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增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 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 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6小题,19分) 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 序号加点字读音 蓦地 落寞漠不关心 B 剪贴 画帖 拈轻怕重 凌晨 摸棱两可 2.下面的用语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请指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句。(3分) A.五一节,北京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穿流不息。 B.我国宪法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力是受法律保护的。 C.学校组织观看了残疾人文艺演出,师生们反应强烈 D.不会游泳的人,在这无鱼无草的水面,竞能自由游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历史罕见的 大范围低温冷冻和雨雪天气波及大半个中国 ②对于经过选拔通过的学生,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必须进行至少7天的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查清并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A.延续公布烧毁 B.持续公示烧毁 C.持续公示销毁 D.继续公示销毁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修改:将“父亲”移到“一向”前。 B.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1 2008 年增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 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 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6 小题,19 分) 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 分) 序号 加点字读音 例 词 A mò 蓦.地 落寞. 漠.不关心 B tiē 剪贴. 画帖. 拈.轻怕重 C líng 陵.园 凌.晨 摸棱.两可 D chuǎi 揣.摩 喘.息 惴.惴不安 2.下面的用语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请指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句。(3 分) A.五一节,北京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穿流不息。 B.我国宪法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力是受法律保护的。 C.学校组织观看了残疾人文艺演出,师生们反应强烈。 D.不会游泳的人,在这无鱼无草的水面,竟能自由游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历史罕见的 大范围低温冷冻和雨雪天气波及大半个中国。 ②对于经过选拔通过的学生,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必须进行至少 7 天的 。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查清并 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A.延续 公布 烧毁 B.持续 公示 烧毁 C.持续 公示 销毁 D.继续 公示 销毁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修改:将“父亲”移到“一向”前。 B.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修改:将“上一世纪”移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合作探究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修改:将“认识”改为“意识” D.但谎言很快被侦查员戳破,发现他身上有两张未出售的车票和大量现金 修改:删去“但”。 5.下面列举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故事,请根据故事情节写出主要人物。(3分) 示例:三借芭蕉扇 (孙悟空 (1)风雪山神庙 (2)过五关斩六将 (3)焚稿断痴情 6.请拟写一条以“争当‘北京奥运’志愿者”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4分)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满天角声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B.半亩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 E.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F.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7题的分数累加不超过 10分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起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起马致 远你会想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說起杜甫你会想到” 说起李商隐,你会想到 说起陆游,你会想到“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 修改:将“上一世纪”移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合作探究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修改:将“认识”改为“意识”。 D.但谎言很快被侦查员戳破,发现他身上有两张未出售的车票和大量现金。 修改: 删去“但”。 5.下面列举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故事,请根据故事情节写出主要人物。(3 分) 示例:三借芭蕉扇 ( 孙悟空 ) (1)风雪山神庙 ( ) (2)过五关斩六将 ( ) (3)焚稿断痴情 ( ) 6. 请拟写一条以“争当‘北京奥运’志愿者”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4 分)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满天角声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B.半亩方塘一鉴开,云影天光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 E.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F.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 分)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⑤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 7 题的分数累加不超过 10 分。)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起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起马致 远,你会想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说起杜甫,你会想到“ , ”;说起李商隐,你会想到“ , ”; 说起陆游,你会想到“ , ”。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 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说》)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非亭午夜分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哀转久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沿溯阻绝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三峡适合修建水利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从文 中找出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请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个字)(3分)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4题。(10分) 「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
3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说》)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6 分) 三、(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0 题。(10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自.非亭午夜分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哀转久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沿溯阻绝.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三峡适合修建水利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再从文 中找出印证理由的原句。(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2)请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 40 个字)(3 分) 四、(9 小题,40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3~14 题。(10 分) [甲]“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
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 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选自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I乙寻找新思想新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得到大量的想法,绝不要在刚找到第种正确方案 时就止步,要继续寻找其他的答案。怎样消除鱼的腥味?刚捕捞上来就把鱼烹饪、喂猫、焚香 捂住鼻子。没有什么事情比你只有一种答案更危险的了 第二种正确答案是什么? (选自罗吉尔·冯·奥赫《寻求第二种正确的答案》) 13.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指出它们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14.这两段文字讲的都是扩散思维,它属于创造性思维。你知道“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吗? 请你用扩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立意。(6分) (1)从南郭先生角度立意: (2)从齐宣王角度立意: (3)从齐湣王角度立意 (4)从三百乐师角度立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6分) 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台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7年后就可 能开始变冷。他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根据自己进行的硏究得岀如下结论:地球上的 温度会在2012-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阿卜杜萨马托夫说,地球早在1998年—2005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 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广度正在逐渐 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不过,海洋会 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2060年。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无法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因为 它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尽管最近9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4‰以上, 但地球的温度实际上并没有上升。他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 地增加了,但是这从未导致气候全面变暖 这位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的温度在2007-2010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那么这 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太阳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地球,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这将降低地 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他认为,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 明显,包括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北方不冻海港可能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 15.对“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球上的温度会在2012—2015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B.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
