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练习卷 命题人卞红军校对钱奎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步10()蹒跚dan()生qo()首以待氤yn()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姹紫嫣红 自愿自艾 奈人寻味 异曲同工 扑溯迷离 沧海桑田 金碧辉皇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10分) 关山度若飞。 (2)妇姑荷箪食, (3)无情有恨何人觉?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 ,寒光照铁衣 (6)足蒸暑土气 (7) 金石为开 流响出疏桐 9)“荷花”的别称有 (两个) 4、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 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 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加1件作品送到上 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 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1 初一语文练习卷 命题人 卞红军 校对 钱奎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 26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步 lǚ( )蹒跚 dàn( )生 qiáo( )首以待 氤 yūn( )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 分) 姹紫嫣红 自愿自艾 奈人寻味 异曲同工 扑溯迷离 人声鼎沸 沧海桑田 金碧辉皇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10 分) (1) ,关山度若飞。 (2)妇姑荷箪食, 。 (3)无情有恨何人觉?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 (5) , 寒光照铁衣。 (6)足蒸暑土气, 。 (7)____________ ,金石为开。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 (9)“荷花”的别称有______ _ _______ (两个) 4、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2 分) 本报讯 3 月 29 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 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 20 万元奖金。 邵宏庚今年 34 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 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 2 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 1 加 1 件作品送到上 海,这件作品最终从 9046 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21~22 题。(共 4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 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 分)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 分)
6、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2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青春女孩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青春 女孩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青春 女孩会自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青春女孩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 她招手 (1)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2)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成几个短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题。(16分)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 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19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 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20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 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 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 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 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 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 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 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 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
2 6、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2 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青春女孩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青春 女孩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青春 女孩会自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青春女孩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 她招手。 (1)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2)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成几个短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 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7~11 题。(16 分)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 河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 40%是由石油提供的。 科学家预测,到了 21 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19 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 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 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 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 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 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 世纪将是燃气时代。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 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 70﹪。 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 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 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
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 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 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然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 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 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举办的 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 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 氢气的时代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7.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3分) 8、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3分) 答 9、划线句①“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3分) 答 10、划线句②“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 分) l1、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6题。(12分) 爱,从来不卑徽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 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 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3 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 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 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 2010 年将建成约 3000 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 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举办的 2002 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 2020 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 15﹪的氢,到 21 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 氢气的时代。 (摘自《 今晚报》 ,有删改) 7.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3 分) 答: 8、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3 分) 答: 9、划线句①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3 分) 答: 10、划线句②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3 分) 11、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4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2~16 题。(12 分)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 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 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 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 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 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一一—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毎次 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 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 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 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 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 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 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1 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 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 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 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4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 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 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 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 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 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 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 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 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 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 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 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 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 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 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1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2分)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答 1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 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3分) 答 14.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 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15.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 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2分) 答 16.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 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 理解。(3分) 答 〔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 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干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二)(12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5 (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1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2 分)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答: 1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 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3 分) 答: 14﹒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 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 分) 答: 15﹒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 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2 分) 答: 16﹒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 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 理解。(3 分) 答: 〔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 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二)(12 分) (三)文言文阅读(16 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