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案例集 典型案例MP3音乐侵权案 案情概况: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众多音乐词曲作者组成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2001年6 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发现,北京伟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张MP3音乐光盘的 《同一首歌MP3-100首》。其中使用了该协会70位会员的54首音乐作品,但是却 没有向这些作者支付使用费。而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规定,MP3音乐的使用费为 每首作品每复制一次的标准为0.12元。双方经过接触,但没有能解决问题 2002年11月26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 侵犯音乐著作权为由,将伟地电子出版社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被告:1、停止发行、 销售侵权出版物《同一首歌MP3-100首》:2、支付侵权赔偿金38万元;3、向原 告公开赔礼道歉。被告伟地出版社辩称:原告不是音乐著作权人本身,不能以自己的名 义提起本案诉讼;同时,MP3光盘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载体,不能认为它是对原录音录 像制品的复制,而且,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没有关于出版、发行MP3光盘方面的禁止 性规定,因此自己并没有侵权。 2003年4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一案件并于2003年4月 23日做出一审判决:伟地电子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 协会人民币十一万八千八百元,驳回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2003.6.14) 理解目标: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 点评:知识产权的客体为信息,没有实体性的物质存在。虽然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载体, 但信息不同于物质载体。信息并不随着物质载体的变化而改变。本案中,MP3只是 种新的音乐作品的物质载体,该音乐作品的主体、内容等并没有改变。(马海生) 典型案例李淑贤、王庆祥诉贾英华侵犯著作权案 案件概况: 李淑贤(溥仪遗孀)与贾英华曾为邻居,两家关系较好,经常往来。当时贾英华曾帮助李 淑贤整理溥仪的日记及其他遗留文字,并整理李的一些口述资料。1979年到198O年, 由《人物》杂志社约稿,后登载在人民日报《战地》杂志上的有关整理文章,以"李淑 贤〃为署名人,同时署名贾英华整理
知识产权法学案例集 :::.. 典型案例 MP3 音乐侵权案 案情概况: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是众多音乐词曲作者组成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2001 年 6 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发现,北京伟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张 MP3 音乐光盘的—— 《同一首歌 MP3-100 首》。其中使用了该协会 70 位会员的 54 首音乐作品,但是却 没有向这些作者支付使用费。而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规定,MP3 音乐的使用费为 每首作品每复制一次的标准为 0.12 元。双方经过接触,但没有能解决问题。 2002 年 11 月 26 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 侵犯音乐著作权为由,将伟地电子出版社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被告:1、停止发行、 销售侵权出版物《同一首歌 MP3-100 首》;2、支付侵权赔偿金 38 万元;3、向原 告公开赔礼道歉。被告伟地出版社辩称:原告不是音乐著作权人本身,不能以自己的名 义提起本案诉讼;同时,MP3 光盘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载体,不能认为它是对原录音录 像制品的复制,而且,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没有关于出版、发行 MP3 光盘方面的禁止 性规定,因此自己并没有侵权。 