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 伤残生命年(YLD)* 排序病名 抑郁症 11.94 2 耳聋 4.6 3缺铁性贫血 4.5 4慢性阻塞性肺病 3.3 酒依赖 3.1 6骨关节炎 3.0 精神分裂症 2.8 8跌伤 28 9双相情感疾病 2.5 10哮喘 *(WHO2001年年报) 四川大再而直院 WEST CHINA HOSPITALSU
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 伤残生命年(YLD)* 排序 病名 % 1 抑郁症 11.9 2 耳聋 4.6 3 缺铁性贫血 4.5 4 慢性阻塞性肺病 3.3 5 酒依赖 3.1 6 骨关节炎 3.0 7 精神分裂症 2.8 8 跌伤 2.8 9 双相情感疾病 2.5 10 哮喘 2.1 *(WHO 2001 年年报) 11
2 Leading causes of disease burden for women aged 15-44 years,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lot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2004 Unipolar degressive disorder taberttlosis Road trafic accident LoA- and middle-ineme countris Migraine Chroniccbstrurtw pulmonary ise Heal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c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红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单相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惊恐障碍 GBD 2004 Report Figures 四川大再而直院 WEST CHINA HOSPITALSU
12 红线由上至下依次为 :单相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惊恐障碍 *GBD 2004 Report Figures
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大量的硏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 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改 神经影像变 变 化 神经内分泌 脑电生理变 功能异常 化 四川大再而直院 WEST CHINA HOSPITALSU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 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13 遗传因素 神经影像变 化 脑电生理变 化 神经内分泌 功能异常 神经生化改 变
(-)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8% 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概率也越高,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 ≯存在早期遗传现象( anticipation):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 加。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 >3分国外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Mz)的同病率为567%,而双卵双生子 (DZ)为129%,提示遗传占有重要地位;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只有12%。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的影响远大 于环境因素 四川大再而直院 WEST CHINA HOSPITALSU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 ➢3.分国外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MZ)的同病率为56.7%,而双卵双生子 (DZ)为12.9%,提示遗传占有重要地位;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只有12%。进一步提示遗传因素的影响远大 于环境因素。 14 ➢心境障碍患者中,有家族史者为30%~41.8%。 ➢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本病的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概率也越高,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 ➢存在早期遗传现象(anticipation):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 加
5 (-)遗传因素 3分子遗传学研究 遗传方式未明,有的人认为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得人认为是性 染色体遗传,也有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但假说均未获得证实。 (1)抑郁症的高风险研究 >2q3334包含CREB1基因在内的451kb区域内找到了与女性抑郁症连锁的 证据( Zuben ko et a|) 之后又发现启动子区-656处的GA转换及内含子8上的c碱基缺失与女性 患者共分离 以上均提示CREB1基因可能是女性的特异性易感基因 (2)双相情感障碍的高风险研究 目前认为其候选基因主要集中在与单胺能神经通路有关的基因、多巴胺 (DA)能相关基因和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 四川大再而直院 WEST CHINA HOSPITALSU
(一)遗传因素 3.分子遗传学研究 遗传方式未明,有的人认为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得人认为是性 染色体遗传,也有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但假说均未获得证实。 (1)抑郁症的高风险研究 ➢2q33-34包含CREB1基因在内的451kb区域内找到了与女性抑郁症连锁的 证据(Zubenko et al) ➢之后又发现启动子区-656处的G-A转换及内含子8上的c碱基缺失与女性 患者共分离 ➢以上均提示CREB1基因可能是女性的特异性易感基因 (2)双相情感障碍的高风险研究 目前认为其候选基因主要集中在与单胺能神经通路有关的基因、多巴胺 (DA)能相关基因和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