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2008.3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糜烂靡费弹劾言简意赅 *B.踉跄悲怆蜿蜒垂涎三尺 烙印落枕斟酌媒妁之言 D.悭吝铿锵哽咽如鲠在喉 【字音识记。跄qing怆 chuang蜒yan涎xian:A.糜、靡m,劾he,赅gi:C.烙、落1 do,酌zhu6,妁shuo;D.悭qidn,铿keng,哽、鲠ge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观看和了解天龙座流星雨,同学们相互结伴,轻车简从直奔万顷沙野庄园基地,参 加广东省天文学会举办的“观流星雨,许美好愿望”的观测活动。 B.“第二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之服装设计演绎总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进 入决赛的队伍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软件的开发技术,为 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现在邀请他加盟的公司己经擢发难数。 D.党中央与人民休戚与共,现正实施的多项民生政策,已体现政府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 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郑重承诺 【词语使用。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A.轻车简从:行 装简单,跟随的人少,一般指有地位的人出行简朴,用于“同学们”不恰当。B.撑场面:指 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决赛队伍参加服装设计演绎的比赛,不能说是“维护表面的排 场”。C.擢发难数:拔下全部头发,都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贬义,用在这里不合 语境。】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红宝石经闪光管照射后发出的光,通过光学谐振腔的加强和,形成了一束强有力
2008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 文 2008.3 本试卷共 10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 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糜.烂 靡.费 弹劾. 言简意赅. *B.踉跄. 悲怆. 蜿蜒. 垂涎.三尺 C.烙.印 落.枕 斟酌. 媒妁.之言 D.悭.吝 铿.锵 哽.咽 如鲠.在喉 【字音识记。跄 qiàng 怆 chuàng 蜒 yán 涎 xián;A.糜、靡 mí,劾 hé,赅 gā i;C.烙、落 l ào,酌 zhuó,妁 shuò;D.悭 qián,铿 kē ng,哽、鲠 gě 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观看和了解天龙座流星雨,同学们相互结伴,轻车简从 ....直奔万顷沙野庄园基地,参 加广东省天文学会举办的“观流星雨,许美好愿望”的观测活动。 B.“第二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之服装设计演绎总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进 入决赛的队伍逐一登台撑场面 ...,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软件的开发技术,为 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现在邀请他加盟的公司已经擢发难数 ....。 *D.党中央与人民休戚与共 ....,现正实施的多项民生政策,已体现政府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 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郑重承诺。 【词语使用。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A.轻车简从:行 装简单,跟随的人少,一般指有地位的人出行简朴,用于“同学们”不恰当。B.撑场面:指 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决赛队伍参加服装设计演绎的比赛,不能说是“维护表面的排 场”。C.擢发难数:拔下全部头发,都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贬义,用在这里不合 语境。】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红宝石经闪光管照射后发出的光,通过光学谐振腔的加强和__,形成了一束强有力
的激光 ②他的作品用观念性的语汇诠释我们精神文化中的传统,用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揭 示社会的变迁 ③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远去了,一个人在生命的终点能走得如此温暖和绚烂,这_不 是一种幸福? *A.调节承袭何尝B.调剂承接何尝 C.调节承接何曾D.调剂承袭何曾 【词语使用。调节:调整、节制使适合要求,多指数量或程度。“光”应与“调节”搭配。调 剂:适当调整使合适,多指劳逸、忙闲等。承袭:沿袭,多指传统、思想等原封不动地沿袭 下来。承接:一般指承担,接受或接续。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并非”,有“哪里”“怎么” “怎么会”的意思。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有“什么时候曾经”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名家散文集》收录的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 明,赏心悦目,读者从中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B.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C.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 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 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病句辨析A.搭配不当,“作品”不能与“赏心悦目”搭配,可改为“这些作品风格迥异 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C.语序不当,将“一棵甚至一排树”改为“一排甚至一棵树 D.