2003 年 4 月 18 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一案件并于 2003 年 4 月 23 日做出一审判决:伟地电子出版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 协会人民币十一万八千八百元,驳回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其他诉讼请求。 (案例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2003.6.14) 理解目标: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 点评:知识产权的客体为信息,没有实体性的物质存在。虽然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载体, 但信息不同于物质载体。信息并不随着物质载体的变化而改变。本案中,MP3 只是一 种新的音乐作品的物质载体,该音乐作品的主体、内容等并没有改变。(马海生) 典型案例李淑贤、王庆祥诉贾英华侵犯著作权案 案件概况: 李淑贤(溥仪遗孀)与贾英华曾为邻居,两家关系较好,经常往来。当时贾英华曾帮助李 淑贤整理溥仪的日记及其他遗留文字,并整理李的一些口述资料。1979 年到 1980 年, 由《人物》杂志社约稿,后登载在人民日报《战地》杂志上的有关整理文章,以“李淑 贤”为署名人,同时署名“贾英华整理
1980年6月,李淑贤改变了与贾英华合作创作溥仪后半生传记作品的初衷,同意由王 庆祥与其合作,并且存放在李淑贤处的溥仪日记、其他文稿,以及出自贾英华手笔的整 理成果(包括溥仪编年、写作采访线索、溥仪病历摘抄,李淑贤口述回忆资料等共2万 余字)全部交王庆祥带走。王庆祥获取资料后,于同年10月完成了《溥仪的后半生》初 稿。1981年初,天津《八小时以外》杂志连载过两期该初稿连载时王庆祥单独署名。 其后,李、王达成版权共有协议,1988年11月出版了《溥仪的后半生》一书。该 书与1980年10月完成的初稿并无实质性差别 早在1980年李改变初衷时,贾英华曾要求仍旧参与创作《溥仪后半生》一书,但被拒 绝。于是贾决心独自创作。他自费采访了三百余人,包括溥仪"后半生听开始的目睹者(即 与溥仪一道被特赦、一道从抚顺到北京的人)到后半生”结束时的目睹者(溥仪去世前守 候在病榻旁的人),査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包括有关的新闻报道等)。其收集、笔录的文 字已超千万。1984年,《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初稿完成。其间又经出版社及其他 方面的一些人提出修改意见,几次修改,于1988年9月向解放军出版社交付定稿 1989年6月出版。 1990年11月,李淑贤与王庆祥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起诉,称贾英华的《末代皇帝的 后半生》一书,抄袭了《溥仪的后半生》二书达70%以上,侵犯了二人的版权,要求 被告公开赔礼道歉,销毁存书、不要印刷出版,赔偿经济损失等。被告辩称:事实是王 庆祥拿走并使用了被告的整理成果,用于《溥仪的后半生》的创作”;《末代皇帝的后 半生》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根本不存在抄袭李、王一书的问题。 法院经过审理,做出判决:贾英华在创作《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过程中,通过长期 搜集、整理,获得了对溥仪生平的广泛了解,以此构成了其书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不是 抄自原告作品。创作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当需要表现特定历史人物活动的客观真实时, 都不可能凭空杜撰,由此造成原、被告所著之书在记述人物、时间、事件等内容时所反 映的客观史事和所利用的史料部分相同,不能作为抄袭的依据。被告所著之书在创作风 格、文学处理等表达形式上亦体现了自己的特点,表明了其作品的独创性。原告并不能 证明这些表现形式属其独自所有。故原告认为被告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 双方在法定期间内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生效 (案件来源: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知识产权法案例评析》,法律岀版社1994 年5月第1版,第2页。) 理解目标:作品原创性的含义
