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高端产业功能区及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30日 根据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首都高端产业 功能区及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高端产业功能区 2018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首都机场临 空经济示范区高端产业功能区一,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 人单位97613个,比2013年末增长54.2%;资产总计1029099.0 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81.0%;负债合计788817.1亿元;全年 实现营业收入87367.1亿元(详见表1)。2018年,上述高 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9.9%的法人单位,创造了全市47.7%的菅 业收入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 单位22089个,资产总计129659.7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 长44.8%和1591%
-1-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高端产业功能区及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 年 3 月 30 日 根据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首都高端产业 功能区及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高端产业功能区 2018 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区、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首都机场临 空经济示范区高端产业功能区 [注一],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 人单位 97613 个,比 2013 年末增长 54.2%;资产总计 1029099.0 亿元,比 2013 年末增长 81.0%;负债合计 788817.1 亿元;全年 实现营业收入 87367.1 亿元 [注二] (详见表 1)。2018 年,上述高 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 9.9%的法人单位,创造了全市 47.7%的营 业收入。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 单位 22089 个,资产总计 129659.7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增 长 44.8%和 159.1%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56772.0亿元,比2013年增长87.6%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工业,信息传 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合计51224.9亿元,占该区域菅业收入的90.2% (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15542个,资产总计19231.7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04.8% 和183.5%。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11797.8亿元,比2013年增长137.4%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工业,建筑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合计11218.8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入的95.1% (三)北京商务中心区 北京商务中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4939 个,资产总计55771.1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3.3%和 81.9%。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8402.8亿元,比2013年增长14.8%。营 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合计7574.8亿元,占该区域 营业收入的90.1%
-2-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6772.0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87.6%。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工业,信息传 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合计 51224.9 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入的 90.2%。 (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15542 个,资产总计 19231.7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204.8% 和 183.5%。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797.8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137.4%。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工业,建筑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合计 11218.8 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入的 95.1%。 (三)北京商务中心区 北京商务中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24939 个,资产总计 55771.1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增长 23.3%和 81.9%。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8402.8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14.8%。营 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合计 7574.8 亿元,占该区域 营业收入的 90.1%
(四)金融街 金融街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3092个,资产总 计801668.1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下降12.7%和增长71.2%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12759.9亿元,比2013年增长55.5%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12490.6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入的 97.9%。 (五)奥林匹克中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0804 个,资产总计25340.6亿元。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4549.0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 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房地 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3893.4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 入的85.6‰。 六)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 位12761个,资产总计12015.3亿元 全年实现菅业收入3978.9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 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工业,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合计3526.0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 入的88.6% -3
-3- (四)金融街 金融街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3092 个,资产总 计 801668.1 亿元,分别比 2013 年末下降 12.7%和增长 71.2%。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2759.9 亿元,比 2013 年增长 55.5%。 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行业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 12490.6 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入的 97.9%。 (五)奥林匹克中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20804 个,资产总计 25340.6 亿元。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549.0 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 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房地 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 3893.4 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 入的 85.6%。 (六)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 位 12761 个,资产总计 12015.3 亿元。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978.9 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居前五位的 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工业,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合计 3526.0 亿元,占该区域营业收 入的 88.6%
