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禾稿中药炮制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H17348第六学期授课学期:授课班级:11 级中药任课教师:于德红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 中药炮制学 课程编号: H17348 授课学期: 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 11 级中药 任课教师: 于德红 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
课程:中药炮制学第1周第1讲2学时课程中药炮制学中文名称名称英文名称Science of proces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l media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用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炮制在临床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课程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说明基础。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和教学见习。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代疑点。并通过CAI辅助教学、电化教学、示教、参观和实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化学学、药理学对教等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师的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1.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教材出版社(教材)选用参考书籍:参考叶定江主编:《中药炮制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书籍第1页共53页
课程:中药炮制学 第 1 周 第 1 讲 2 学时 第 1 页 共 53 页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中药炮制学 英文名称 Science of proces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l media 课程 说明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 身性质,所采用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 药鉴定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炮制在临床的作 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 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 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 基础。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和教学见习。课 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代疑点。并通过 CAI 辅助教 学、电化教学、示教、参观和实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教 师的 要求 1、教师必需严肃认真地备课。每位老师都有一份本教案的电子版,要求教 师在使用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本教案的基础上丰富具体内容;备 课时,教师必需熟悉相关课程如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天然药物化学学、药理学 等学科知识,做到教学中能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应用 相结合。 2、教师必需深入研究教学法,以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 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材 选用 1.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教材) 参考 书籍 参考书籍: 叶定江主编:《中药炮制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教材)
课程:中药炮制学第1周第1讲2学时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及其任务:板书设计$1-1概述熟悉中药炮制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含义了解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概况以及发展方向。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教学重点:三、中药炮制学的特点$1-2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一、中药炮制的起源教学难点: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中药炮制起源和历代发展概况。S1-3中药炮制研究S1一4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教学方法:一、国家级标准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二、省部级标准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1.导言(时间)(5分钟)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一门学科,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行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学习中药饮片加工技术对于提高中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将逐步掌握中药炮制的理论与实验技术提问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什么?2.讲授(时间)(50分钟)2.1课题内容$1-1概述1)中药炮制的含义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为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炮炙。其中炮炙包括炒、炙、熳、蒸、煮、火单?及其他制法。2)中药炮制学的含义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S1一2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潮到原始社会。中药炮制的起源与中药、火和烹饪技术(辅料,如酒,和储存器,如陶器等)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第2页共53页
课程:中药炮制学 第 1 周 第 1 讲 2 学时 第 2 页 共 53 页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及其任务; 熟悉中药炮制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概况以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教学难点: 中药炮制起源和历代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导言(时间)(5 分钟)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一门学科,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行业三大支柱产 业之一,因此学习中药饮片加工技术对于提高中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同 学们将逐步掌握中药炮制的理论与实验技术。 提问 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什么? 2.讲授(时间) (50 分钟) 2.1 课题内容 §1-1 概述 1) 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 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为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炮炙。 其中炮炙包括炒、炙、煅、蒸、煮、火单? 及其他制法。 2)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 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2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中药、火和烹饪技术(辅料,如酒,和储存器,如陶器等)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1-1 概述 一、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含义 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三、中药炮制学的特点 §1-2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3 中药炮制研究 §1-4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一、国家级标准 二、省部级标准
课程:中药炮制学第1周第1讲2学时5)中药炮制的发展(1)中药炮制的发展历史根据各时期的特点不同可概括为: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技术始形成。金元明时续发展,炮制理论独一帜。清代扩大再应用,现代炮制振兴时。S1-3中药炮制研究三大炮制专著为: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主要特点和贡献①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南北朝雷教雷公炮炙论300种②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刘宋时期③运用辅料炮制药物①总结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炙大法缪希霆明代439种②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①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修事指南张仲岩清代232种②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雷公炮炙论》专著《本草蒙荃》《本草纲目》《修事指南》《炮炙大法》炮制名称炮炙制造修治修事S1一4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必须遵守的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省部局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等。2.2掌握要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的中药炮制文献。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2.3举例举例说明各时期中药炮制方面重要著作及论述。2.4提间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有哪些?3.小结(时间)(5分钟)3.1.本章重点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3.2.要求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熟悉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特别是中药炮制发展的四个第3页共53页
课程:中药炮制学 第 1 周 第 1 讲 2 学时 第 3 页 共 53 页 5)中药炮制的发展 (1)中药炮制的发展历史根据各时期的特点不同可概括为: 春秋战国至宋代,炮制技术始形成。 金元明时续发展,炮制理论独一帜。 清代扩大再应用,现代炮制振兴时。 §1-3 中药炮制研究 三大炮制专著为: 书名 作者 成书年代 载药 主要特点和贡献 雷公炮炙论 雷敩 南北朝 刘宋时期 300 种 ①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 ②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 ③运用辅料炮制药物 炮炙大法 缪希壅 明代 439 种 ①总结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 ②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 修事指南 张仲岩 清代 232 种 ①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②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 专著 《雷公炮炙论》 《炮炙大法》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修事指南》 炮制名称 炮炙 制造 修治 修事 §1-4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必须遵守的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省部局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全国中药炮制规 范》等。 2.2 掌握要点 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的中药炮制文献。 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 2.3 举 例 举例说明各时期中药炮制方面重要著作及论述。 2.4 提 问 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3.小结(时间)(5 分钟) 3.1. 本章重点掌握 中药炮制的概念、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 3.2. 要求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熟悉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特别是中药炮制发展的四个
课程:中药炮制学第1周第1讲2学时历史时期的特点,历史上重要的三本炮制专著的作者、年代、特点。熟悉有关中药炮制重要的理论论述。3.3.了解中药炮制的管理法规。特别是国家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有关规定,药品管理法对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的有关规定。4.布置作业4.1.如何看待中药炮制学?4.2.《雷公炮炙论》在炮制上有何贡献?4.3.《本草纲目》在炮制上有何贡献?4.4.《炮炙大法》在炮制上有何贡献?4.5.古代三本炮制专著的作者、年代及主要内容?5.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目的要求:板书设计掌握中药制原则的内容及含义、药性变化论主要内容82-1中药制药原则熟悉辅料作用论中《本草蒙笙》的内容及含义一、制则了解中药生熟论中的内容及举例相反为制:相资为制: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教学重点:二、制法,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1、制其形:2、制其性:教学难点:3、制其味:4、制其质S2-2中药炮制生熟理论第4页共53页生泻熟补、生峻熟缓、生毒熟减生行熟止82-3中药炮制辅料理论
课程:中药炮制学 第 1 周 第 1 讲 2 学时 第 4 页 共 53 页 历史时期的特点,历史上重要的三本炮制专著的作者、年代、特点。熟悉有关中药炮制重要 的理论论述。 3.3. 了解中药炮制的管理法规。特别是国家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有关规定, 药品管理法对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的有关规定。 4.布置作业 4.1.如何看待中药炮制学? 4.2.《雷公炮炙论》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4.3.《本草纲目》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4.4.《炮炙大法》在炮制上有何贡献? 4.5.古代三本炮制专著的作者、年代及主要内容? 5.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 第二章 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制原则的内容及含义、药性变化论主要内容 熟悉辅料作用论中《本草蒙筌》的内容及含义 了解中药生熟论中的内容及举例 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 2-1 中药制药原则 一、制则 相反为制;相资为制; 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二、制法 1、制其形;2、制其性; 3、制其味;4、制其质 § 2-2 中药炮制生熟理论 生泻熟补、生峻熟缓、生毒熟减 生行熟止 § 2-3 中药炮制辅料理论 § 2-2 中药炮制药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