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菏泽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古诗文积累(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4分)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②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和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 子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4分) 雨后池上 (宋)刘攽 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蒼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簷楹:簷廊。②更: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菏泽市 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 个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 时间 120 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 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4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 3、根据提示默写。(4 分) 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4-5 题。(4 分)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 分) 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4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 子。阝③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人名)。(2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明灭可见( ③任之而己( ④辄复不遂(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 (2分)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 分) 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6-10 题。(14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 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2 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明灭可见( ) ③任之而已( ) ④辄复不遂( ) 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 _;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 _。 (2 分)
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 乙文表现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 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 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 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 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 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 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 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 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 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 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 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 )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 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 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2分) 嗜 )好 手不( )卷 文中把 职业的读书 比作 阐述的观点是 把 好的读书 比作 阐述的观点是 (4分) 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2分)
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 _______, 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8 分)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 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 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 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 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 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 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 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 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 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 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 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 ( )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 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 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2 分) 嗜( )好 手不( )卷 12 、 文 中 把 “ 职 业 的 读 书 ” 比 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把 “ 嗜 好 的 读 书 ” 比 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还告诉说领 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髙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 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 神情肃穆。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岀一种无法言 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 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 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 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 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 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 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 自语。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 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分)
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6 分)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还告诉说领 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 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 神情肃穆。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 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 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 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 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 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 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 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 自语。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 都哭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 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4 分) 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6分 乐水 贾祥伦 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髙溪间焉能留得住炵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 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 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 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 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 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 能安稳闲静。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 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 发展和创造。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 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 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 人称道。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 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 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
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4 分) 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 分) 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6 分) 乐 水 贾祥伦 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 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 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 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 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 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 能安稳闲静。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 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 发展和创造。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 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 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 人称道。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 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 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