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田径运动概述 、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 、简答题 田径运动具有哪几方面价值特点? 2.田径运动除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特点外,还具有哪几方面明显特点? 3.简要说明开设田径运动理论课的意义 4.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的内容包括哪几大类?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现代田径运动四个阶段时期的具体事件。 2.简要叙述世界田径运动的现状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 (二)简答题 1.(1)田径运动具有教育价值;(2)田径运动具有健身价值;(3)田径运动具有竞技价值 2.(1)广泛的群众性;(2)激烈的竞争性;(3)严格的技术性;(4)能力的多样性 3.(1)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田径运动概况;(2)掌握田径运动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3)能够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学习和训练活动 4.(1)田径运动的理论课程;(2)田径运动的技术教学课程:(3)田径运动的专项训练课程 (三)论述题 1.(1)引进和发展阶段;(2)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阶段;(3)田径运动发展滞后下降阶段 (4)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 2.(1)许多国家都重视开展群众性田径运动:(2)比赛次数增多比赛项目增加,比赛规模加大;(3) 田径运动员的职业化,训练更加科学化,世界记录不断更新;(4)重视营养与恢复,加强兴奋剂的 检查(5)世界田径运动实力新格局的开端 第二章田径运动基础应用理论 第一节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完整教学法2分解教学法3成绩考核4田径运动技术教学5身体训练
1 第一章 田径运动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 二、简答题 1.田径运动具有哪几方面价值特点? 2.田径运动除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特点外,还具有哪几方面明显特点? 3.简要说明开设田径运动理论课的意义。 4.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的内容包括哪几大类?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现代田径运动四个阶段时期的具体事件。 2.简要叙述世界田径运动的现状。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 (二)简答题 1.(1)田径运动具有教育价值;(2)田径运动具有健身价值;(3)田径运动具有竞技价值 2.(1)广泛的群众性;(2)激烈的竞争性;(3)严格的技术性;(4)能力的多样性 3.(1)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田径运动概况;(2)掌握田径运动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3)能够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学习和训练活动 4. (1)田径运动的理论课程; (2)田径运动的技术教学课程; (3)田径运动的专项训练课程 (三)论述题 1.(1)引进和发展阶段;(2)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阶段;(3)田径运动发展滞后下降阶段; (4)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阶段 2.(1)许多国家都重视开展群众性田径运动;(2)比赛次数增多,比赛项目增加,比赛规模加大;(3) 田径运动员的职业化,训练更加科学化,世界记录不断更新;(4)重视营养与恢复,加强兴奋剂的 检查(5)世界田径运动实力新格局的开端 第二章 田径运动基础应用理论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 完整教学法 2 分解教学法 3 成绩考核 4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 5 身体训练
(二)判断:(在括号内打上“+”表示正确打上“一”表示错误) 、深刻理解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髙教学质 量,有一定的意义。() 2、田径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应是学生比较容易达到的。( 3、练习时是否分组,要根据场地器材的条件、动作的难易和具体要求而定。() 4、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学习的自角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5、采用分组方法练习时,对每个学生的错误动作不必进行个别纠正。() 6、田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有目的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对讲解又起到补充作用。() 7、在成队按统一口令进行练习时,对学生的错误动作应采用个别纠正的方法。() 8、田径教学的讲解要简明具体而生动,要求要明确,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9、教学中示范要正确清楚、轻松而优美。纠正动作要有效,并要有耐心。() 10、教师的示范就是一般的技术表演,因此,示范时要最大限度地快跑快跳、掷得最髙、最远。() 11、教师组示范时,对可以停顿或做慢速度的动作,可边讲边示范。() 12、做完整动作示范,应使学生看清完成动作的方法,要点和四肢与躯干配合。() 13、做分解动作示范时,应使学生看动作的全过程、动作的阶段和阶段的衔接。() 14、从实际出发原则包括从课的任务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条件出发等方面的内容。() 15、课的具体条件包括场地、设备、器材、人数,但不包括气候、本课前、后的其他课程。() 1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是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未知到已知。() 17、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18、在教学中,对运动量的“量”和“强度”要安排适当,“强度”大则“量”大,“强度”适中则“量”相对 小些。() 19、教学中,多次的反复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要求。() 20、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一次教学课上只能选择一种。() 21、在学习阶段应重视预防产生错误动作,及时发现错误动作。() 22、田径技术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应主要有以下三种:动作概念不清、身体素质差、思想过度 紧张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23、由于身体素质差而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在开始练习时,对技术的概念是清楚的。() 24、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而在产生的错误动作,在课堂上纠正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相似的。() 25、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出现错误动作,主要是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和身体能力的问题。( 26、在教学的提高阶段,对学生的技术动作一定要严格要求,并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 提高技术水平、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