1980 年 6 月,李淑贤改变了与贾英华合作创作溥仪后半生传记作品的初衷,同意由王 庆祥与其合作,并且存放在李淑贤处的溥仪日记、其他文稿,以及出自贾英华手笔的整 理成果(包括溥仪编年、写作采访线索、溥仪病历摘抄,李淑贤口述回忆资料等共 2 万 余字)全部交王庆祥带走。王庆祥获取资料后,于同年 10 月完成了《溥仪的后半生》初 稿。1981 年初,天津《八小时以外》杂志连载过两期该初稿连载时王庆祥单独署名。 其后,李、王达成“版权共有”协议,1988 年 11 月出版了《溥仪的后半生》一书。该 书与 1980 年 10 月完成的初稿并无实质性差别。 早在 1980 年李改变初衷时,贾英华曾要求仍旧参与创作《溥仪后半生》一书,但被拒 绝。于是贾决心独自创作。他自费采访了三百余人,包括溥仪“后半生”开始的目睹者(即 与溥仪一道被特赦、一道从抚顺到北京的人)到“后半生”结束时的目睹者(溥仪去世前守 候在病榻旁的人),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包括有关的新闻报道等)。其收集、笔录的文 字已超千万。1984 年,《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初稿完成。其间又经出版社及其他 方面的一些人提出修改意见,几次修改,于 1988 年 9 月向解放军出版社交付定稿, 1989 年 6 月出版。 1990 年 11 月,李淑贤与王庆祥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起诉,称贾英华的《末代皇帝的 后半生》一书,抄袭了《溥仪的后半生》二书达 70%以上,侵犯了二人的版权,要求 被告公开赔礼道歉,销毁存书、不要印刷出版,赔偿经济损失等。被告辩称:事实是王 庆祥拿走并使用了被告的整理成果,用于《溥仪的后半生》的“创作”;《末代皇帝的后 半生》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根本不存在抄袭李、王一书的问题。 法院经过审理,做出判决:贾英华在创作《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过程中,通过长期 搜集、整理,获得了对溥仪生平的广泛了解,以此构成了其书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不是 抄自原告作品。创作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当需要表现特定历史人物活动的客观真实时, 都不可能凭空杜撰,由此造成原、被告所著之书在记述人物、时间、事件等内容时所反 映的客观史事和所利用的史料部分相同,不能作为抄袭的依据。被告所著之书在创作风 格、文学处理等表达形式上亦体现了自己的特点,表明了其作品的独创性。原告并不能 证明这些表现形式属其独自所有。故原告认为被告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 双方在法定期间内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生效。 (案件来源: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知识产权法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 1994 年 5 月第 1 版,第 2 页。) 理解目标:作品原创性的含义
点评:作品的原创性只是要求作品是由作者独自创作完成的,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因而, 并不排除雷同作品的出现。只要不是抄袭的产物,雷同作品的作者各自对其作品享有著 作权。(马海生) 典型案例沈金钊诉上海远东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丢失其部分书稿致不能出版其作品 赔偿损失案 案件概括: 1994年3月18日,沈金钊、上海远东出版社双方签订了《多功能俄汉大词典》一书 的出版合同。合同约定:上海远东出版社在1996年6月30日前出版合同所指作品, 并享有7年中国大陆地区简、繁中文本的专有出版权,到期不能出版,沈金钊可以终止 合同,上海远东出版社应按20元/干字报酬标准的30%支付赔偿金,原稿(共7175 页)归沈金钊;考虑到工本印刷等情况,沈金钊自愿不收稿酬,作品首次出版1年内, 上海远东出版社可以自行决定重印等。双方约请童宪刚教授为该辞典的审稿人。 1995年下半年,上海远东出版社通知审稿人童宪刚教授,称因遗失该书稿2000页, 暂停审稿。至此时,童教授已校审完前4000页。据其证实,2000页遗失稿中附页不 超过100页。上海远东出版社在此之前已通知沈金钊遗失2000页文稿之事,内容为 自字母A至K部分 沈金钊向上海远东出版社索赔,但没有成功,遂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 求按合同约定的页数和标准,判令被告给付不能按时出版的违约赔偿金、遗失稿件赔偿 金,给付精神损失费、一次性补偿等,共计人民币519875元。上海远东出版社答辩 承认遗失书稿,遗失书稿每页可按500字计算,双方可终止合同。书稿不应按合同中 载明的7175页计算,而应按原稿末页编码6228页计算 徐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据修改前的《著作权法》第四十 七条、第四十五条第(八)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终止履行。 二、被告给付原告违约赔偿金21525元。 三、被告给付原告遗失稿件赔偿金72600元。原告所著《多功能俄汉大词典》A至K 条目的版权在2001年3月17日之前归被告所有 四、被告应一次性补偿原告经济损失8万元。 判决后,上海远东出版社不服,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 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合同签订后,被上诉人已交
