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的几个方面 7、审情理 文章是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情味 理趣基调怎样设置? 8、审意境 应该营造什么样的意境,幽雅?昂扬? 空朦?平淡?浓烈?… 9、审中心赞扬什么歌颂什么反映 什么鞭挞什么论证什么批驳什么 10、审字数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
6 审题的几个方面 7、审情理 文章是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情味 理趣基调怎样设置? 8、审意境 应该营造什么样的意境,幽雅?昂扬? 空朦?平淡?浓烈?…… 9、审中心 赞扬什么 歌颂什么 反映 什么 鞭挞什么 论证什么 批驳什么…… 10、审字数 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1、识别标志性词语 《韩寒现象的思考》、《依依惜别的深情》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宽题窄想以小见大 《关怀》——谁一关怀一谁(的什么事) 3、进行推理联想 《一次难忘的活动》→>为什么难忘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方向+方法 《了解·理解谅解》→按递进关系推理联系
7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1、识别标志性词语 《韩寒现象的思考》、《依依惜别的深情》、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宽题窄想 以小见大 《关怀》 谁 关怀 谁(的什么事) 3、进行推理联想 《一次难忘的活动》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了解·理解·谅解》 为什么难忘 勤奋+方向+方法 按递进关系推理联系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4、变换角度《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从事业的角度:《坏事容易成事难》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毁人容易树人难》 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 《良好社会风气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帮助后进的角度:《下坡容易上道难》 从学习的角度:《落后容易前进难》
8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4、变换角度 《读<毁树容易种树难>》 从事业的角度:《坏事容易成事难》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毁人容易树人难》 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 《良好社会风气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帮助后进的角度:《下坡容易上道难》 从学习的角度:《落后容易前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