不合逻辑,“抵制”“防范”都是表否定态度的词语,可改为“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 或“自觉增强对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 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 “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 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 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 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 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 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 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 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 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天、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 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 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的激光。 ②他的作品用观念性的语汇诠释我们精神文化中__的传统,用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揭 示社会的变迁。 ③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远去了,一个人在生命的终点能走得如此温暖和绚烂,这__不 是一种幸福? *A.调节 承袭 何尝 B.调剂 承接 何尝 C.调节 承接 何曾 D.调剂 承袭 何曾 【词语使用。调节:调整、节制使适合要求,多指数量或程度。“光”应与“调节”搭配。调 剂:适当调整使合适,多指劳逸、忙闲等。承袭:沿袭,多指传统、思想等原封不动地沿袭 下来。承接:一般指承担,接受或接续。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并非”,有“哪里”“怎么” “怎么会”的意思。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有“什么时候曾经”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名家散文集》收录的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 明,赏心悦目,读者从中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B.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C.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 费都大得惊人。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 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作品”不能与“赏心悦目”搭配,可改为“这些作品风格迥异, 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C.语序不当,将“一棵甚至一排树”改为“一排甚至一棵树”。 D.不合逻辑,“抵制”“防范”都是表否定态度的词语,可改为“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 或“自觉增强对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 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①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 “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 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 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 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②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 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 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 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 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 “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 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 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 如衫 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削虎牙者矣范雎亲 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有删改 注:①阴饴甥:人名。②黑衣:指宫廷中的黑衣卫士。③茅焦:人名。④:m6,切削。 【参考译文】 韩非写了《说难》,自己却死在谏说的艰难上,大概谏说的艰难,自古都是这样的。至于 那种知道谏说者想要谏说的内容,接见他却不准备接纳他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言听计从的 这又是艰难而又值得欣喜的事了 秦穆公俘虏了晋侯,晋国阴饴甥前往会盟,他替晋侯去游说是毫无疑义的。秦穆公问: 晋国和谐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谐。小人说一定要报仇,君子说一定要报恩。”秦 穆公问:“晋人认为国君命运会怎样?”(阴饴甥)答:“小人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认为他 定会回来。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不会这样吧!”秦国就放回了晋侯。秦国攻打赵国,赵国 向齐国求救,齐国要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不肯,说:“(如果有人)再说(这事)的,老 妇我一定要向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他进来,知道 他一定因这件事而来。左师慢慢坐下后,询问太后身体有无病痛,接着请求让(自己的)小 儿子补充宫廷中黑衣卫士的空缺。太后问:“大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答:“比妇人 更厉害。”