点评:作品的原创性只是要求作品是由作者独自创作完成的,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因而, 并不排除雷同作品的出现。只要不是抄袭的产物,雷同作品的作者各自对其作品享有著 作权。(马海生) 典型案例沈金钊诉上海远东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后丢失其部分书稿致不能出版其作品 赔偿损失案 案件概括: 1994 年 3 月 18 日,沈金钊、上海远东出版社双方签订了《多功能俄汉大词典》一书 的出版合同。合同约定:上海远东出版社在 1996 年 6 月 30 日前出版合同所指作品, 并享有 7 年中国大陆地区简、繁中文本的专有出版权,到期不能出版,沈金钊可以终止 合同,上海远东出版社应按 20 元/干字报酬标准的 30%支付赔偿金,原稿(共 7175 页)归沈金钊;考虑到工本印刷等情况,沈金钊自愿不收稿酬,作品首次出版 1 年内, 上海远东出版社可以自行决定重印等。双方约请童宪刚教授为该辞典的审稿人。 1995 年下半年,上海远东出版社通知审稿人童宪刚教授,称因遗失该书稿 2000 页, 暂停审稿。至此时,童教授已校审完前 4000 页。据其证实,2000 页遗失稿中附页不 超过 100 页。上海远东出版社在此之前已通知沈金钊遗失 2000 页文稿之事,内容为 自字母 A 至 K 部分。 沈金钊向上海远东出版社索赔,但没有成功,遂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 求按合同约定的页数和标准,判令被告给付不能按时出版的违约赔偿金、遗失稿件赔偿 金,给付精神损失费、一次性补偿等,共计人民币 519875 元。上海远东出版社答辩 承认遗失书稿,遗失书稿每页可按 500 字计算,双方可终止合同。书稿不应按合同中 载明的 7175 页计算,而应按原稿末页编码 6228 页计算。 徐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据修改前的《著作权法》第四十 七条、第四十五条第(八)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终止履行。 二、被告给付原告违约赔偿金 21525 元。 三、被告给付原告遗失稿件赔偿金 72600 元。原告所著《多功能俄汉大词典》A 至 K 条目的版权在 2001 年 3 月 17 日之前归被告所有。 四、被告应一次性补偿原告经济损失 8 万元。 判决后,上海远东出版社不服,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 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合同签订后,被上诉人已交
付书稿原件,但上诉人丢失书稿造成不能按期出版,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其还应对 遗失的书稿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关于上诉人提出遗失稿件赔偿金过高及一次性补偿8万 元没有依据一节,因书稿作为一部作品,作者享有作品原件的所有权和作品著作权,现 上诉人丢失部分书稿是侵犯了被上诉人对这部分书稿原件的所有权,而非侵犯被上诉人 的作品著作权,因此,上诉人应对遗失的书稿予以赔偿,赔偿的确定应结合作者付出的 劳动、作品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该院于1997年4月24日判决: 维持一审判决第一、二项 撤销一审判决第三、四项 三、上诉人应赔偿被上诉人遗失稿件损失45000元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一一知识产权卷》,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73页。) 理解目标:作品与其载体的关系 点评:作品须以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为人们感知,因此任何作品都离不开物质载 体。但物质载体不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而是物权法保护的对象。载体的转换对绝大 多数作品而言并不影响其价值。但载体的灭失有可能导致无法行使针对作品的著作权, 此时,所产生的赔偿数额应当大于物质载体本身的价值。(马海生 典型案例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诉 Feist Publications侵犯著作权案 案情概况: 美国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Inc.