2 (二)判断:(在括号内,打上“+”表示正确,打上“-”表示错误) 1、深刻理解并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 量,有一定的意义。( ) 2、田径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应是学生比较容易达到的。( ) 3、练习时是否分组,要根据场地器材的条件、动作的难易和具体要求而定。( ) 4、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学习的自角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 5、采用分组方法练习时,对每个学生的错误动作不必进行个别纠正。( ) 6、田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有目的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对讲解又起到补充作用。( ) 7、在成队按统一口令进行练习时,对学生的错误动作应采用个别纠正的方法。( ) 8、田径教学的讲解要简明具体而生动,要求要明确,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 9、教学中示范要正确清楚、轻松而优美。纠正动作要有效,并要有耐心。( ) 10、教师的示范就是一般的技术表演,因此,示范时要最大限度地快跑快跳、掷得最高、最远。( ) 11、教师组示范时,对可以停顿或做慢速度的动作,可边讲边示范。( ) 12、做完整动作示范,应使学生看清完成动作的方法,要点和四肢与躯干配合。( ) 13、做分解动作示范时,应使学生看动作的全过程、动作的阶段和阶段的衔接。( ) 14、从实际出发原则包括从课的任务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条件出发等方面的内容。( ) 15、课的具体条件包括场地、设备、器材、人数,但不包括气候、本课前、后的其他课程。( ) 16、贯彻循序渐进原则,是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未知到已知。( ) 17、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 18、在教学中,对运动量的“量”和“强度”要安排适当,“强度”大则“量” 大,“强度”适中则“量”相对 小些。( ) 19、教学中,多次的反复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要求。( ) 20、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一次教学课上只能选择一种。( ) 21、在学习阶段应重视预防产生错误动作,及时发现错误动作。( ) 22、田径技术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应主要有以下三种:动作概念不清、身体素质差、思想过度 紧张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 23、由于身体素质差而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在开始练习时,对技术的概念是清楚的。( ) 24、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而在产生的错误动作,在课堂上纠正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相似的。( ) 25、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出现错误动作,主要是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和身体能力的问题。( ) 26、在教学的提高阶段,对学生的技术动作一定要严格要求,并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 提高技术水平、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 )
27、在技术教学中,对错误动作都是采用预防和纠正的方法,并且纠正重于预防。() 28、讲解要适当,对较复杂和易出伤害事故的项目和动作,既要引起学生重视又不使学生思想上过 度紧张。() 29、对学生偶然出现的新的错误动作,应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30、田径教学中产生的伤害事故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我控制和感觉有很大关系。() 31、学生是练习者,因此在避免伤害事故方面,学生起主要作用。( 32、教师应全面考虑在哪些方面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伤害事故,并做出预防措施。() 33、进行跑的练习时,在跑道上只许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练习。() 34、教学中,跳跃和投掷项目的各种练习也可以在跑道上进行。() 35、要正确估计和仔细观察学生的体力,不能要求学生做力所不及的练习。() 36、田径教学中,在学生出现疲劳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练习。() (三)填空 1、课的密度和运动量过大会使学生,过小会影响。 2、田径教学中如仅用语言,很难使学生有完整的和掌握正确的。 3、练习时是否分组,要根据的条件、动作的难易和具体要求而顶。 4、在成队按口令进行练习时,应纠正那些有的错误动作。 5、示范之前应先讲清动作的和划分的,以及应注意的要点 6、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各种和已有的 、技术动作的掌握、巩固和提高,是大脑皮质的结果,如果在教学中不及时巩固或长时间断, 就会消退。 8、正误对比也是运用原则的方法之 9、适宜的示范位置,可以分为教师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两个方面。 10、学生的实际包括和、接受能力以及课上学习的情况等 11、在田径技术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加深体会,还应适当增加因素和采用 的方法。 12、根据培养目标,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 而且还要他们学会 13、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即 14、田径运动各项目的各不相同,但每一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动作协调配合完成的。 15、田径运动教学通常采用教学法和教学法。 (四)问答 田径运动技术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3 27、在技术教学中,对错误动作都是采用预防和纠正的方法,并且纠正重于预防。( ) 28、讲解要适当,对较复杂和易出伤害事故的项目和动作,既要引起学生重视又不使学生思想上过 度紧张。( ) 29、对学生偶然出现的新的错误动作,应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 30、田径教学中产生的伤害事故与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我控制和感觉有很大关系。