后来谈到太后的女儿燕后,接着大谈赵王三代以来没有功劳而被封侯的那些子孙 被灾祸累及自身(的事例)太后幡然醒悟,(触龙)又说:“长安君凭什么把自己托付给赵国?” 于是太后说:“任凭您安排他吧!”长安君就被送出国作人质。范雎在秦国渐受疏远,蔡泽来 到秦国,让人散布言论激怒范雎,说:“燕国客卿蔡泽是天下善辩的人。他只要一见到秦王, 定会夺取范雎的相位。”范雎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已经通晓了,众人的论辩,我都挫 败过他们,这又怎能夺取我的相位呢?”(范雎)派人召来蔡泽,对他说:“您扬言要取代我 的相位,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有。”(接着)就引用商鞅、吴起、(越国)大夫文种(被 杀)的事例(劝说他)。范雎知道蔡泽想要用这些说法为难自己,就假意说:“牺牲性命,成 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蔡泽用生命和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用闳天、周公的忠贞 圣明为他树立榜样。(忠告他)当今秦王在不背弃功臣方面,比不上秦孝公、楚王、越王,范 雎的功劳比不上商鞅等三人。规劝他交出相印,(把相位)让给贤者。范雎肃然起敬,消除了 原先的恼怒,恭敬地听取(他的)意见,请(他)入府做上宾。后来取代范雎成为秦国相国 的就是蔡泽。秦始皇放逐他的母亲,下令:“胆敢用太后的事来劝谏的,就杀他。”被杀的有 十七人了。茅焦请求入谏,秦王让人抬来大锅准备煮死他。茅焦用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 事例来责备(秦王),话还没有说完,秦王母子就和好如初了。 阴饴甥的言论出自正义,左师的计谋源自爱心,蔡泽的劝说发于情理,像茅焦这样的, 真可以说是虎口拔牙的人了。范雎亲自让穰侯遭受困厄,从而夺取了他的相位,怎么就说比 不上蔡泽呢?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穆公执晋侯捉拿 B.秦遂归晋侯放回 C.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醒悟 4.众口之辩,吾皆摧之促使 文言实词。摧:挫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③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 如初。 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④虎牙者矣范雎亲 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有删改) 注:①阴饴甥:人名。②黑衣:指宫廷中的黑衣卫士。③茅焦:人名。④劘:mó,切削。 【参考译文】 韩非写了《说难》,自己却死在谏说的艰难上,大概谏说的艰难,自古都是这样的。至于 那种知道谏说者想要谏说的内容,接见他却不准备接纳他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言听计从的, 这又是艰难而又值得欣喜的事了。 秦穆公俘虏了晋侯,晋国阴饴甥前往会盟,他替晋侯去游说是毫无疑义的。秦穆公问: “晋国和谐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谐。小人说一定要报仇,君子说一定要报恩。”秦 穆公问:“晋人认为国君命运会怎样?”(阴饴甥)答:“小人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认为他 一定会回来。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不会这样吧!”秦国就放回了晋侯。秦国攻打赵国,赵国 向齐国求救,齐国要长安君作为人质。赵太后不肯,说:“(如果有人)再说(这事)的,老 妇我一定要向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他进来,知道 他一定因这件事而来。左师慢慢坐下后,询问太后身体有无病痛,接着请求让(自己的)小 儿子补充宫廷中黑衣卫士的空缺。太后问:“大丈夫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答:“比妇人 更厉害。”后来谈到太后的女儿燕后,接着大谈赵王三代以来没有功劳而被封侯的那些子孙, 被灾祸累及自身(的事例)。太后幡然醒悟,(触龙)又说:“长安君凭什么把自己托付给赵国?” 于是太后说:“任凭您安排他吧!”长安君就被送出国作人质。范雎在秦国渐受疏远,蔡泽来 到秦国,让人散布言论激怒范雎,说:“燕国客卿蔡泽是天下善辩的人。他只要一见到秦王, 一定会夺取范雎的相位。”范雎说:“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已经通晓了,众人的论辩,我都挫 败过他们,这又怎能夺取我的相位呢?”(范雎)派人召来蔡泽,对他说:“您扬言要取代我 的相位,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有。”(接着)就引用商鞅、吴起、(越国)大夫文种(被 杀)的事例(劝说他)。范雎知道蔡泽想要用这些说法为难自己,就假意说:“牺牲性命,成 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蔡泽用生命和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用闳夭、周公的忠贞 圣明为他树立榜样。(忠告他)当今秦王在不背弃功臣方面,比不上秦孝公、楚王、越王,范 雎的功劳比不上商鞅等三人。规劝他交出相印,(把相位)让给贤者。范雎肃然起敬,消除了 原先的恼怒,恭敬地听取(他的)意见,请(他)入府做上宾。后来取代范雎成为秦国相国 的就是蔡泽。秦始皇放逐他的母亲,下令:“胆敢用太后的事来劝谏的,就杀他。”被杀的有 二十七人了。茅焦请求入谏,秦王让人抬来大锅准备煮死他。茅焦用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 事例来责备(秦王),话还没有说完,秦王母子就和好如初了。 阴饴甥的言论出自正义,左师的计谋源自爱心,蔡泽的劝说发于情理,像茅焦这样的, 真可以说是虎口拔牙的人了。范雎亲自让穰侯遭受困厄,从而夺取了他的相位,怎么就说比 不上蔡泽呢?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穆公执.晋侯 捉拿 B.秦遂归.晋侯 放回 C.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醒悟 *D.众口之辩,吾皆摧.之 促使 【文言实词。摧:挫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而死于说难②甚于妇人 B.①又为难而可喜者也②后盛气而胥之入 C.①雎知泽欲困己以说②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D.①极之以闳天、周公之忠圣②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文言虚词。用,介词。A.在,介词:比,介词。B.并且,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 饰关系。D.他,代词;不译,助词。】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谏说之难”的一组是(3分 ①韩非作《说难》 ②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 ③后盛气而胥之入④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⑤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⑥王召镬将烹之 A.