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教案 第一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了解戏 剧基本知识,在体会戏剧台词语言魅力、把握矛盾冲突、评析人物性格及主 题等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戏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设计思路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掌握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 2、了解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台词进行鉴赏,发 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学会从人物语言、情节安排、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究 戏剧主题。 4、学会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一定的 角度对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与辨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能尝试表演戏剧,体味戏剧之美。 课时安排 《威尼斯商人》(节选) (2课时) 《江村小景》 (2课时) 《陈毅市长》选场 (2课时) 《一厘米》 (2课时) 诵读欣赏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 威尼斯商人 (英国莎士比亚)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梗概 2、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3、把握人物关系。 4、培养鉴赏戏剧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莎剧富 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1 九年级语文(下)教案 第一单元总体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了解戏 剧基本知识,在体会戏剧台词语言魅力、把握矛盾冲突、评析人物性格及主 题等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戏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设计思路 1、了解戏剧基本知识,掌握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 2、了解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台词进行鉴赏,发 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3、学会从人物语言、情节安排、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探究 戏剧主题。 4、学会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一定的 角度对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与辨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能尝试表演戏剧,体味戏剧之美。 课时安排 《威尼斯商人》(节选) (2 课时) 《江村小景》 (2 课时) 《陈毅市长》选场 (2 课时) 《一厘米》 (2 课时) 诵读欣赏 (2 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 课时) 威尼斯商人 (英国 莎士比亚)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梗概。 2、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 3、把握人物关系。 4、培养鉴赏戏剧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莎剧富 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 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3、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课文导入: 同学们,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传统戏曲是 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 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 一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 《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 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二、补充资料:戏剧的基本常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 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 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 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 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 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 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 转换。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 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 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 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 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 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 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 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资料助读,增强感性认识;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3、精读课文,熟悉剧情,把握戏剧冲突。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传统戏曲是 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熠熠生辉。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 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果戈理 《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 啬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威尼斯商人》去寻求答案。 二、补充资料:戏剧的基本常识 1. 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 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 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 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 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 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 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 转换。 2. 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 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 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 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 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演出时从 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 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 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 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
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 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 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 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 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 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 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 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 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 梅戏(安徽)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2、认识《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全剧剧情简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 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 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 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 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一一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 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然而,由于 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 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奧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 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 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 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 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 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一一铅匣,也 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 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
3 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 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 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 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 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 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 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 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 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 梅戏(安徽)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2、认识《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全剧剧情简介: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 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 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 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 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 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然而,由于 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 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 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 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 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 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 上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 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 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
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 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 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 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 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 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 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 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 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 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3、认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 特拉特福镇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岁后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 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是16世 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 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奧赛罗》 《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 喜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反映了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英国资产阶级反封建 斗争的过程,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在创作中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提出艺术创 作要“莎士比亚化”。 4、初读课文读记下列字音字形 恻(ce)隐豁(huo)癖(pi)好凛(lin)腌臢(z)庖(po)代霖(ln) 契(qi)约爵(jue)怜悯min)磅(bang)逞( cheng)诉讼(sn9)刽子手(gui)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査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 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5、播放《在法庭上》电影片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人物关系,初步 感知人物性格。(可学生简述剧情) 明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 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4 葛来西安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 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 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 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 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 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 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 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 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 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3、认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 特拉特福镇 13 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 岁后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 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是 16 世 纪后半叶到 17 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 37 部戏剧,154 首 14 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的作品,是一部 喜剧。 莎士比亚的戏剧反映了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英国资产阶级反封建 斗争的过程,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在创作中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提出艺术创 作要“莎士比亚化”。 4、初读课文 读记下列字音字形 恻(cè)隐 豁(huò) 癖(pǐ)好 凛(lǐn)腌臜(āzā) 庖(páo)代 霖(lín) 契(qì)约爵(jué)怜悯(mǐn) 磅(bàng)逞(chěnɡ) 诉讼(sònɡ) 刽子手(guì)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 激流中 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5、播放《在法庭上》电影片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人物关系,初步 感知人物性格。(可学生简述剧情) 明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 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附 剧中人物 鲍西娅一一巴萨尼奧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律师 安东尼奥一一威尼斯商人 巴萨尼奧一一安东尼奥的朋友 葛莱西安诺一一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奧和巴萨尼奥的朋友 尼莉莎一一鲍西娅的侍女,葛莱西安诺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鲍 西娅的秘书 夏洛克一一犹太富翁,高利贷者 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图 夏洛克(高利贷商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在法庭上》部分,深入探究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戏剧氛围,分 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 设问导入 在上节课初步阅读基础上思考:课文节选部分中最主要的是哪些人物 明确:应该是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复习提问 1、节选部分内容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矛盾的主要双方是谁? 明确:在法庭上,矛盾主要在夏洛克和鲍西娅之间展开 2、这矛盾是如何层层发展,进而达到高潮的? 明确: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 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 高潮是第二阶段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交锋。 深入探究 戏剧赏析一一戏剧冲突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欣赏剧作,首先要弄清剧情,领会戏剧冲突的 设计 讨论: (1)戏的上半场,鲍西娅怎样多方劝说夏洛克,给了他妥善解决纠纷 的三个台阶,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绝的? (2)戏的下半场,鲍西娅如何按照法律断案,夏洛克又是怎样节节败 (3)这场戏的结局如何? 2、戏剧赏析一一戏剧语言 戏剧中的对话是展现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
5 附: 剧中人物 鲍西娅——巴萨尼奥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律师 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 巴萨尼奥——安东尼奥的朋友 葛莱西安诺 ——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朋友 尼莉莎——鲍西娅的侍女,葛莱西安诺 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鲍 西娅的秘书 夏洛克 ——犹太富翁,高利贷者 剧中主要人物关系图 夏洛克(高利贷商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在法庭上》部分,深入探究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戏剧氛围,分 析人物形象,总结主题。 一、设问导入 在上节课初步阅读基础上思考:课文节选部分中最主要的是哪些人物? 明确:应该是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二、复习提问 1、节选部分内容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矛盾的主要双方是谁? 明确:在法庭上,矛盾主要在夏洛克和鲍西娅之间展开。 2、这矛盾是如何层层发展,进而达到高潮的? 明确: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 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 高潮是第二阶段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交锋。 三、深入探究 1、戏剧赏析——戏剧冲突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欣赏剧作,首先要弄清剧情,领会戏剧冲突的 设计。 讨论: (1)戏的上半场,鲍西娅怎样多方劝说夏洛克,给了他妥善解决纠纷 的三个台阶,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绝的? (2)戏的下半场,鲍西娅如何按照法律断案,夏洛克又是怎样节节败 退的? (3)这场戏的结局如何? 2、戏剧赏析——戏剧语言 戏剧中的对话是展现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