( ) 31、学生是练习者,因此在避免伤害事故方面,学生起主要作用。( ) 32、教师应全面考虑在哪些方面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伤害事故,并做出预防措施。( ) 33、进行跑的练习时,在跑道上只许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练习。( ) 34、教学中,跳跃和投掷项目的各种练习也可以在跑道上进行。( ) 35、要正确估计和仔细观察学生的体力,不能要求学生做力所不及的练习。( ) 36、田径教学中,在学生出现疲劳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练习。( ) (三)填空 1、课的密度和运动量过大会使学生___,过小会影响___。 2、田径教学中如仅用语言,很难使学生有完整的____和____掌握正确的_____。 3、练习时是否分组,要根据____的条件、动作的难易和具体要求而顶。 4、在成队按口令进行练习时,应纠正那些有____的错误动作。 5、示范之前应先讲清动作的___和划分的___,以及应注意的要点。 6、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各种____和已有的____。 7、技术动作的掌握、巩固和提高,是大脑皮质___的结果,如果在教学中不及时巩固或长时间断, ___就会消退。 8、正误对比也是运用___原则的方法之一。 9、适宜的示范位置,可以分为教师_____的位置和学生____的位置两个方面。 10、学生的实际包括_____和____、接受能力以及课上学习的情况等。 11、在田径技术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加深体会,还应适当增加____因素和采用___ 的方法。 12、根据培养目标,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____,而且还要他们学会_____。 13、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 14、田径运动各项目的_____各不相同,但每一项目都是由若干个动作协调配合完成的。 15、田径运动教学通常采用____教学法和______教学法。 (四)问答 1、田径运动技术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2、田径教学大纲包括哪些内容? 3、试述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各阶段的任务和主要方法。 4、简述田径技术教学学习阶段的生理特点和教学特点 5、简述田径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田径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有哪两种情况?简述其原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完整教学法是指把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教学,保持动作的完整结构,有更好的连 贯性和节奏。 2、分解教学法是指把完整的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使动作简化易于掌握。掌握了一个部分 以后,再掌握另一部分,并和上一部分连接起来,逐步把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完整起来 3、成绩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检査教学情 况,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复习、巩固和提高已掌握的技 术与理论知识。 4、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是按照教育计划和田径运动教学大纲要求和规定,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田径 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 5、身体训练:是指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二)判断 1()2.(-)3(+)4(-)5(-)6(+)7(一)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三)填空 1、过于疲劳:掌握技术动作2、概念;技术3、场地器材4、共性5、全过程;阶段6、感官: 经验7、动作定型;动力定型8、直观性9、做示范;看示范10、身体健康;素质情况11、训练: 竞赛12、技术:教技术13、学习阶段:掌握阶段;提髙阶段14、技术结构15、完整;分解 (四)问答 1、田径运动的技术是由动作的方向、幅度、角度、速度、力量、四肢和躯干的屈伸、重心所处的 位置等因素协调配合而形成的,既有时间上的要求,又有空间上的要求。 教学大纲的内容:前言/教材课时分配/教材内容/课外作业/课堂实习/教研与毕业论文/成绩考核/ 执行大纲肢术教学质量的措施等八项内容 3、学习阶段:任务: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完整、正确的概念,初步掌握技术运动。方法:(1)通
4 2、田径教学大纲包括哪些内容? 3、试述田径运动技术教学各阶段的任务和主要方法。 4、简述田径技术教学学习阶段的生理特点和教学特点。 5、简述田径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田径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有哪两种情况?简述其原因。 答 案 (一) 名词解释 1、完整教学法是指把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教学,保持动作的完整结构,有更好的连 贯性和节奏。 2、分解教学法是指把完整的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使动作简化易于掌握。掌握了一个部分 以后,再掌握另一部分,并和上一部分连接起来,逐步把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完整起来。 3、成绩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情 况,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复习、巩固和提高已掌握的技 术与理论知识。 4、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是按照教育计划和田径运动教学大纲要求和规定,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田径 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 5、身体训练:是指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二)判断 1(一)2.(—)3.(+) 4.( —) 5.( —) 6.(+) 7.( —) 8.(+) 9.(+) 10.( —) 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 —) (三)填空 1、过于疲劳;掌握技术动作 2、概念;技术 3、场地器材 4、共性 5、全过程;阶段 6、感官; 经验 7、动作定型;动力定型 8、直观性 9、做示范;看示范 10、身体健康;素质情况 11、训练; 竞赛 12、技术;教技术 13、学习阶段;掌握阶段;提高阶段 14、技术结构 15、完整;分解 (四)问答 1、田径运动的技术是由动作的方向、幅度、角度、速度、力量、四肢和躯干的屈伸、重心所处的 位置等因素协调配合而形成的,既有时间上的要求,又有空间上的要求。 2、教学大纲的内容:前言/教材课时分配/教材内容/课外作业/课堂实习/教研与毕业论文/成绩考核/ 执行大纲/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等八项内容。 3、学习阶段:任务: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完整、正确的概念,初步掌握技术运动。方法:(1)通