(以下简称:Rura)是一家经授权认证后 负责在堪萨斯州的若干社区从事电话服务的业者。依据该州的一项规定,凡是在其境内 从事电话服务者均需在每个年度提供及更新其辖下用户的电话号码名录给所有的用户 该公司即据此分别出版了黄页及白页电话号码簿户。而其中的白页电话号码簿是按传统 方式把所有用户的姓名、所在城市以及电话号码依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予以排列。就本 案相关的部份,该公司的白页号码簿内含一个服务辖区,下列了约七千七百个名录。 Feist publications,Inc(以下简称:Fest)是专门从事地区性电话号码名录的业者。 与一般的电话号码簿不同的是,其号码簿涵盖了许多个不同的电话服务辖区。该公司的 电话号码薄涵盖了十一个服务区、十五个郡(县)以及四万六千八百七十八个名录。两 公司的电话号码簿均是免费发送给用户,但两公司为了争取黄页电话号码簿上的广告经 常从事激烈的竞争
付书稿原件,但上诉人丢失书稿造成不能按期出版,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其还应对 遗失的书稿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关于上诉人提出遗失稿件赔偿金过高及—次性补偿 8 万 元没有依据一节,因书稿作为一部作品,作者享有作品原件的所有权和作品著作权,现 上诉人丢失部分书稿是侵犯了被上诉人对这部分书稿原件的所有权,而非侵犯被上诉人 的作品著作权,因此,上诉人应对遗失的书稿予以赔偿,赔偿的确定应结合作者付出的 劳动、作品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该院于 1997 年 4 月 24 日判决: 一、维持一审判决第一、二项; 二、撤销一审判决第三、四项; 三、上诉人应赔偿被上诉人遗失稿件损失 45000 元。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知识产权卷》,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年 9 月第 1 版,第 273 页。) 理解目标:作品与其载体的关系 点 评:作品须以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为人们感知,因此任何作品都离不开物质载 体。但物质载体不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而是物权法保护的对象。载体的转换对绝大 多数作品而言并不影响其价值。但载体的灭失有可能导致无法行使针对作品的著作权, 此时,所产生的赔偿数额应当大于物质载体本身的价值。(马海生) 典型案例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诉 Feist Publications 侵犯著作权案 案情概况: 美国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 Inc.(以下简称:Rural)是一家经授权认证后 负责在堪萨斯州的若干社区从事电话服务的业者。依据该州的一项规定,凡是在其境内 从事电话服务者均需在每个年度提供及更新其辖下用户的电话号码名录给所有的用户 该公司即据此分别出版了黄页及白页电话号码簿户。而其中的白页电话号码簿是按传统 方式把所有用户的姓名、所在城市以及电话号码依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予以排列。就本 案相关的部份,该公司的白页号码簿内含一个服务辖区,下列了约七千七百个名录。 Feist Publications, Inc(以下简称:Feist)是专门从事地区性电话号码名录的业者。 与一般的电话号码簿不同的是,其号码簿涵盖了许多个不同的电话服务辖区。该公司的 电话号码薄涵盖了十一个服务区、十五个郡(县)以及四万六千八百七十八个名录。两 公司的电话号码簿均是免费发送给用户,但两公司为了争取黄页电话号码簿上的广告经 常从事激烈的竞争
Rura公司由于其提供服务之便,通常可以轻易取得用户的电话号码资料。而Feit公 司则需与个别的电话服务业者分别订立授权契约,并支付权利金后才得使用各该业者旗 下用户的资料。为了不让Fest公司有机会来与之竞争, Rural公司则拒绝了被告欲与 其缔结授权协议的请求。(在堪萨斯州西北区的十一个业者其中除了Rura|公司之外均 与 Feist公司缔结了授权协议)在此情形下,Fes公司即对Rura公司的名录资料展 开确认,并加列了详细的地址(Rura公司的名录则在地址的部份大部缺无),然后将 这些资料列入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薄之中,导致1983年的电话号码簿中全部的四万六千 八百七十八项名列中有一千三百零九项则是与Rura公司1982-1983年的白页电话 号码簿中所列雷同,而且其中有四项是 Rural公司虚构的假号,以作为识别重制之用。 Rura公司因而向法院起诉 Feist公司侵犯其版权。