表1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情况 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负债合计营业收入 (个)(亿元)(亿元)(亿元 合计(扣除重复部分) 976131029099.0788817.187367.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2089129659.773978.156772.0 #批发和零售业 12830.08741.616180 工业 22250.711387.01251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1582.311318.8 建筑业 16357.011172.8 7575.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879 18286.7 9598.95116.9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554219231.711456.311797.8 #批发和零售业 3990 3529.8 3060.1 6067.0 工业 525252851.63973.7 建筑业 865.7 620.1 571.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36.8 34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680.41402.8 三、北京商务中心区 24939 #批发和零售业 32864495.82769.63240.0 金融业 32871.025449.1 2167.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964 8724.0 5719.81523.8 房地产业 850 4570.73232.9 365.6 建筑业 358.6 291.3 278.4 四、金融街 3092801668.1651210.312759.9 #金融业 627753661.5632951. 10075.2 批发和零售业 74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721404.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921873.34872.4 215.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887.36721.5 165.4 五、奥林匹克中心区 2080425340.614282.34549.0 #批发和零售业 3976 3590.92203.52322.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545.41675.1 589.5 建筑业 329 829.4 594.5 389.7 房地产业 603 14.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六、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12761 12015.36859.23978.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50.61784.91963.0 批发和零售业 3318 785.2 456.3 923.0 工业 232.3 34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11 2665.41166.8 156.6 房地产业 516 243461894.1 135.4 注: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下同
-4- 表 1 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情况 法人单位 (个)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计(扣除重复部分) 97613 1029099.0 788817.1 87367.1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2089 129659.7 73978.1 56772.0 #批发和零售业 2438 12830.0 8741.6 16180.1 工业 2890 22250.7 11387.0 12515.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067 21582.3 11318.8 9836.8 建筑业 384 16357.0 11172.8 7575.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879 18286.7 9598.9 5116.9 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15542 19231.7 11456.3 11797.8 #批发和零售业 3990 3529.8 3060.1 6067.0 工业 881 5252.5 2851.6 3973.7 建筑业 430 865.7 620.1 571.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987 1836.8 936.5 348.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88 2680.4 1402.8 258.7 三、北京商务中心区 24939 55771.1 39992.9 8402.8 #批发和零售业 3286 4495.8 2769.6 3240.0 金融业 1374 32871.0 25449.1 2167.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964 8724.0 5719.8 1523.8 房地产业 850 4570.7 3232.9 365.6 建筑业 144 358.6 291.3 278.4 四、金融街 3092 801668.1 651210.3 12759.9 #金融业 627 753661.5 632951.7 10075.2 批发和零售业 392 3225.5 1749.1 1452.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7 1777.2 1404.4 582.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9 21873.3 4872.4 215.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96 14887.3 6721.5 165.4 五、奥林匹克中心区 20804 25340.6 14282.3 4549.0 #批发和零售业 3976 3590.9 2203.5 2322.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626 3545.4 1675.1 589.5 建筑业 329 829.4 594.5 389.7 房地产业 603 3174.5 1896.5 314.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788 9290.5 4893.0 277.5 六、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 12761 12015.3 6859.2 3978.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455 3350.6 1784.9 1963.0 批发和零售业 3318 785.2 456.3 923.0 工业 491 455.9 232.3 34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11 2665.4 1166.8 156.6 房地产业 516 2434.6 1894.1 135.4 注: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下同
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 工业法人单位四970个,比2014年末增长18.4%;占规模以 上工业法人单位的31.2%,比2014年末提高9.0个百分点。其 中,生物产业320个,占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 位的33.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84个,占19.0%;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153个,占15.8% 2018年,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法 人单位工业总产值4971.1亿元,比2014年增长27.7%;占规模 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的25.3%,比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 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93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法人单位的38.8%;生物产业1278.5亿元,占25.7%;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748.9亿元,占15.1%(详见表2) 表2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法人单位 工业总产值 (个) (亿元 合计 970 497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3 1930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748.9 新材料产业 3177 生物产业 1278.5 新能源汽车产业 137.7 新能源产业 171.6 节能环保产业 347.4 数字创意产业 17 394 注: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1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同时涉及多个领域, 因此8个领域的法人单位数之和大于全市合计数
-5- 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 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 [注三]生产的规模以上 工业法人单位 [注四]970 个,比 2014 年末 [注五]增长 18.4%;占规模以 上工业法人单位的 31.2%,比 2014 年末提高 9.0 个百分点。其 中,生物产业 320 个,占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 位的 33.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84 个,占 19.0%;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153 个,占 15.8%。 2018 年,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法 人单位工业总产值 4971.1 亿元,比 2014 年增长 27.7%;占规模 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的 25.3%,比 2014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其 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930.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法人单位的 38.8%;生物产业 1278.5 亿元,占 25.7%;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748.9 亿元,占 15.1%(详见表 2)。 表 2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法人单位 (个)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合 计 970 497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53 1930.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84 748.9 新材料产业 97 317.7 生物产业 320 1278.5 新能源汽车产业 33 137.7 新能源产业 64 171.6 节能环保产业 134 347.4 数字创意产业 17 39.4 注: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1 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可能同时涉及多个领域, 因此 8 个领域的法人单位数之和大于全市合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