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或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技术要点、动作过程、比赛规划和场地器材等方面都有 所了解。(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技术动作,并有所体会。 掌握阶段:任务:熟练和巩固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1)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技术的细节,在完 整练习中体会各技术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多次重复的联系中掌握和巩固正确的技术。 提髙阶段:任务:根据个人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方 法:(1)技术评定。(2)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技术。(3)讲解手段的选择和教法的运用。(4) 互相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5)不同条件和要求的练习。 4、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在动作上表生硬、节奏不好, 易犯错误和多余的动作。教学特点是讲解简明、生动,示范要表现出动作要点和全过程;教学手段 要简单有效;要使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 5、(1)要尽可能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对错误动作要就现象找原因,采取治本的办法。(2)同时 出现较多错误动作时,要分清哪些是主要的错误动作和原因。(3)对学生偶然出现的新的错误动作, 般不宜立即指出,应强调此动作应当怎样做,错误动作接连出现时,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 的纠正手段。(4)纠正错误动作,不单纯是分析原因和选择手段的问题,其中还有教法的问题。(5) 对不同的动作可采用直接帮助的方法,诱导性的方法,限制或诱导的方法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此 外,正误对比,改变练习条件等多种纠正方法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 6、田径课上的伤害事故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在练习中自己因滑、摔、拌、撞及拉、扭、挫等自 我产生的原因多是准备活动内容不当、身体未活动开、练习时用力过猛、对技术动作要领理解有错 误,课的内容组织不严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过于疲劳等。二是在练习中自己伤了他人或 他人伤了自己的相互间的伤害事故。原因多是由于身体过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在场内随意走动 不按规定的方向、动作、口令和场地进行练习造成的。 第二节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训练2、移动速度3、动作速度4、反应速度5、耐力6、一般耐力7、专项耐力 8、无氧耐力9、灵敏性重复跑10、协调性11、柔韧性12、战术练习13、心理训练14、恢复练 习15、周训练计划 (二)选择(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 1、由于身材高矮不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不同,对跑的技术、步频、步长要求:() ①相同②不同 2、运动量的增大,一般开始是从增加:()
5 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或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技术要点、动作过程、比赛规划和场地器材等方面都有 所了解。(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技术动作,并有所体会。 掌握阶段:任务:熟练和巩固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1)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技术的细节,在完 整练习中体会各技术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多次重复的联系中掌握和巩固正确的技术。 提高阶段:任务:根据个人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方 法:(1)技术评定。(2)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分析技术。(3)讲解手段的选择和教法的运用。(4) 互相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5)不同条件和要求的练习。 4、生理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在动作上表生硬、节奏不好, 易犯错误和多余的动作。教学特点是讲解简明、生动,示范要表现出动作要点和全过程;教学手段 要简单有效;要使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 5、(1)要尽可能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对错误动作要就现象找原因,采取治本的办法。(2)同时 出现较多错误动作时,要分清哪些是主要的错误动作和原因。(3)对学生偶然出现的新的错误动作, 一般不宜立即指出,应强调此动作应当怎样做,错误动作接连出现时,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有效 的纠正手段。(4)纠正错误动作,不单纯是分析原因和选择手段的问题,其中还有教法的问题。(5) 对不同的动作可采用直接帮助的方法,诱导性的方法,限制或诱导的方法进行错误动作的纠正。此 外,正误对比,改变练习条件等多种纠正方法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 6、田径课上的伤害事故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在练习中自己因滑、摔、拌、撞及拉、扭、挫等自 我产生的原因多是准备活动内容不当、身体未活动开、练习时用力过猛、对技术动作要领理解有错 误,课的内容组织不严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过于疲劳等。二是在练习中自己伤了他人或 他人伤了自己的相互间的伤害事故。原因多是由于身体过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在场内随意走动, 不按规定的方向、动作、口令和场地进行练习造成的。 第二节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训练 2、移动速度 3、动作速度 4、反应速度 5、耐力 6、一般耐力 7、专项耐力 8、无氧耐力 9、灵敏性重复跑 10、协调性 11、柔韧性 12、战术练习 13、心理训练 14、恢复练 习 15、周训练计划 (二)选择(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 1、由于身材高矮不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不同,对跑的技术、步频、步长要求:( ) ①相同 ②不同 2、运动量的增大,一般开始是从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