讨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及其 对人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影响,以通过具体 的演算方法来预测疾病流行,并指导疾病防 治为特点,堪称现代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等 新兴学科的先导
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等学说—是中医 的生理学,特别强调以心、肝、脾、肺、肾 五脏为核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的整体谐调,是 中医生理学的基本思想。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的病理学。它是中医 认识疾病本质及其发病机理的思辨过程。 四诊八纲—是中医的诊断方法 五味、君臣佐使等理论—一是中药药理学、 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 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等学说——是中医 的生理学,特别强调以心、肝、脾、肺、肾 五脏为核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的整体谐调,是 中医生理学的基本思想。 ▪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的病理学。它是中医 认识疾病本质及其发病机理的思辨过程。 四诊八纲——是中医的诊断方法。 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理论——是中药药理学、 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2.丰富的治疗方法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治疗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 物疗法两大类。 药物疗法内服一传统的丸散膏丹等 外治—薰洗、蒸浴、敷贴、注射 输液等 器械类——针灸、割治、刮痴、 药物疗法 火罐 功法类——推拿按摩、气功、导引、 捏脊、情志相胜等方法
2. 丰富的治疗方法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治疗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 物疗法两大类。 内服——传统的丸散膏丹等 外治——薰洗、蒸浴、敷贴、注射、 输液等。 器械类——针灸、割治、刮痴、 火罐 功法类——推拿按摩、气功、导引、 捏脊、情志相胜等方法。 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