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中药炮制》第8周,第8讲次摘要第十二章炙法授课题目(章、节)第三、四、五、六节【目的要求】1.掌握盐炙、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2.熟悉四种炙法代表药物现代研究概况3.了解四种炙法的含义。【重点】1.四种炙法操作方法;辅料用量②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难点]】1.四种炙法代表药物的炮制研究。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从复习上一堂课内容引入【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三节盐炙法一、含义盐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泻相火、利尿和疗疝止痛的药物。二、主要目的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药用盐炙可协同药力,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功效。3.缓和药物辛燥之性益智仁等盐炙后可缓和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三、操作方法1,先拌盐水后炒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解,与药物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2.先炒药后加盐水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盐的用量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课程名称:《中药炮制》 第 8 周,第 8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二章 炙法 第三、四、五、六节 【目的要求】 1. 掌握盐炙、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 2. 熟悉四种炙法代表药物现代研究概况。 3. 了解四种炙法的含义。 【重 点】 1. 四种炙法操作方法;辅料用量②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难 点】 1. 四种炙法代表药物的炮制研究。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从复习上一堂课内容引入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盐炙法 一、含义 盐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 用于补肾固精、泻相火、利尿和疗疝止痛的药物。 二、主要目的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 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知母、黄柏等药用盐炙可协同药力,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 血的功效。 3.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益智仁等盐炙后可缓和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 三、操作方法 1.先拌盐水后炒 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解,与药物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 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2.先炒药后加盐水 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 炒干,取出晾凉。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 盐的用量通常是每 100kg 药物,用食盐 2kg
四、注意事项1.药物盐炙前要大小分档2、溶解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盐的4~5倍量为宜。3,含粘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宜先炒药后加盐水。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故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4盐炙法火力宜用文火,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炮制药物时更应控制火力。若火力过大,加入盐水后,水分迅速蒸发,食盐即粘附在锅上,达不到盐炙的目的。知母【处方用名】知母肥知母知母肉炒知母盐知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习称“光知母"。【炮制方法】1,知母取原药材,除去毛状物及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毛屑。2,盐知母取净知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边炒边喷淋盐水炒至近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知母片,用食盐2kg。【炮制作用】性寒,味苦、甘。归肺、胃、肾经。生知母长于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多用于外感热病,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盐知母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常用于肝肾阴亏,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杜仲【处方用名】杜仲川杜仲炒杜仲盐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炮制方法】1:杜仲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2盐杜仲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杜仲块或丝,用食盐2kg。社仲,【炮制作用】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四、注意事项 1.药物盐炙前要大小分档。 2. 溶解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水的用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一般以食 盐的 4~5 倍量为宜。 3.含粘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宜先炒药后加盐水。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 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故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 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 4.盐炙法火力宜用文火,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炮制药物时更应控制火力。若火力过 大,加入盐水后,水分迅速蒸发,食盐即粘附在锅上,达不到盐炙的目的。 知 母 【处方用名】知母 肥知母 知母肉 炒知母 盐知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 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习称“光知 母”。 【炮制方法】 1.知母 取原药材,除去毛状物及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毛屑。 