⑨比赛秩序(竞赛日程) ⑩各项竞赛分组表 D田径运动记录表(世界.全国.省.市及单位) D竞赛场地平面图等 2.比赛期间的编排记录公告工作 比赛期间,编排记录组受到预.次.复赛结果后,应立即排出下一赛次的分组表,并且一式五 份.一份交宣告.宣告后张贴在成绩公告出其余交检录.宣传和留底备查 ①将每项决赛结果准确的填入总记录表及团体总分表. ②及时整理每天的比赛成绩及破记录人数.项次和次数等有关资料. 第二节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 (一)名词解释 1.人盯人法2.总表记录法3.棋盘记录法3.田赛中的时限 (二)判断:(在括号内打上"+"表示正确打上””表示错误) 1、竞赛项目的比赛,是在总裁判的具体领导下由检录.发令.终点.计时,检查等各组密切配合 和共同协作下进行的.() 2、所有接力赛跑项目,检录员应分别将各棒运动员带到接力区,并将检査单交给各棒接力区检査 员() 3、竞赛项目的发令都必须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号令。( 4、发令员的口令要清晰宏亮“各就位”口令要拉长一些,“预备”到“鸣枪'应以运动员抬起臂部为准。 5、终点裁判员发现运动员串道应立即报告终点裁判长,同时记住串道运动员的号码和串道人的道 6、每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终点裁判长及时向终点裁判员索取终点名次报告表交径赛裁判长。 7、判定中距离跑项目(800米和1500米的名次时)一般可采用短距离跑时分工负责看名次的办法 进行,即每人主看一名,兼看一名。() 8、按照终点名次表的名次顺序排列成绩记录卡片,如发现成绩与名次不符,交终点裁判解决。() 9、破竞赛项目记录时,计时员立即报告计时长,计时长检查后应将自己记取的成绩也填入成绩记 录卡片上,交径赛裁判长审核。() 10、计时员应按计时长的统一口令回表,计时员记取的成绩,可将最好成绩填入记录卡片或者取中
16 ⑨比赛秩序(竞赛日程) ⑩各项竞赛分组表 ⑾田径运动记录表(世界.全国.省.市及单位) ⑿竞赛场地平面图等 12.比赛期间的编排记录公告工作 比赛期间,编排记录组受到预.次.复赛结果后,应立即排出下一赛次的分组表,并且一式五 份.一份交宣告.宣告后张贴在成绩公告出.其余交检录.宣传和留底备查. ①将每项决赛结果准确的填入总记录表及团体总分表. ②及时整理每天的比赛成绩及破记录人数.项次和次数等有关资料. 第二节 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 (一)名词解释 1.人盯人法 2.总表记录法 3.棋盘记录法 3.田赛中的时限 (二)判断:(在括号内打上"+"表示正确,打上"-"表示错误) 1、竞赛项目的比赛,是在总裁判的具体领导下由检录.发令.终点.计时.检查等各组密切配合 和共同协作下进行的.( ) 2、所有接力赛跑项目,检录员应分别将各棒运动员带到接力区,并将检查单交给各棒接力区检查 员.( ) 3、竞赛项目的发令都必须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号令。( ) 4、发令员的口令要清晰宏亮“各就位”口令要拉长一些,“预备”到“鸣枪”应以运动员抬起臂部为准。 ( ) 5、终点裁判员发现运动员串道应立即报告终点裁判长,同时记住串道运动员的号码和串道人的道 次。( ) 6、每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终点裁判长及时向终点裁判员索取终点名次报告表交径赛裁判长。 ( ) 7、判定中距离跑项目(800 米和 1500 米的名次时)一般可采用短距离跑时分工负责看名次的办法 进行,即每人主看一名,兼看一名。( ) 8、按照终点名次表的名次顺序排列成绩记录卡片,如发现成绩与名次不符,交终点裁判解决。( ) 9、破竞赛项目记录时,计时员立即报告计时长,计时长检查后应将自己记取的成绩也填入成绩记 录卡片上,交径赛裁判长审核。( ) 10、计时员应按计时长的统一口令回表,计时员记取的成绩,可将最好成绩填入记录卡片或者取中
间值填入记录卡片。() 1、遇到记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时,一般以终点裁判员的名次为准。() 12、在弯道跑时,一名运动员踩踏了左侧分道线,但并没有影响它道运动员的跑进,其成绩应予以 承认。() 13、3000米障碍跑一名运动员通过水池是踩在水池两侧边上,其成绩无效。() 14、髙度项目,运动员停止练习和试跳停止,裁判员红旗前平举;试跳开始,将白旗上举,试跳成 绩,将白旗平举;试跳失败将红旗上举。() 15、髙度项目裁判组,组长负责记录、掌握试跳时间,其它两名裁判负责丈量成绩,升横杆、兼管 成绩公告牌。