4 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 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选自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乙]寻找新思想新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得到大量的想法,绝不要在刚找到第一种正确方案 时就止步,要继续寻找其他的答案。怎样消除鱼的腥味?刚捕捞上来就把鱼烹饪、喂猫、焚香、 捂住鼻子。没有什么事情比你只有一种答案更危险的了。 第二种正确答案是什么? (选自罗吉尔·冯·奥赫《寻求第二种正确的答案》) 13.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指出它们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之处。(4 分) 14.这两段文字讲的都是扩散思维,它属于创造性思维。你知道“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吗? 请你用扩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立意。(6 分) (1)从南郭先生角度立意: (2)从齐宣王角度立意: (3)从齐湣王角度立意: (4)从三百乐师角度立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5~16 题。(6 分) 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台空间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地球 7 年后就可 能开始变冷。他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根据自己进行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球上的 温度会在 2012—2015 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阿卜杜萨马托夫说,地球早在 1998 年—2005 年就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 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 20 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现在太阳的发广度正在逐渐 下降,大约在 2041 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将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不过,海洋会 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 2055—2060 年。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无法大大推迟地球变冷的过程,因为 它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尽管最近 9 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 4%以上, 但地球的温度实际上并没有上升。他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就显著 地增加了,但是这从未导致气候全面变暖。 这位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的温度在 2007—2010 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那么这 将无可争辩地证明,太阳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照耀地球,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不过是神话。 阿卜杜萨马托夫认为,未来气候变冷将会使地球上的冰雪覆盖面积大幅增加,这将降低地 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他认为,地球变冷将会在北方地区表现得最为 明显,包括摩尔曼斯克港在内的北方不冻海港可能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 15.对“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地球上的温度会在 2012—2015 年之间开始缓慢下降。 B.现在太阳的发光强度正在逐渐下降,大约在 2041 年会降到最低点
C.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2060年。 D.全球的温度在20072010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B.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因此无法大大推迟 地球变冷的过程。 C.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显著地增加了,从而导致气候全面 D.气候变冷将会降低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4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舂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 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 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珍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 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舂天,是热爱生活的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着比较而有鉴别的种 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 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 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 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 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 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干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 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弟子,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 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 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 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舂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致、概莫能外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 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 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舂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 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 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 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舂"″。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 春,干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
5 C.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 2055—2060 年。 D.全球的温度在 2007—2010 年期间不再以过去的速度升高。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太阳几乎在整个 20 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B.人类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难以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的总体变化,因此无法大大推迟 地球变冷的过程。 C.早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显著地增加了,从而导致气候全面 变暖。 D.气候变冷将会降低地球表面的吸热能力,这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24 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 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 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珍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 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着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 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 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 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 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 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 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 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弟子,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 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 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 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 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 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 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 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 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