①②⑤B.①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⑥ 【信息筛选①韩非死于说难才体现了谏说之难,作《说难》不能体现。④是范雎假意虚张声 势之言,不能体现谏说之难。】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饴甥借用了晋国国内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说法,在会盟中极力劝谏秦穆公要注重两国关 系,道理正当充足,最终使晋侯平安归国 B.触龙利用父母关爱子女的人之常情,巧妙导入,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太后,使她同 意派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保全了赵国。 C.蔡泽先以保全性命、名声之说打动范雎,再拿范雎艰难的处境与商鞅、吴起和文种的 情况进行比较,使范雎立刻让出秦国相位。 D.茅焦不惧秦王汤镬之刑的恐吓,通过援引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事例来劝谏秦王,终于 促使秦王收回成命,与母亲和好如初。 【内容归纳蔡泽劝说的直接结果是范雎请他作了上宾,而不是立刻让出了秦国的相位。】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 所谓剷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②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命,延入为上客, 【断句与翻译(9分)(1)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 所谓嘲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3分。每错、漏2个断 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如断为“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 若茅焦者/真所谓剷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不扣分。 (2)①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不会这样吧。[2分。“为”1分,“秦不其然”大意1分。]② 范雎肃然起敬,没有了原先的恼怒,恭敬地听取(他的)意见,请(他)入府做上宾。[4分 “竦然”1分,“宿”1分,“敬受命”大意1分,“延”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堂五首(之五) 扫地焚香闭阁眠 父老争看乌角巾 簟纹如水帐如烟 应缘曾现宰官身 客来梦觉知何处, 溪边古路三叉口, 挂起西窗浪接天 独立斜阳数过人 注:①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作,时年42岁。②簟:竹席。③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
A.①而死于.说难②甚于.妇人 B.①又为难而.可喜者也②后盛气而.胥之入 *C.①雎知泽欲困己以.说②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D.①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②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文言虚词。用,介词。A.在,介词;比,介词。B.并且,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修 饰关系。D.他,代词;不译,助词。】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谏说之难”的一组是(3 分) ①韩非作《说难》 ②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 ③后盛气而胥之入 ④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⑤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⑥王召镬将烹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信息筛选①韩非死于说难才体现了谏说之难,作《说难》不能体现。④是范雎假意虚张声 势之言,不能体现谏说之难。】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阴饴甥借用了晋国国内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说法,在会盟中极力劝谏秦穆公要注重两国关 系,道理正当充足,最终使晋侯平安归国。 B.触龙利用父母关爱子女的人之常情,巧妙导入,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太后,使她同 意派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保全了赵国。 *C.蔡泽先以保全性命、名声之说打动范雎,再拿范雎艰难的处境与商鞅、吴起和文种的 情况进行比较,使范雎立刻让出秦国相位。 D.茅焦不惧秦王汤镬之刑的恐吓,通过援引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事例来劝谏秦王,终于 促使秦王收回成命,与母亲和好如初。 【内容归纳蔡泽劝说的直接结果是范雎请他作了上宾,而不是立刻让出了秦国的相位。】 9.断句和翻译。(9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 分) 阴 饴 甥 之 言 出 于 义 左 师 之 计 伸 于 爱 蔡 泽 之 说 激 于 理 若 茅 焦 者 真 所 谓 劘 虎 牙 者 矣 范 雎 亲 困 穰 侯 而 夺 其 位 何 遽 不 如 泽 哉 彼 此 一 时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②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命,延入为上客。 【断句与翻译(9 分)(1)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 所谓劘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3 分。每错、漏 2 个断 句处扣 1 分,扣完为止。如断为“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 若茅焦者/真所谓劘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不扣分。] (2)①把感恩变成怨恨,秦国不会这样吧。[2 分。“为”1 分,“秦不其然”大意 1 分。]② 范雎肃然起敬,没有了原先的恼怒,恭敬地听取(他的)意见,请(他)入府做上宾。[4 分。 “竦然”1 分,“宿”1 分,“敬受命”大意 1 分,“延”1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南堂五首①(之五) 纵笔三首③(之二) 扫地焚香闭阁眠, 父老争看乌角巾④, 簟 ②纹如水帐如烟。 应缘曾现宰官身。 客来梦觉知何处, 溪边古路三叉口, 挂起西窗浪接天。 独立斜阳数过人。 注:①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作,时年 42 岁。②簟:竹席。③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
