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任课班级:城规2015级1班 任课教师:奚秀梅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任课班级:城规 2015 级 1 班 任课教师:奚秀梅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姓名奚秀梅职称副教授总学时48 腰用 彭望碌主编,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遥感的基础上,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成像机 理和解译原理: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方法:掌握 程教学目的 航片、多光谱图像、热红外图像、雷达图像及高光谱图像的解译方法, 了解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发展方向。 章次 章名 学时 第1章 遥感概述 2 第2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6 第3章 遥感光学基础 2 第4章 传感器 2 第5章 航空遥感 2 第6章 航天遥感 4 第7章 微波遥感 4 时 第八章 图像校正与增强 6+8 分 第九章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0+4 配 第十章 计算机信息提取 4+4 第十一章 遥感技术应用(本章穿插到以上章节中) 讲述课 32 实习课 6
姓名 奚秀梅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8 使用 教材 彭望碌主编,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遥感的基础上,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成像机 理和解译原理;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图像信息的提取方法;掌握 航片、多光谱图像、热红外图像、雷达图像及高光谱图像的解译方法, 了解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发展方向。 学 时 分 配 章次 章 名 学时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讲述课 实习课 遥感概述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遥感光学基础 传感器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微波遥感 图像校正与增强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计算机信息提取 遥感技术应用(本章穿插到以上章节中) 2 6 2 2 2 4 4 6+8 0+4 4+4 32 16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6一2017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2015级1班 授课时间 第1周星期三7-8节授课地点 博学楼C308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教学 2.了解学习资源,明确学习方法: 目的 3.掌握课程脉络: 4。从总体上了解遥感的概念、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分类及特点。 粉 第1章:遥感概述 1.遥感概念及遥感识别地物原理 2。遥感探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 3.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4.遥感分类及特点 5.谣成技术的发展篇中 [重点】1.遥感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遥感探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 教学里 3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重占是感卫星地面站) 点、难 [难点】1.遥感的原理 点及教 学方法 2.遥感探测的不足 [方法]1、收集关于S应用及发展前景的信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图示。 作业、 [思考题]1、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有什么特点?遥感的分类?在我们的 思考题 产生活中遥感能起什么作用? (讨论 题)、阅 [作业题】1、简述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过程)。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象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后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4 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较合适不合适 其它:
1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 2015 级 1 班 授课时间 第 1 周 星期三 7-8 节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08 教 学 目 的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2.了解学习资源,明确学习方法; 3. 掌握课程脉络; 4. 从总体上了解遥感的概念、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分类及特点。 教 学 内 容 第 1 章:遥感概述 1. 遥感概念及遥感识别地物原理 2. 遥感探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 3.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4. 遥感分类及特点 5.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教 学 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 1. 遥感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 遥感探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 3.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重点是遥感卫星地面站) [难点] 1. 遥感的原理 2. 遥感探测的不足. [方法] 1、收集关于 RS 应用及发展前景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图示。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1、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有什么特点?遥感的分类?在我们的生 产生活中遥感能起什么作用? [作业题] 1、简述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过程)。 课 后 记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 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2015级1班 授课时间 第1周星期五34节 授课地点 博学楼C308 1. 掌握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教学 目的 2.理解黑体的概念及其对遥感原理的意义,掌握黑体辐射三定律: 3.掌握实际物体的辐射特点了解其辐射率的变化。 第2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教 2.1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 1.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三种反射、反射吸收透射、散射) 2.黑体的概念及辐射三定律(普朗克、斯一玻定律、维恩定律) 3.实际物体的辐射(基尔霍夫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 [重点]1.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2.黑体的概念及辐射三定律 教学重 点、难 3.实际物体的辐射 [难点]1.透射和散射对遥感的意义 方法1、讲授与讨论结合。 2、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图示。 [思考题]1、士兵突击中班长身上带有热鸡蛋,被红外测试仪检测出米,有无 作业 思考题 科学依据?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讨论 题)、阅 [作业题]1、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会发生什么作用?碰到一般地面物体,电 读材料 磁波分成几部分?其大小方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令 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教学内容深、广度:0合适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2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 2015 级 1 班 授课时间 第 1 周 星期五 3-4 节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08 教 学 目 的 1. 掌握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2. 理解黑体的概念及其对遥感原理的意义,掌握黑体辐射三定律; 3. 掌握实际物体的辐射特点了解其辐射率的变化。 教 学 内 容 第 2 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2.1 电磁波谱与黑体辐射 1. 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三种反射、反射吸收透射、散射) 2. 黑体的概念及辐射三定律(普朗克、斯—玻定律、维恩定律) 3. 实际物体的辐射(基尔霍夫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 1. 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2. 黑体的概念及辐射三定律 3.实际物体的辐射 [难点] 1. 透射和散射对遥感的意义 [方法] 1、讲授与讨论结合。 2、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图示。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1、士兵突击中班长身上带有热鸡蛋,被红外测试仪检测出来,有无 科学依据?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作业题] 1、电磁波照射到物体上,会发生什么作用?碰到一般地面物体,电 磁波分成几部分?其大小方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 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石河子大学课程教案 学年学期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2015级1班 授课时间 第2周星期三7-8节 授课地点 博学楼C308 1.了解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和天气的关系,了解地球热辐射的特点,掌握 两种辐射的分段性: 2.了解大气对辐射的影响,掌握三种散射对遥感过程的影响: 3.掌握大气窗口的概念,了解其谱段特点。 第2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22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 2.3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情况的关系 内 2.地球自身热辐射的特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容 3.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组成、折射、反射、吸收和散射 4.大气窗口的概念及谱段特点 [重点]1.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情况的关系 2.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教学重 3.大气散射的类型、大气窗口的范围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难点】1.大气散射及其对遥感过程的影响 [方法]1、讲授与讨论结合。 2、观查与对比法。 作业 [思考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哪些影响,在晴天、阴天分别以什么影响为主? 思考题 (讨论 [作业题]1.简述大气散射类型及对遥感信息的影响。 题)、阅 读材料 2.电磁波谱区间主要分为几段?遥感探测利用最多的是哪几段? 单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不合适 4.其它:
3 石 河 子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学年学期 2016—2017 学年 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奚秀梅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授课班级 城规 2015 级 1 班 授课时间 第 2 周 星期三 7-8 节 授课地点 博学楼 C308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和天气的关系,了解地球热辐射的特点,掌握 两种辐射的分段性; 2.了解大气对辐射的影响,掌握三种散射对遥感过程的影响; 3. 掌握大气窗口的概念,了解其谱段特点。 教 学 内 容 第 2 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2.2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 2.3 地球大气及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 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情况的关系 2. 地球自身热辐射的特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3.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组成、折射、反射、吸收和散射 4. 大气窗口的概念及谱段特点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 太阳辐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情况的关系 2.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3. 大气散射的类型、大气窗口的范围 [难点] 1. 大气散射及其对遥感过程的影响。 [方法] 1、讲授与讨论结合。 2、观查与对比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哪些影响,在晴天、阴天分别以什么影响为主? [作业题] 1.简述大气散射类型及对遥感信息的影响。 2.电磁波谱区间主要分为几段?遥感探测利用最多的是哪几段?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 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