() 16、全能和单项跳高比赛,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时,每次升高高度就征求运动员意见。() 17、远度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超过八名时,每人可先试跳三次,成绩最好的前八名运动员试跳三 次进行决赛,以最后三次试跳中最好成绩决定名次。() 18、如果运动员参加田赛兼径赛或参加两项以上的田赛,冋时进行,裁判员不按照原规定的试跳或 试投顺序让其试跳或试掷三次。() 19、如果运动员兼项请假,回来后不得补试其已错过的比赛轮次,在跳髙和撑杆跳高错过轮次是 按免跳处理() 20、田赛项目比赛试时,运动员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21、田赛中的时限应从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试掷时算起,当时限已到的瞬间,运动员以开始试 跳或试掷,该次试跳或试掷应预承认。() 22、在跳远、三级跳、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掷链球比赛中,如有成绩相等是,应以其次优成 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时,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轮试跳或试掷, 直到决定出名次为止。() 23、全体裁判员负责全能运动员各项比赛的检录工作和带领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并与检录、起点, 跳部,掷部和编排记录组密切配合。() 24竞走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任何裁判员认为运动员的竞走动作不符合竞走规定,必须以警告。 可以给同一运动员连续警告 25、如果有三名裁判员认为某运动员的竞走动作不符合竞走规定,应取消其比赛资格,由其中一名 裁判员通知运动员,示以红牌。() 26、不论是全国或省市级的比赛,在任何情况下同一单位的两名裁判员不得同时取消一名运动员的 比赛资格。() 27、公路赛跑,赛前复核赛程,必须用经过检验合格的仪器测量。测量时,应沿着实际跑进方向的
17 间值填入记录卡片。( ) 11、遇到记取的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时,一般以终点裁判员的名次为准。( ) 12、在弯道跑时,一名运动员踩踏了左侧分道线,但并没有影响它道运动员的跑进,其成绩应予以 承认。( ) 13、3000 米障碍跑一名运动员通过水池是踩在水池两侧边上,其成绩无效。( ) 14、高度项目,运动员停止练习和试跳停止,裁判员红旗前平举;试跳开始,将白旗上举,试跳成 绩,将白旗平举;试跳失败将红旗上举。( ) 15、高度项目裁判组,组长负责记录、掌握试跳时间,其它两名裁判负责丈量成绩,升横杆、兼管 成绩公告牌。( ) 16、全能和单项跳高比赛,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时,每次升高高度就征求运动员意见。( ) 17、远度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超过八名时,每人可先试跳三次,成绩最好的前八名运动员试跳三 次进行决赛,以最后三次试跳中最好成绩决定名次。( ) 18、如果运动员参加田赛兼径赛或参加两项以上的田赛,同时进行,裁判员不按照原规定的试跳或 试投顺序让其试跳或试掷三次。( ) 19、如果运动员兼项请假,回来后不得补试其已错过的比赛轮次,在跳高和撑杆跳高错过轮次是, 按免跳处理.( ) 20、田赛项目比赛试时,运动员无故延误比赛时间,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 21、田赛中的时限应从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试掷时算起,当时限已到的瞬间,运动员以开始试 跳或试掷,该次试跳或试掷应预承认。( ) 22、在跳远、三级跳、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掷链球比赛中,如有成绩相等是,应以其次优成 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时,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比赛顺序,进行新的一轮试跳或试掷, 直到决定出名次为止。( ) 23、全体裁判员负责全能运动员各项比赛的检录工作和带领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并与检录、起点, 跳部,掷部和编排记录组密切配合。( ) 24 竞走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任何裁判员认为运动员的竞走动作不符合竞走规定,必须以警告。 可以给同一运动员连续警告。 25、如果有三名裁判员认为某运动员的竞走动作不符合竞走规定,应取消其比赛资格,由其中一名 裁判员通知运动员,示以红牌。( ) 26、不论是全国或省市级的比赛,在任何情况下同一单位的两名裁判员不得同时取消一名运动员的 比赛资格。( ) 27、公路赛跑,赛前复核赛程,必须用经过检验合格的仪器测量。测量时,应沿着实际跑进方向的