时作,时年64岁。④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 这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 析。(6分) 【[古诗鉴赏](6分)①不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 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1分)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 (1分)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1分)后诗“溪边”二句写热闹过后,路人稀少, 斜阳下诗人只身独处,在方向不明的三叉路口,百无聊赖地数过往行人。(1分)蕴蓄着诗人 晚年被贬,对不幸身世与不平社会的感叹,(1分)表现出落寞与不平的情怀。(1分) ②相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袒接,烟波浩 渺。(1分)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1分)表现出一种闲逸 洒脱的情怀。(1分)后诗“溪边”二句写诗人悠闲地独自站在溪边的三叉路口,在斜阳余晖 下,数着一个个的过路行人。(1分)表现出诗人摆脱了被贬的痛苦,(1分)心中满是闲逸洒 脱的情怀。(1分)[6分。本题可有两种答案,每诗各3分。意思答对即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 遥游》)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 五)》)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 志。(白居易《琵琶行》)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刘禹锡 《陋室铭》) 【[名篇名句](6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分。每一横线 分,凡错、漏、多的,该横线不得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 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 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 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 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 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 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 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 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 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
时作,时年 64 岁。④乌角巾:隐士们喜戴的黑色头巾。 这两首诗都是作者被贬时所作,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 析。(6 分) 【[古诗鉴赏](6 分)①不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 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1 分)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 (1 分)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1 分)后诗“溪边”二句写热闹过后,路人稀少, 斜阳下诗人只身独处,在方向不明的三叉路口,百无聊赖地数过往行人。(1 分)蕴蓄着诗人 晚年被贬,对不幸身世与不平社会的感叹,(1 分)表现出落寞与不平的情怀。(1 分) ②相同。前诗“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袒接,烟波浩 渺。(1 分)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1 分)表现出一种闲逸 洒脱的情怀。(1 分)后诗“溪边”二句写诗人悠闲地独自站在溪边的三叉路口,在斜阳余晖 下,数着一个个的过路行人。(1 分)表现出诗人摆脱了被贬的痛苦,(1 分)心中满是闲逸洒 脱的情怀。(1 分)[6 分。本题可有两种答案,每诗各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 遥游》)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 五)》) (3)__________,__________。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 志。(白居易《琵琶行》)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 《陋室铭》) 【[名篇名句](6 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 分。每一横线 1 分,凡错、漏、多的,该横线不得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8 分)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 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 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 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 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 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 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 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 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 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