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福串9第1章原子结构3福序言、光您1原子结构的历史回顾2原子的基本结构器#物纯烫烫您一、氢原子光谱与Bohr模型D1氢原子光谱及Balmer实验定律2Bohr模型及其局限性3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福1波粒二象性2波函数和电子云3四个量子数然光三、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P1电子云径向分布图果2波函数角度分布图
第1章 原子结构 序言、 1原子结构的历史回顾 2原子的基本结构 一、氢原子光谱与Bohr模型 1 氢原子光谱及Balmer实验定律 2 Bohr 模型及其局限性 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1 波粒二象性 2 波函数和电子云 3 四个量子数 三、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象 1 电子云径向分布图 2 波函数角度分布图
原子的概念及原子论古希腊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一前370)提出的原子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永恒存在,永不毁灭。无限多的原子在虚空中不断运动,并相互猛烈碰撞,于是发生旋转而形成天地间各种物质,产生各种自然现象。原子和虚空构成了整个范范宇宙。古代朴素的原子学说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哲学思辨,并无科学实验依据。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看不见的、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既不能创造,不能毁灭,也不能转变,所以在一切化学反应中都保持自己原有的性质: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形状、质量及各种性质则不相同,原子的质量(而不是形状)是元素最基本的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的数目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等于其组合原子质量的和。1807年道尔顿发表【化学哲学新体系],全面阐述了化学原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子论的思想。(1766-1844)
19世纪末的物理学三大发现1)X射线(1895,伦琴,N.C.Rontgen,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又称伦琴射线)2)放射性(1896,贝克勒尔,H.Becquerel,1852-1908,法国物理学家)3)电子(1897,汤姆逊,J.J.Thoms0n,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这些发现证明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揭开了物理学革命乃至现代科学革命的序幕,继而创立了原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量子化学、核化学、同位素化学、放射化学等许多新学科,构成了整个现代自然科学的新的理论支柱
原子结构AtomicStructureNucleus·历史发展:根据科学实验不断创立、完~10-4A善模型的过程1-5A-·基本结构LocationParticleChargeMass(amu)+11.0ProtonNucleus01.0NucleusNeutron-1Electron0.00055Around nucleus关键问题:电子排布及其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结构 Atomic Structure Particle Location Charge Mass(amu) Proton Nucleus +1 1.0 Neutron Nucleus 0 1.0 Electron Around nucleus -1 0.00055 关键问题: 电子排布及其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历史发展:根据科学 实验不断创立、完 善模型的过程 • 基本结构
氢原子和3种基本粒子的性质质量电荷原子质量单位(amu)**SI制(kg)SI制(C)原子电荷单位*-1.6022x10-199.1096x10-31电子(e)-10.00055+1.6022x10-191.6726x10-27质子(p)+11.007301.6749x10-27中子(n)01.00871.673x10-27氢原子(H)电中性1.008原子电荷单位是以一个电子电荷量作为1个电荷单位原子质量单位(atomicmassunit,缩写为amu)是以12C-12.000000作为材准的相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