最短距离丈量。其路程不得短于该项规定的距离,丈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0米。() 28、在顺风时创造的记录,凡风速超过每秒2.5者不予以承认,全能运动员的单项成绩,凡风速每 秒超过4米者,全能运动纪录不予承认。() 29、全能运动中的单项破纪录,必须符合单项破纪录的规定。() (三)问答 为了保证运动员会顺利进行,裁判委员会在赛前应做那些准备工作? 发令员的位置选择应符合哪些条件? 3、长距离判定名次有哪几种? 4、长距离赛跑、为避免裁判出错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5、如果出现串道,终点裁判员应如何处理? 6、简述终点记录的方法? 7、简述人工计时的裁判方法? 8、简要回答采用开“总表”与“分表”相结合的方法? 9、检查员在接力跑中应注意哪些主要犯规情况? 10、检查员在跨栏跑中应注意哪些主要犯规情况? 11、试述高度裁判组的分工? 12、试述跳高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 13、田径中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成绩相等应怎样录取名次? 14、田径场竞走比赛的裁判方法? 答案 (一)名词解释 当裁判员和运动员人数差不多时可采用此法。具体做法是每一裁判员记一运动员,当所记运动 员跑完一圈经过终点时,即在记圈表上划去跑玩的圈数,并告诉运动员还剩多少圈。当运动员的跑 程只剩四、五十米时,应把运动员到达终点和名次。 2、总表记录法由三名裁判员组成小组,按运动员每次经过终点的先后顺序填入总记表圈表,一个 报运动员的号码。一人记录,一人核对,最后确定名次,为了防止差错,最好组成两个裁判小组分 别进行。在工作中裁判员要及时检查核对。 3、此方法与总表记录方法差不多,先在每个棋子写上运动员的号码,由四名裁判员组成小组 人按每圈运动员通过终点的先后顺序报运动员的号码,一人按所呼报号码顺序将棋子移到尚剩圈数 的小格里,一人负责核对,一人将每圈摆好的棋子顺序记录下来。“棋牌式记录表格将长距离记圈 及名次记录表放大使用
18 最短距离丈量。其路程不得短于该项规定的距离,丈量的误差不得超过 50 米。( ) 28、在顺风时创造的记录,凡风速超过每秒 2.5 者不予以承认,全能运动员的单项成绩,凡风速每 秒超过 4 米者,全能运动纪录不予承认。( ) 29、全能运动中的单项破纪录,必须符合单项破纪录的规定。( ) (三)问答 1、为了保证运动员会顺利进行,裁判委员会在赛前应做那些准备工作? 2、发令员的位置选择应符合哪些条件? 3、长距离判定名次有哪几种? 4、长距离赛跑、为避免裁判出错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5、如果出现串道,终点裁判员应如何处理? 6、简述终点记录的方法? 7、简述人工计时的裁判方法? 8、简要回答采用开“总表”与“分表”相结合的方法? 9、检查员在接力跑中应注意哪些主要犯规情况? 10、检查员在跨栏跑中应注意哪些主要犯规情况? 11、试述高度裁判组的分工? 12、试述跳高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 13、田径中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成绩相等应怎样录取名次? 14、田径场竞走比赛的裁判方法?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当裁判员和运动员人数差不多时可采用此法。具体做法是每一裁判员记一运动员,当所记运动 员跑完一圈经过终点时,即在记圈表上划去跑玩的圈数,并告诉运动员还剩多少圈。当运动员的跑 程只剩四、五十米时,应把运动员到达终点和名次。 2、总表记录法由三名裁判员组成小组,按运动员每次经过终点的先后顺序填入总记表圈表,一个 报运动员的号码。一人记录,一人核对,最后确定名次,为了防止差错,最好组成两个裁判小组分 别进行。在工作中裁判员要及时检查核对。 3、此方法与总表记录方法差不多,先在每个棋子写上运动员的号码,由四名裁判员组成小组,一 人按每圈运动员通过终点的先后顺序报运动员的号码,一人按所呼报号码顺序将棋子移到尚剩圈数 的小格里,一人负责核对,一人将每圈摆好的棋子顺序记录下来。“棋牌式”记录表格将长距离记圈 及名次记录表放大使用