审理此案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与联 邦巡回上诉法院第十巡回法庭均判决原告胜诉,但最高法院认为尽管Rura|公司为整 理、出版电话号码薄付出了劳动,但该电话号码薄缺乏原创性,Rura公司不能对其 享有版权。因而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改判被告胜诉。(案件来源:499US340 369(1991)) 理解目标:"作品″的原创性 点评:在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版权法中,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原创 性的智力成果。这种原创性( orig inality)仅要求作品要有最小限度的创造性( minimal level of creativity)。一方面,不要求作品具备新颖性,也不要求作品是唯一的;另 方面,也不能没有任何创造性,或仅有微不足道的( trivia)创造性。本案中,美国 最高法院正是认为 Rural公司电话号码薄(白页)的制作没有体现出任何创造性的成分, 不能对事实(公众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享有版权,因而判其败诉。(马海生) 张某诉李教授侵犯著作权案 案情概况: 前俯长江,后依青山的丰都鬼城″是重庆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张某在一次游览丰都时突 发奇想:如果能依山势选取一座山峰,在山上选取恰当的位置雕刻岀数量众多的小鬼形 象,然后再由众多的小鬼”构成一个"大鬼的轮廓。这样,从远处看这整座山是一个大 鬼〃,近处看,却又是无数的”小鬼"。若开发成功,势必会给丰都增加一个旅游亮点 张某遂找到了成都的美术学教授李某(以下称"李教授”),将自己的设想讲出,表示希 望同李教授一起设计该造型。李教授经硏究张某的设想后,拒绝了的合作硏究请求。张 某也就没有继续考虑其设想
Rural 公司由于其提供服务之便,通常可以轻易取得用户的电话号码资料。而 Feist 公 司则需与个别的电话服务业者分别订立授权契约,并支付权利金后才得使用各该业者旗 下用户的资料。为了不让 Feist 公司有机会来与之竞争,Rural 公司则拒绝了被告欲与 其缔结授权协议的请求。(在堪萨斯州西北区的十一个业者其中除了 Rural 公司之外均 与 Feist 公司缔结了授权协议)在此情形下,Feist 公司即对 Rural 公司的名录资料展 开确认,并加列了详细的地址(Rural 公司的名录则在地址的部份大部缺无),然后将 这些资料列入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薄之中,导致 1983 年的电话号码簿中全部的四万六千 八百七十八项名列中有一千三百零九项则是与 Rural 公司 1982—1983 年的白页电话 号码簿中所列雷同,而且其中有四项是 Rural 公司虚构的假号,以作为识别重制之用。 Rural 公司因而向法院起诉 Feist 公司侵犯其版权。审理此案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与联 邦巡回上诉法院第十巡回法庭均判决原告胜诉,但最高法院认为尽管 Rural 公司为整 理、出版电话号码薄付出了劳动,但该电话号码薄缺乏原创性, Rural 公司不能对其 享有版权。因而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改判被告胜诉。(案件来源:499 U.S. 340, 369(1991) ) 理解目标:“作品”的原创性 点 评:在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版权法中,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原创 性的智力成果。这种原创性(originality)仅要求作品要有最小限度的创造性(minimal level of creativity)。一方面,不要求作品具备新颖性,也不要求作品是唯一的;另 一方面,也不能没有任何创造性,或仅有微不足道的(trivial)创造性。本案中,美国 最高法院正是认为 Rural 公司电话号码薄(白页)的制作没有体现出任何创造性的成分, 不能对事实(公众的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享有版权,因而判其败诉。(马海生) 张某诉李教授侵犯著作权案 案情概况: 前俯长江,后依青山的丰都“鬼城”是重庆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张某在一次游览丰都时突 发奇想:如果能依山势选取一座山峰,在山上选取恰当的位置雕刻出数量众多的小鬼形 象,然后再由众多的“小鬼”构成一个“大鬼”的轮廓。这样,从远处看这整座山是一个“大 鬼”,近处看,却又是无数的“小鬼”。若开发成功,势必会给丰都增加一个旅游亮点。 张某遂找到了成都的美术学教授李某(以下称“李教授”),将自己的设想讲出,表示希 望同李教授一起设计该造型。李教授经研究张某的设想后,拒绝了的合作研究请求。张 某也就没有继续考虑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