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一跃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艰难的一跃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目录 引言阴云与曙光OK 第一章事出有因 一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OK 二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OK 三费城不是梁山伯OK 四光荣与权力OK 第二章疑云重重 一牵头者OK 二麻烦与问题OK 三摸石头过河OK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OK 第三章针锋相对 一修宪还是制宪OK 二谁来批准宪法OK
目录 引言 阴云与曙光 OK 第一章 事出有因 一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 OK 二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OK 三 费城不是梁山伯 OK 四 光荣与权力 OK 第二章 疑云重重 一 牵头者 OK 二 麻烦与问题 OK 三 摸石头过河 OK 四 该出手时就出手 OK 第三章 针锋相对 一 修宪还是制宪 OK 二 谁来批准宪法 OK
三合众国向何处去OK 四蛋糕应该怎么分OK 第四章剑拔弩张 一逼上梁山OK 二大邦和小邦OK 三唇枪舌剑OK 四上帝也帮不了忙OK 第五章柳暗花明 一解铃不是系铃人OK 二决不让步OK 三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OK 四伟大的妥协OK 第六章严防死守 一总统是个难题OK 二防官如防贼OK 三千头万绪OK
三 合众国向何处去 OK 四 蛋糕应该怎么分 OK 第四章 剑拔弩张 一 逼上梁山 OK 二 大邦和小邦 OK 三 唇枪舌剑 OK 四 上帝也帮不了忙 OK 第五章 柳暗花明 一 解铃不是系铃人 OK 二 决不让步 OK 三 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 OK 四 伟大的妥协 OK 第六章 严防死守 一 总统是个难题 OK 二 防官如防贼 OK 三 千头万绪 OK
四连环扣与防火墙OK 第七章祸起萧墙 一根本的共识OK 二拒绝签字OK 三最后的劝说OK 四两种反对派OK 第八章尘埃落定 一旗开得胜OK 二干呼万唤始出来OK 三活着的宪法OK 四余音与余波OK 余论原则与妥协 引言阴云与曙光
四 连环扣与防火墙 OK 第七章 祸起萧墙 一 根本的共识 OK 二 拒绝签字 OK 三 最后的劝说 OK 四 两种反对派 OK 第八章 尘埃落定 一 旗开得胜 OK 二 千呼万唤始出来 OK 三 活着的宪法 OK 四 余音与余波 OK 余论 原则与妥协 引言 阴云与曙光
1787年9月17日,在经过了最后一次小小的修改后,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决定在他们两天之前完成的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草案上签名 作证,并将这部宪法提交邦联议会和各邦代表大会批 准。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字时,81岁高龄的宾西法尼亚代 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眼光越过会 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 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 富兰克林对身边的代表说,日出是不好画的。油画家已 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这段时 间,我一直在注视着主席身后的这幅画,心中充满着希 望和担忧,无法断定这太阳究竟是在东升还是在西落。 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 富兰克林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话语令人感动。但事 情却并没有那么乐观。作为制宪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富 兰克林博士应该知道这次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 迟到,后是有人早退,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 而且,尽管富兰克林本人在签字前作了最后的劝说,他 的发言充满智慧和情感、大义和真诚,感人至深,但仍
1787 年 9 月 17 日,在经过了最后一次小小的修改后,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决定在他们两天之前完成的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草案上签名 作证,并将这部宪法提交邦联议会和各邦代表大会批 准。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字时,81 岁高龄的宾西法尼亚代 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眼光越过会 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 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 富兰克林对身边的代表说,日出是不好画的。油画家已 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这段时 间,我一直在注视着主席身后的这幅画,心中充满着希 望和担忧,无法断定这太阳究竟是在东升还是在西落。 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 富兰克林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话语令人感动。但事 情却并没有那么乐观。作为制宪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富 兰克林博士应该知道这次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 迟到,后是有人早退,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 而且,尽管富兰克林本人在签字前作了最后的劝说,他 的发言充满智慧和情感、大义和真诚,感人至深,但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