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学设计说 华东师大中文系2005级教育硕士吴勤 2006.11.23
华东师大中文系 2005级教育硕士 吴 勤 2006.11.23
《再别康桥》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 一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 关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诗作,是一首融思想美、 于经典诗篇,能给读者以巨大的审美感受。我 教个人认为该诗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全篇 材物我同-的构思和一系列意象的精心选 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和意象
一 关 于 教 材 《再别康桥》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 一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 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诗作,是一首融思想美、 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和结构美于一身的 经典诗篇,能给读者以巨大的审美感受。我 个人认为该诗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全篇 “物我同一”的构思和一系列意象的精心选 择。 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和意象
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在诗歌的鉴 关赏能力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基础,经过 于本单元《心园春长沙》和《雨巷》的 学鉴赏能力又会有相应的提高本课教 生学应抓住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力条在 有所突破
二 关 于 学 生 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在诗歌的鉴 赏能力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基础,经过 本单元《沁园春·长沙》和《雨巷》的 学习,对诗歌的情感、意象等方面的 鉴赏能力又会有相应的提高。本课教 学应抓住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力争在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方面 有所突破
目标和重点 确定依据 关目标: 于 1、体会诗歌表达的思 想感情。 1、教材特点 标2、理解诗歌“物我同一(课文特点单 和的艺术技巧。 元重点) 重|3、分析诗歌运用的意象。2、学生实际 点 3、个人理解 重点:“物我同一”艺 术技巧的理解
三 关 于 目 标 和 重 点 目标和重点 确定依据 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思 想感情。 2、理解诗歌“物我同一” 的艺术技巧。 3、分析诗歌运用的意象。 1、教材特点 (课文特点、单 元重点) 2、学生实际 3、个人理解 重点:“物我同一”艺 术技巧的理解
四关于教学过程“一课时) 主要步骤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配乐背诵 静听、感悟 感染激发,营造 氛围 诵读感知 同桌互读、互评 巡回指导 全班齐读,探讨情感 领会诗歌情感 解题 适时点拨 分析诗题空白,讨论了解背景,知人 论世 理解过渡引入,举例小组讨论,分析第27节 物我同分析(第1节)小组代表发言 体会构思的巧妙 及其表情达意的 小结归纳 散读全诗 功效 找出主要意象并讨论它 巡回指导们的特点和诗人选取原体会选择的精 分析 因 心,明确传统意 诗中意象点拨归纳其中原型意 象的掌握对提高 ① 象(传统意象)的含试举些自己熟知的传|鉴赏能力的作用 义,适当补充一些常统意象;试背全诗 见的传统意象
四、关于教学过程(一课时)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配乐背诵 静听、感悟 感染激发,营造 氛围 巡回指导 同桌互读、互评 领会诗歌情感 全班齐读,探讨情感 解 题 适时点拨 分析诗题空白,讨论 了解背景,知人 论世 理 解 “物我同 一” 过渡引入,举例 分析(第1节) 小组讨论,分析第2-7节, 小组代表发言 体会构思的巧妙 及其表情达意的 小结归纳 散读全诗 功效 分 析 诗中意象 巡回指导 找出主要意象并讨论它 们的特点和诗人选取原 因 体会选择的精 心,明确传统意 象的掌握对提高 鉴赏能力的作用 点拨归纳其中原型意 象(传统意象)的含 义,适当补充一些常 见的传统意象 试举一些自己熟知的传 统意象;试背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