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备课笔记 课题 春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时间|121 授课 主备 复备 执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景物特点,感受景物美 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三,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感知讨论归纳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阅读“三到”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内容。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春”字,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主体部分描绘了哪几幅图? 2.了解特征:文章在具体描绘春的五幅图景中,各写出这些景物怎样的特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章开头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什么? 4.重点研讨“春风图”学生先朗读,然后解决以下问题。 (1)本段重点描绘出春风怎样的特点? (2)课文分别从人的哪些感官来写春风的,找出对应的句子 (3)课文运用这种方法写春风的好处是什么? (4)找出本段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或语句,并加以赏析。(教师对赏析方法进 行指导) 示例 句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赏析:句中“酝酿”这一动词,原指造酒发酵的过程。句中指春天来临 后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形象写出在阳光下这种芳香不断 加浓的过程 5.学生分组学着研讨“春风图”的方法,赏析其它四幅图中的一、二幅。(共 同设置问题,相互提问,相互解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 1 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语文备课笔记 课题 春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课时 备课 时间 11.21 主备 复备 执教 授课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景物特点,感受景物美 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三.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 阅读感知 讨论归纳 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阅读“三到”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内容。 (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春”字,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主体部分描绘了哪几幅图? 2.了解特征:文章在具体描绘春的五幅图景中,各写出这些景物怎样的特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章开头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什么? 4.重点研讨“春风图”学生先朗读,然后解决以下问题。 (1)本段重点描绘出春风怎样的特点? (2)课文分别从人的哪些感官来写春风的,找出对应的句子。 (3)课文运用这种方法写春风的好处是什么? (4)找出本段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或语句,并加以赏析。(教师对赏析方法进 行指导) 示例: 句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赏析:句中“酝酿”这一动词,原指造酒发酵的过程。句中指春天来临 后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一样越来越浓。形象写出在阳光下这种芳香不断 加浓的过程。 5.学生分组学着研讨“春风图”的方法,赏析其它四幅图中的一、二幅。(共 同设置问题,相互提问,相互解决)
6.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结合课文谈景物描写的方法 【释疑助学】 1.文章结尾三段各用什么来比喻,赞美春的什么特点?文章抒发了对春的怎 样的感情? 2课堂总结 (1)主题:这篇优美的 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 景象,赞美 激励人们抓紧 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精练固学】 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 2 第四单元 6.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结合课文谈景物描写的方法。 【释疑助学】 1.文章结尾三段各用什么来比喻,赞美春的什么特点?文章抒发了对春的怎 样的感情? 2.课堂总结 (1)主题:这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_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景象,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抓紧 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精练固学】 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济南的冬天1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l121 时间 复备 授课 主备 执教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学习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感知讨论归纳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领会,学习散文笔法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师生合作,理清课文层次。 第1节:总写 第2-4节:分别写 第5节:总结全文 (二)深入探讨课文 1.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济南的小山有什么特征?作者把它比成了什么?这个比喻写出了济南小 山什么特征? 3.第二自然段,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4.“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在北边缺着点口儿。”“整”与“缺”矛 盾吗? 【释疑助学】 1.课文的标题有何特点? 【精练固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 3 第四单元 课题 济南的冬天 1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 时间 11.21 主备 复备 执教 授课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学习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习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 阅读感知 讨论归纳 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领会,学习散文笔法。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师生合作,理清课文层次。 第 1 节:总写 第 2-4 节:分别写了 、 、 。 第 5 节:总结全文。 (二)深入探讨课文 1.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济南的小山有什么特征?作者把它比成了什么?这个比喻写出了济南小 山什么特征? 3.第二自然段,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4.“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在北边缺着点口儿。” “整”与“缺”矛 盾吗? 【释疑助学】 1.课文的标题有何特点? 【精练固学】
选出加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2)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3.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二)课内阅读第3节,完成下列习题 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第四单元 1. 选出加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 (2)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 2.“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3.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二)课内阅读第 3 节,完成下列习题。 附: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济南的冬天2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备课 l121 时间 主备 复备 执教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感知讨论归纳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朗读课文,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二)细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说说文章在第三段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描写的雪后山景“妙”在何 3.课文第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写出了什么特点? 【释疑助学】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中的“声”能不能去掉呢?你能感悟出“声” 在这句话中的妙处吗?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中“点”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 1.本文抓住济南冬天的特点,具体描述了济南冬天的和 描绘 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地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第四单元 课题 济南的冬天 2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 2 课时 备课 时间 11.21 主备 复备 执教 授课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 阅读感知 讨论归纳 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朗读课文,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二)细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说说文章在第三段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描写的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3.课文第 5 段写济南冬天的水,写出了什么特点? 【释疑助学】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中的“声”能不能去掉呢?你能感悟出“声” 在这句话中的妙处吗?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中“点”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 1.本文抓住济南冬天 的特点,具体描述了济南冬天的 和 ,描绘 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地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