4、应从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试掷时算起,当时限已到的瞬间,运动员已开始试跳或试掷应予 承认。 (二)判断 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 (三)问答 1、1.制定裁判工作计划,选聘裁判员,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研究裁判方法,统 思想,统一认识,并制定各组工作计划。2组织各裁判组现场实习,进一不熟悉业务,改进工作, 提髙裁判水平和工作效率。3各裁判组提出所需器材,用具清单,并赴现场检査场地和清点、器材。 检査后,提出场地修整及器材添置意见,交场地器材组解决。4.召开各种会议,包括裁判员大会; 各裁判组召开会议制定本组工作学习计划:各裁判组长会议,各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会议 2、1能够清楚观察到所有运动员起跑的全部动作。2能使所有运动员都清楚听到口令和枪声。3 计时员能清楚看到发令动作。 3、1.人盯人的看法,2总表记录的方法,3.“棋盘式”记录方法,4终点裁判和计时员配合,采用人 盯人和计时相结合的方法,即记圈又计时把运动员已跑的圈数和每圈累计时间记录下来。 4、1比赛前由径赛裁判长召集终点裁判长,计时长共同研究,制定出裁判方案,对裁判中进行具 体分工,明确任务,各司其责,认真负责。2终点裁判长要对前八名到达终点运动员的顺序作记录, 并注意运动员脱圈情况,以便心中有数。3.负责报圈工作的裁判必须严格做到:不更换翻牌人员 显示的剩余圈数,必须是以通过终点的第一人为准,眼睛要始终盯住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最后一 圈时通知发令人员摇铃或鸣枪,此时计时长应提醒计时员最好准备工作, 5、如果出现串道现象,终点裁判员应继续注意自己所看的名次,同时记住串道运动员号码和串入 的道次,待全组运动员都到达终点后,即将此情况记录下来报告终点裁判长。 6、1每组比赛结束后计时长和终点裁判长收集记录卡片和终点名次报告表,如有犯规运动员,应 将检査报告表附在犯规运动员的成绩记录卡片上,由径赛裁判长作出决定。2.按照终点名次表的名 次顺序排列成绩记录卡片,如发现成绩取记录表,与名次不符合交径赛裁判长解决。3运动员破记 录,向风速组索取记录表,交总裁判长审核签字,送宣告员广播,最后送交编排记录组。 人工计时的裁判方法:1.计时裁判员应根据大会规定的比赛时间提前二十分钟整队进场,三人 组按道次由上而下地排列作定,做好计时工作的一切准备。2在每一组比赛前,计时长把成绩记 录卡片分发到各计时小组,计时员接到成绩记录卡片要熟悉项目和本道运动员号码,并辨认运动员 特征。3.当运动员走向跑道时,计时长应通知计时员按下秒表的一第一道簧,(机械表)见到枪烟
19 4、应从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试掷时算起,当时限已到的瞬间,运动员已开始试跳或试掷应予 承认。 (二)判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三)问答 1、1.制定裁判工作计划,选聘裁判员,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研究裁判方法,统 一思想,统一认识,并制定各组工作计划。2.组织各裁判组现场实习,进一不熟悉业务,改进工作, 提高裁判水平和工作效率。3.各裁判组提出所需器材,用具清单,并赴现场检查场地和清点、器材。 检查后,提出场地修整及器材添置意见,交场地器材组解决。4.召开各种会议,包括裁判员大会; 各裁判组召开会议制定本组工作学习计划;各裁判组长会议,各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会议。 2、1 能够清楚观察到所有运动员起跑的全部动作。2 能使所有运动员都清楚听到口令和枪声。3 计时员能清楚看到发令动作。 3、1.人盯人的看法,2.总表记录的方法,3.“棋盘式”记录方法,4.终点裁判和计时员配合,采用人 盯人和计时相结合的方法,即记圈又计时把运动员已跑的圈数和每圈累计时间记录下来。 4、1.比赛前由径赛裁判长召集终点裁判长,计时长共同研究,制定出裁判方案,对裁判中进行具 体分工,明确任务,各司其责,认真负责。2.终点裁判长要对前八名到达终点运动员的顺序作记录, 并注意运动员脱圈情况,以便心中有数。3.