2.盐知母 取净知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边炒边喷淋盐水, 炒至近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 100kg 知母片,用食盐 2kg。 【炮制作用】 性寒,味苦、甘。归肺、胃、肾经。 生知母 长于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多用于外感热病,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 秘。 盐知母 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常用于肝肾阴亏,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杜 仲 【处方用名】杜仲 川杜仲 炒杜仲 盐杜仲 【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4~6 月剥取,刮去 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炮制方法】 1.杜仲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2.盐杜仲 取杜仲丝或块,加盐水拌匀,稍闷,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中 火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 l00kg 杜仲块或丝,用食盐 2kg。 【炮制作用】 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生杜仲应用少,长于补益肝肾,用于头目眩晕盐杜仲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症。黄柏【处方用名】黄柏川黄柏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炮制作用】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生黄柏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多用于湿热泄痫,黄疽,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盐炙黄柏可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等。酒炙黄柏可降低苦寒之性,引药上行,清血分湿热。用于热在血分。黄柏炭兼具涩性,长于止血,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第四节姜炙法定义: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姜炙法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一)主要目的1,缓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则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2,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厚朴姜炙可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温中化湿作用(二)操作方法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深入药物内部。然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炮制方法拓展:姜汤煮将鲜姜切片煎汤,加入药物煮两小时,待姜汁基本被吸尽,取出,进行切片,干燥。)生姜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三)姜汁的制备方法1,榨汁将适量净生姜切碎,置适宜容器内捣烂,加适量水,压榨取汁,残渣再加水共捣,压榨取汁,如此反复2~3次,合并姜汁。或将适量净生姜切碎,压榨取汁,将榨汁兑适量水稀释。2.煮汁取净生姜片,加适量水煮(水量约为药量的8倍)煎煮20min~30min过滤,残渣再加4倍量水煮15min~2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适当浓缩。一股1kg生姜制备1kg姜汁,1kg干姜制备3kg姜汁
生杜仲 应用少,长于补益肝肾,用于头目眩晕。 盐杜仲 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 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症。 黄 柏 【处方用名】黄柏 川黄柏 盐黄柏 酒黄柏 黄柏炭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 “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炮制作用】 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 生黄柏 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多用于湿热泄痢,黄疸,疮疡肿毒,湿疹瘙 痒等。 盐炙黄柏 可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 遗精等。 酒炙黄柏 可降低苦寒之性,引药上行,清血分湿热。用于热在血分。 黄柏 炭兼具涩性,长于止血,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 第四节 姜炙法 定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姜炙法多用于祛痰 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一)主要目的 1.缓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 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则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 2.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厚朴姜炙可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温中化湿作 用 (二)操作方法 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深入药物内部。然后置炒制 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炮制方法拓展:姜汤煮 将鲜姜切片煎汤,加入药物煮两小时,待姜汁基本被 吸尽,取出,进行切片,干燥。) 生姜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生姜 l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 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三)姜汁的制备方法 1.榨汁 将适量净生姜切碎,置适宜容器内捣烂,加适量水,压榨取汁,残渣 再加水共捣,压榨取汁,如此反复 2~3 次,合并姜汁。或将适量净生姜切碎,压榨 取汁,将榨汁兑适量水稀释。 2. 煮汁 取净生姜片,加适量水煮(水量约为药量的 8 倍),煎煮 20 min ~30min, 过滤,残渣再加 4 倍量水煮 15 min ~2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适当浓缩。一般 1kg 生姜制备 1kg 姜汁,1kg 干姜制备 3kg 姜汁