负责报圈工作的裁判必须严格做到:不更换翻牌人员; 显示的剩余圈数,必须是以通过终点的第一人为准,眼睛要始终盯住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最后一 圈时通知发令人员摇铃或鸣枪,此时计时长应提醒计时员最好准备工作。 5、如果出现串道现象,终点裁判员应继续注意自己所看的名次,同时记住串道运动员号码和串入 的道次,待全组运动员都到达终点后,即将此情况记录下来报告终点裁判长。 6、1.每组比赛结束后计时长和终点裁判长收集记录卡片和终点名次报告表,如有犯规运动员,应 将检查报告表附在犯规运动员的成绩记录卡片上,由径赛裁判长作出决定。2.按照终点名次表的名 次顺序排列成绩记录卡片,如发现成绩取记录表,与名次不符合交径赛裁判长解决。3.运动员破记 录,向风速组索取记录表,交总裁判长审核签字,送宣告员广播,最后送交编排记录组。 7、人工计时的裁判方法:1.计时裁判员应根据大会规定的比赛时间提前二十分钟整队进场,三人 一组按道次由上而下地排列作定,做好计时工作的一切准备。2.在每一组比赛前,计时长把成绩记 录卡片分发到各计时小组,计时员接到成绩记录卡片要熟悉项目和本道运动员号码,并辨认运动员 特征。3.当运动员走向跑道时,计时长应通知计时员按下秒表的一第一道簧,(机械表)见到枪烟
的同时,开动秒表,随即检查秒表运动员是否正常,如发生故障立即报告计时长。4.当运动员跑到 离终点线约二十米时,计时员要注视所计时的运动员,并按下表的第一道簧,准备停表,当运动员 躯干触及终点线后严垂直面的同时,表应停止。5停表后,计时员应迅速看清所计运动员道次、号 码,其中一裁判员要兼看名次,以供参考,然后将各自计取成绩(不得相互对表)填入“"成绩记录 卡片上”交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审核。6计时员应按计时长的统一口令回表,计时员计取的成绩, 不得私自向他人宣告,不准任意修改成绩。7遇计取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时,一般 以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为准。8比赛遇有空道时计时长应及时提醒空道的小组作为备用 、这种方法是秒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即计时长先选三块准确的表作为“总表”,其他计时员 的表作为“分表”。发令时先开动三只“总表”,当领先运动员跑到只剩下最后一圈时,听信号立即停 总表”同时开“分表”(总表也可以从整数上停表同时开“分表,便于累计成绩”)。另外两只“总表” 只计第一名成绩,一只计最后一名或“分表”发生故障时替补。把分表和先按停的总表成绩加在 起,就是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9、1.不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2用抛掷方式传接棒。3.脱手掉棒后,不是自己将棒拾起;棒子甩到 他道上,拾棒时影响他队运动员跑进或是脱手掉棒后,空手跑到终点。4传棒时串道或离道时阻碍 他人跑进 10、1.未全部跨越规定的10个栏架或跨越邻道栏架。2跨栏时两臂或手臂摆到栏外影响邻道运动 员。3.有意用手推倒或用脚踢倒栏架。4脚或腿由栏架外面越过(400栏比赛中,右腿攻栏运动员, 在弯道上左腿或脚易发生这种现象) l1、高度裁判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判定运动中试跳是否犯规及审査成绩。裁判员两个负责丈量成绩, 升横杄,兼管成绩公告牌(撑杄跳髙时,应再增加量名裁判员)。记录员一人负责记录,记录试跳 的成功与失败和掌握试跳时间。 12、1.在最后跳过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的运动员列前。2如按上述办法不能分别名次时,应将全 赛中试跳失败次数(不包括最后高度上共同失败次数)最少的运动员列前。3任不能判定时:如属 于判定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共同失败的高度上或其失败中的最低高度上(在免跳 的情况下)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任不能判定,则按宣布的升高计划,降或升1个高度试跳,在每 个高度上只能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每次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涉及其他 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13田赛中远度项目:如跳远,三级跳,推铅球,掷标枪。掷链球比赛中,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 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任相等时,则以第三较优成绩为准;余决类推。如任相等,并涉 及第一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或试掷,直到决定出名次为止。 141除原有的径赛裁判外,要单独成立竞走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2为了确切地掌握竞走裁判尺