(四)注意事项1.制备姜汁时,水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最后所得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以1:1为宜。2:药物与姜汁拌匀后,需充分闷润,待姜汁完全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否则达不到姜炙的目的。厚朴【处方用名】厚朴川厚朴姜厚朴【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烫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炮制方法】1,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2,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每100kg厚朴,用生姜10kg。【炮制作用】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厚朴生品:辛辣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内服不生用。姜制厚朴: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多用于用于湿滞伤中皖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第五节蜜炙法一、含义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二、辅料蜜1.成分与蜂种、蜜源、环境等有关。主要的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2.质量性状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气芳香,味极甜,不得有不良的异味。指标相对密度:1.349以上(25℃)
(四)注意事项 1.制备姜汁时,水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最后所得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以 1:1 为宜。 2.药物与姜汁拌匀后,需充分闷润,待姜汁完全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否 则达不到姜炙的目的。 厚朴 【处方用名】厚朴 川厚朴 姜厚朴【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或凹叶厚朴 M.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的干 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 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烫后,堆置 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炮制方法】 1.厚朴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2.姜厚朴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每 100kg 厚朴,用生姜 10kg。 【炮制作用】 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 厚朴生品: 辛辣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内服不生用。 姜制厚朴: 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多用于用于湿滞伤中, 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第五节 蜜炙法 一、含义 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二、辅料蜜 1.成分 与蜂种、蜜源、环境等有关。主要的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 70%, 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矿物质、蜡质、含氧化合物、酶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 2.质量 性状 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气 芳香,味极甜,不得有不良的异味。 指标 相对密度: 1.349 以上(25℃)
不得有淀粉和糊精。水分不得超过25%,蔗糖与还原糖:蔗糖不得超过8%,还原糖不得少于64.0%注意有毒蜜:杜鹃花、乌头花、夹竹桃花、光柄山月桂花、山海棠花、雷公藤花等3.蜜的保存(1)季节一一春夏防发酵,可加少许生姜片,盖严盖子能起一定的预防作用,应贮存在5~10℃干燥通风处。(2)环境一一蜂蜜易吸附外界气味,不宜存放在有腥臭气源附近,以免污染。(3)容器一一用金属容器贮藏蜂蜜是有危险的,因为铁与蜂蜜中的糖类化合物化合锌与蜂蜜中的有机酸作用而生成有毒物质。4.攻效性味甘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5.适用药物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三、蜜炙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故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等药。3.缓和药性如麻黄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四、蜂蜜的炼制炼制:加热至沸腾(然后文火保持)一一除杂与滤过一—再加热(温度116~118℃与黏性无白丝,水分10-13%)一一—出锅。炼制作用(1)除去杂质与杀死微生物(2)除去水分,增加黏性(3)改变蜂蜜的性能。五、蜜炙常用的操作方法1.先拌蜜后炒先拌蜂蜜,润,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2.先炒药后加蜜先用文火将药物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适用于质地致密的药物。如百合。炼蜜的用量一般为药物:炼蜜=100:25,具体情况视药物的性质而定六、注意事项(1)蜜的炼制与加入:不宜过老,否则粘性太强;视情况加水进行稀释(约炼蜜量的1/3~1/2);注意闷注时间
不得有淀粉和糊精。 水分不得超过 25%, 蔗糖与还原糖 :蔗糖不得超过 8%,还原糖不得少于 64.0%。 注意有毒蜜:杜鹃花、乌头花、夹竹桃花、光柄山月桂花、山海棠花、雷公藤花等 3.蜜的保存 (1)季节——春夏防发酵,可加少许生姜片,盖严盖子能起一定的预防作用,应贮 存在 5~10℃干燥通风处。 (2)环境——蜂蜜易吸附外界气味,不宜存放在有腥臭气源附近,以免污染。 (3)容器——用金属容器贮藏蜂蜜是有危险的,因为铁与蜂蜜中的糖类化合物化合, 锌与蜂蜜中的有机酸作用而生成有毒物质。 4. 攻效 性味甘平,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矫味等作用。 5.适用药物 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 三、蜜炙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如百部、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故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 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如黄芪、甘草、党参等药。 3.缓和药性 如麻黄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 四、蜂蜜的炼制 炼制:加热至沸腾(然后文火保持)——除杂与滤过——再加热 (温度 116~118℃ 与黏性无白丝,水分 10-13%)——出锅。 炼制作用(1)除去杂质与杀死微生物(2)除去水分,增加黏性(3)改变蜂蜜的性 能。 五、蜜炙常用的操作方法 1.先拌蜜后炒 先拌蜂蜜,润,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2.先炒药后加蜜 先用文火将药物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炒至不粘手 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适用于质地致密的药物。如百合。炼蜜的用量一般为 药物:炼蜜=100:25,具体情况视药物的性质而定。 六、注意事项 (1)蜜的炼制与加入:不宜过老,否则粘性太强;视情况加水进行稀释(约炼蜜量 的 1/3~1/2);注意闷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