20 的同时,开动秒表,随即检查秒表运动员是否正常,如发生故障立即报告计时长。4.当运动员跑到 离终点线约二十米时,计时员要注视所计时的运动员,并按下表的第一道簧,准备停表,当运动员 躯干触及终点线后严垂直面的同时,表应停止。5.停表后,计时员应迅速看清所计运动员道次、号 码,其中一裁判员要兼看名次,以供参考,然后将各自计取成绩(不得相互对表)填入“成绩记录 卡片上”交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审核。6.计时员应按计时长的统一口令回表,计时员计取的成绩, 不得私自向他人宣告,不准任意修改成绩。7.遇计取成绩和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不一致时,一般 以终点裁判员判定的名次为准。8.比赛遇有空道时计时长应及时提醒空道的小组作为备用。 8、这种方法是秒表误差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即计时长先选三块准确的表作为“总表”,其他计时员 的表作为“分表”。发令时先开动三只“总表”,当领先运动员跑到只剩下最后一圈时,听信号立即停 -“总表”同时开“分表”(总表也可以从整数上停表同时开“分表,便于累计成绩”)。另外两只“总表” 一只计第一名成绩,一只计最后一名或“分表”发生故障时替补。把分表和先按停的总表成绩加在一 起,就是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9、1.不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2.用抛掷方式传接棒。3.脱手掉棒后,不是自己将棒拾起;棒子甩到 他道上,拾棒时影响他队运动员跑进或是脱手掉棒后,空手跑到终点。4.传棒时串道或离道时阻碍 他人跑进。 10、1.未全部跨越规定的 10 个栏架或跨越邻道栏架。2.跨栏时两臂或手臂摆到栏外影响邻道运动 员。3.有意用手推倒或用脚踢倒栏架。4.脚或腿由栏架外面越过(400 栏比赛中,右腿攻栏运动员, 在弯道上左腿或脚易发生这种现象)。 11、高度裁判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判定运动中试跳是否犯规及审查成绩。裁判员两个负责丈量成绩, 升横杆,兼管成绩公告牌(撑杆跳高时,应再增加量名裁判员)。记录员一人负责记录,记录试跳 的成功与失败和掌握试跳时间。 12、1.在最后跳过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的运动员列前。2 如按上述办法不能分别名次时,应将全 赛中试跳失败次数(不包括最后高度上共同失败次数)最少的运动员列前。3 任不能判定时:如属 于判定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共同失败的高度上或其失败中的最低高度上(在免跳 的情况下)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任不能判定,则按宣布的升高计划,降或升 1 个高度试跳,在每一 个高度上只能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每次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涉及其他 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13 田赛中远度项目:如跳远,三级跳,推铅球,掷标枪。掷链球比赛中,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 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任相等时,则以第三较优成绩为准;余决类推。如任相等,并涉 及第一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或试掷,直到决定出名次为止。 14 1.除原有的径赛裁判外,要单独成立竞走裁判组,设裁判长 1 人。2.为了确切地掌握竞走裁判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